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文娱新闻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14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田头耕耘到笔头

国家一级编剧张金海病逝 曾创作姚剧《王阳明》、越剧《皇后易嫁》

  ■人物名片

  张金海,1944年9月出生于慈溪。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创作过《皇后易嫁》《民女封后》《传孙楼》《龙铁头出山》《人生大转盘》等30个大型戏曲剧本。荣获全国优秀编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荣誉提名奖,并多次获得浙江省戏剧节剧本一等奖、省委宣传部的“五个一工程”奖、宁波市和余姚市“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2004年退休后,与杨东标合作,创作历史剧《王阳明》、现代戏《五月杨梅红》。2005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张金海·黄韶剧本选》。个人简历入编《中国越剧大典》。

  “人生一世有限期,走完路程要回去。”

  张金海曾在姚剧《龙铁头出山》中写过这样一句唱词。

  一支烟,一杯清茶,几张稿纸,是他创作剧本时必备的几样。那些曾给他无数灵感的袅袅烟雾,却无情地吞噬了他的生命。

  在他深谙戏剧之道,硕果绵迭之年,却罹患绝症,溘然离世,享年71岁。宁波戏剧界失去了一位出色的编剧。

  他的艺术生命犹如长夜里的流星,沉寂多年,璀璨一时,瞬间陨落。记者 陈也喆 

  看戏写戏是最大寄托

  杭州湾畔沧田村,张金海生于斯长于斯。

  他曾在那里做了19年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是他每天的生活。也正是因为如此,张金海的戏里,透着大地的底色,充满了乡土情怀。

  农民生涯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生活的积淀。他曾对剧作家孙仰芳说:“我这个人出生时一定是阎罗王投错了地方,生在农村,可我并不是一个农民,种田会要了我的性命。”

  张金海曾种过十几亩的棉花田,一亩只收几公斤,“都可以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了!”他常常这样嘲笑自己稀里糊涂的前半生。

  种田之余,看书、看戏、写戏是他最大的寄托。他自幼混迹于农村业余剧团,编剧是他心里崇高而神圣的职业。

  他刻苦执着,自学成才。简陋的屋子里,他带着满身的草末星子与汗渍,伏案研究怎样写剧本,才能搬上舞台,让老百姓开怀。

  上世纪90年代,张金海年过不惑,还是一个不太知名的业余编剧。更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写戏的中年人还在种田。

  当时,他已经创作了一些越剧小戏,但叫得响的只有一部戏,是与人合作的越剧《康王告状》。

  1991年,张金海风尘仆仆地来到宁波,参加了宁波市剧本创作会议。他以一名农村合同工的身份出席,与在座的专家学者在一起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那次会议以后,他的人生来了一个大转折。

  淳朴清新的田园气韵

  那次会议上,著名剧作家胡小孩先生慧眼识珠,从《康王告状》的剧本中,他看到了张金海的编故事技巧,还十分熟悉江南地域的生活底子。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戏剧语言蕴含着田园气韵,像一股清新的空气。

  戏如其人,生活中的张金海也是一位淳朴厚道的人。

  此后不久,浙江省文化厅为了推动与繁荣戏剧创作,给各地区下拨一批编剧“转正名额”。当时的审批考场就设在宁波市甬剧团里。

  时任宁波市艺术研究所副所长的孙仰芳回忆了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幕:

  那天上午,张金海特意穿了一套西装,一双皮鞋。一大早就坐火车赶到宁波,下了车,匆匆步行赶往甬剧团。穿着西装迈不开大步,直走得面红耳赤,汗流浃背。

  一进考场,他的怪异“绅士”打扮,惹来众人诧异的目光:西装里露出被汗渍染黄的衣领。锃亮的皮鞋里鲜亮的布袜子外翻,一只套在脚腕上,另一只早已滑落到脚底下。

  然而,他回答考题时却让人肃然起敬。俨然像一位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声音铿锵有力、振振有词,不由让人佩服他扎实的专业功底。

  从那以后,张金海成为了余姚姚剧团的专职编剧。他终于可以脱离农田,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他心无旁骛地写着,创作的剧本一部接一部地搬上舞台。越剧古装戏《谢阁老》《大脚姑传奇》《龙铁头出山》《皇后易嫁》等戏在他的笔下汩汩涌出,还有轰动省内外剧坛的现代戏《传孙楼》。

  《传孙楼》在全国现代戏调演中,荣获优秀编剧奖、“田汉戏剧奖”剧本二等奖。颁奖的时候,评委大跌眼镜。

  眼前这个不像文人,甚至从未受过专业的编剧训练的人,居然能把故事编得那么精巧有趣。

  “老张的成功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对一个作家来说,生活比技巧更重要。对一个戏剧作家来说,熟悉舞台比熟悉书本更重要。”剧作家王信厚说。

  半棵大树倒下了

  几年前曾有一个说法,宁波戏剧界的编剧中屹立着“三棵半大树”,这其中的“半棵大树”指的就是张金海。

  2004年,张金海从余姚市艺术剧院退休。然而,他勤于耕耘的笔没有停下。

  那一年,他与剧作家杨东标一起创作了大型历史剧《王阳明》。这部戏,为他带来很多的荣誉。

  也是在那一年,余姚艺术剧院首次赴香港演出。其中有一部戏就是张金海创作的《皇后易嫁》。

  1991年剧本刚出来的时候,徐玉兰与王文娟看到剧本,便喜欢得不得了。当下由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上演,还拍摄成舞台艺术片,剧名为《皇帝与村姑》,由徐玉兰、王文娟两位表演艺术家担任主演。

  赴港演出的《皇后易嫁》,也是由徐玉兰与王文娟的得意弟子主演,他们亲任艺术指导。

  “我注定没有‘官运’‘财运’,但上苍莫名其妙给我安排了一个‘戏运’。”张金海曾经这样调侃自己的一生。

  今年1月,张金海咳嗽不止,痰中带血,忽然倒下,在余姚与上海的医院辗转治疗。

  1月24日,他打电话给孙仰芳:“仰芳兄,你帮我个忙。”

  这个“忙”,不是帮忙找医生,找好医院,而是余姚一位年轻人要报考上海戏剧学院编剧专业研究生,需要张金海与孙仰芳一同担任推荐人。

  这几年来,张金海与一些退休的老编剧,除了写戏,还扶持培养了一些青年编剧,把戏剧的衣钵传承给下一代。

  这是张金海给孙仰芳打的最后一通电话。人生最后的时光里,他最关心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家乡年轻的戏剧人才。

  2月27日,他离开了这个让他依恋的世界。他最新创作的姚剧《格格兰其儿》(续集)还没来得及上演,他的心里或许还有下一个戏的腹稿……

  半棵大树倒下了,张金海亲手栽培的戏剧幼苗正在茁壮成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