|
邵洵美人像 |
|
徐悲鸿油画作品 《邵洵美在伦敦》 |
|
宁波藏家珍藏的邵洵美对联 |
|
印文:其实亦无法 |
■“海上画派 四明翰墨”⑤ 记者 黄银凤/文 记者 崔引/摄 邵洵美,浙江余姚人。身为诗人、翻译家、出版家的他,是上世纪三十年代的风云人物。 然而,多少年过去了,在时间的荒野里,邵洵美似乎成了一个模糊的存在。上海复旦大学教授贾植芳在一篇题为《提篮桥难友邵洵美》中说,邵洵美的名字和作品久已从文学史和出版物中消失了,被遗忘了。 实际上,邵洵美,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文化人。 “唯美”诗人邵洵美,已被我们冷落得太久。近日,著名的慈溪劳氏伤科后人梦熊(笔名)在所收藏的字画堆里发现了一幅邵洵美的对联:“不怪伴吟词客少,只因此地白云多”。 翻阅《余姚邵氏宗谱》和《余姚孝义劳氏谱》,邵洵美遗留的那一缕墨香,清末民国年代艺坛的那一抹风雅,渐渐明晰起来了。 豪门家宴上的邵氏遗墨 余姚邵氏堪称百年望族。 国学大师俞樾曾为《余姚邵氏宗谱》作序,称余姚邵氏“溯有明一代,领乡荐者五十三人,登进士榜二十二人,至本朝而科第蝉联,指不胜屈,蔚然为浙东望族。” 据统计,仅清代,余姚邵氏一门中进士的就有26人。梁启超在论及明清学术界王阳明、朱舜水、黄宗羲家族和邵晋涵家族时,不能不对余姚钦佩不已:“余姚以区区一邑,而自明中叶迄清中叶二百年间,硕儒辈出,学风沾被全国以及海东……邵氏自鲁公、念鲁公以迄二云,世间崛起,绵绵不绝……生斯邦者,闻其风,汲其流,得其一绪则足以卓然自树立。” 以邵氏之显赫,家谱中收录历代文人所撰文篇颇多,比如翁大立、黄宗羲、全祖望、钱大昕、卢文弨、张廷玉、陈有年、俞樾等,家谱书签由曾纪泽(曾国藩的长子)所署。在余姚,明清二朝,再无第二家可与邵氏相抗衡。 据记载,清代余慈地区民间士绅之间,书画家、学儒、医家等常有往来。孝义(今慈溪周巷,前属余姚)中医世家劳氏与百年望族邵氏便颇有渊源。 劳祖姚初修家谱,首部家谱即由邵晋涵作序一。邵晋涵(1743年~1796年),1771年(乾隆三十六年)中进士,1773年《四库全书》负责史部,撰《史部总目提要》,1778年编纂乾隆《余姚志》,1784年编纂乾隆《杭州府志》,为浙东学派主要学者。 余姚慈溪世家望族,历来世代联姻,士绅之间交流频繁。劳氏以医术闻名于世,又兼修书画,如遇“生寿婚丧”大事,亲戚走动,时常举办家宴。 劳齐圣(或作“生”)(约1898年~1945年),字哲生,劳氏21世孙,名医高宝增弟子,以中医内科行世,擅长伤寒。在某一次家宴当中,邵洵美是座上宾,他气度非凡,翩然而至,与在场文人雅士书画相酬。 这位翩翩佳公子当时说过何话?做过何事?已无从得知,只知道他留下了一幅“不怪伴吟词客少,只因此地白云多”的对联,“默默地见证了百余年前的那场名流雅集。”梦熊感慨地说道。 “这对联的内容真好,这几个字肥得干净,不易。”一位本土资深书法家见到该对联后赞叹道。 在邵洵美的妻子盛佩玉的回忆录《盛氏家族———邵洵美与我》里,有则《洵美谈篆刻书法》的文章,提到邵洵美早年练过张黑女碑,喜欢何绍基的书法,其女邵阳在这句话下加了编注:“我们子女在幼时,常见父亲一有空下来就用二(两)个手指书空,以练习书法。他编辑出版的众多书中,有的书名和作者姓名都是毛笔字亲写,其中有为夏衍出版的第一本翻译著作《北美游记》,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论语选萃》扉页‘论语社同人戒条’也是他用毛笔亲写。” 仗义潇洒的“孟尝君” 对联的作者邵洵美究竟何许人也? 邵洵美(1906年~1968年),祖父邵友濂,曾任上海道台、湖南巡抚、台湾巡抚,正一品大员。外祖父盛宣怀,亦即邵妻盛佩玉的祖父,是中国近代的第一代大实业家、资本家、邮政大臣,富甲一方。又因邵洵美过继给伯父邵颐的关系,按谱系,李鸿章又是他的叔外祖父。 百年前的上海滩,李家、盛家、邵家,那是真正的豪门贵邸,既有奢华生活,又有诗书传统。 1927年,邵洵美与盛佩玉在卡尔登饭店举行婚礼,盛况空前。郁达夫、徐志摩、陆小曼、丁悚、刘海粟、钱瘦铁等文化名人都到场庆贺。众人商议,表示要以画志喜,刘海粟首先命笔,其他书画名家相继渲染,最后由徐志摩题款,合作创作了一副书画珍品,邵洵美视为珍宝,遗憾的是这幅作品后来遗失了。 邵洵美原名邵云龙。洵美这个名字的由来是《诗经·郑风》中那句“佩玉锵锵,洵美且都”,为了和表姐盛佩玉名字相配,便取名“邵洵美”。 少年邵洵美的痴情由此可见。 “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个浪子,是个财迷,是个书生,是个想做官的,或是不怕死的英雄?你错了,你全错了;我是个天生的诗人。”邵洵美在《你以为我是什么人》诗中这样写道。 邵洵美是上世纪三十年代闻名国内外文坛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出版家和集邮家。在上海文化界有“海上才子”之美誉,更由于他慷慨豪放,交游广阔,他的“洵美沙龙”里几乎汇集了当年南北骚人墨客中的“半朝文武”。不管茶室小酌还是餐厅聚会,只要在座有邵洵美,最后付账的就一定是他,因此又被尊上了一个“文坛孟尝君”的徽号。 在他的诗酒朋侪里,有徐志摩、闻一多、胡适、梁实秋、梁宗岱、张道藩、刘纪文、郁达夫、林语堂、沈从文等。他也曾帮助过鲁迅、胡也频、丁玲、潘梓年、夏衍、贾植芳等人。 当年这位剑桥归来的才子,能诗会文,推崇唯美,身材挺拔,温雅俊秀,鼻梁笔挺,是有着希腊风侧影的“美男子”,穿中式长衫跳西洋舞蹈,写得一手秀丽好字。 徐志摩和陆小曼相爱后,邵洵美画了一副清淡雅致的漫画,题字:“一个茶壶,一个茶杯,一个志摩,一个小曼。” 邵洵美还是一位大出版家。 1927年1月,邵洵美出版第一部诗集《天堂与五月》。是年春,与徐志摩、闻一多、胡适、梁实秋等人创办新月书店。 1933年11月,他与张光宇、叶浅予等创办上海时代图书公司。至1935年11月,上海时代图书公司已同时拥有《时代画报》《论语》《时代漫画》《人言》《声色周报》《时代电影》《文学时代》等七大刊物。 徐悲鸿曾亲自为其画像 翻读邵洵美的书时,可以看到徐悲鸿为邵洵美画的两张人像。这两幅作品分别作于1925年和1930年,作品名称分别为《邵洵美在伦敦》(油画)、《邵洵美在上海》(素描)这两幅人像。 在徐悲鸿作品中,画像送人十分罕见。因为,目前所能看到的徐悲鸿作品,并不见什么现实之中的人物入其画像。近几十年邵家的家境都不算好,加上如此低调的收藏,它们就在人们的视线中隐退消失了。 那么,人们不禁会想:能让徐悲鸿绘入画中的人,必然与其有着非同寻常的交情和渊源。 原来邵洵美1925年在英国剑桥大学读书时,这位一生“钞票使得完,交情用不光”的人在他乡遇“二徐”(徐志摩、徐悲鸿)。不论说诗之美,还是论画之美,都美到一块去了,这使他们三个人成了终生好友。 当时,邵洵美见徐悲鸿携妻蒋碧薇在外,用的是一份留学公费,生活拮据,于是慷慨解囊。回国后,徐悲鸿除了任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还兼任上海南国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院长之职。常在上海的他,自然也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邵家之常客。画像的因缘由此而来了。 ■馆中窥宝 吴让之 青田石闲章 现藏于它山艺术博物馆 宝贝描述:这枚清代印章长2.5厘米,宽2.5厘米,高4.9厘米,印文为“其实亦无法”,边款为“无上甚得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信心日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收藏鉴赏:篆刻这方印章的作者吴让之,字熙载,后又以熙载为名,更字之。晚年别号翁、晚学居士、方竹丈人、言庵、言甫等。江苏仪征人,师从邓石如门生包世臣,精通金石考证,擅画,书法篆、隶、行、楷四体皆工,尤以篆、隶见长。自幼喜欢刻印,篆刻初以秦汉为师,十五年后临汉印十余年,有深厚的汉印功底,早期印风曾受浙派名家蒋仁、陈鸿寿等的影响,后见邓石如派印作,于是弃浙派学邓,用心其中,形成“运刀迅疾,圆转流畅,功夫精熟,意境澹荡”的个性风格,终于成为一代篆刻大师。其后的篆刻名家如赵之谦、黄士陵、吴昌硕等都曾受其影响和启发。 黄银凤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