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闻人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15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港李家张太夫人

王国维笔下的伟大女性

  李氏家族纪念馆内的张太夫人铜像
  1902年的益智学堂校舍

  “一朝卖作奴,终身为非民。伟哉李太君,独拯五百人”。

  这是一百多年前,清末学者王国维写下的诗篇。

  诗中的李太君,是宁波小港李家发家第一人、沙船大王李也亭的儿媳妇,也就是李也亭独子李梅塘的妻子张太夫人(1843年~1918年)。

  位于戚家山山麓的李氏家族纪念馆里,有一座人物铜像。这座铜像既不是李也亭,也不是任何一位李家的男人,而是一位温婉的女子。

  她就是李家最有威望的女性———张太夫人。

  宁波第一所完全中学与最早的大专院校,都是她一手创办的。

  这个女人究竟有怎样的一生?

  记者 陈也喆 通讯员 周雅飞

  土地歉收,开仓济民

  张太夫人,鄞县人,父亲在安徽经商,家中有兄弟姐妹五人。

  这是从民间搜寻来的《张氏夫人事略》中,对她生平概况的记录。寥寥数字,甚至无人知晓她的名字。

  关于她做的善事,却被一一记录,印成册子,流传在民间。

  有些人,留下来的是名;有些人,留下来的是风花雪月;而张太夫人,留下来的却是一桩桩一件件的善事。

  打开这本册子,竖排的繁体字,略显生涩,密密麻麻的,就像张太夫人永远也做不完的好事。

  张太夫人嫁入李家后,因为果敢英明,渐渐成了李家“总管”。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由她操办。

  1892年,镇海闹饥荒,老百姓颗粒无收,哀鸿遍野。张太夫人当即决定打开义庄的谷仓,把粮食分发给老百姓。

  谷仓里的粮食不够多,而饥民数以万计,她便拿出巨资从上海购买粮食。

  每到饥荒年间,土地歉收,她总是想方设法从外地购进粮食,再分发或低价接济给老百姓。

  然而,即便她常常慷慨解囊,仍有饥民忍受不住穷困,跑到李家生事。

  面对误解与屈辱,张太夫人不急不躁,她以德报怨,相信老百姓只是饿极了才会如此。

  她继续开仓济民,救活了无数饥肠辘辘的人。

  日积月累,老百姓终于理解了她。有一日,送来匾额向她致谢。

  她推托不收,说这只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做法,她只是沿袭而已。

  乡民们说:“谢夫人高义,匾还是要送的。”

  盛情难却,张太夫人便命人把匾额悬于义庄的先德祠内。

  乡亲为奴,独拯五百人

  1900年,张太夫人的丈夫李梅塘去世。她把丈夫葬于镇海江南东岗碶杨梅山之麓。

  心头的悲痛还未散去,脸上的泪痕还没擦拭干净,她便被一群人围拢住:“太夫人,招宝山下有一艘船,船上装着近500人,是奸人把他们卖到南洋去做‘猪仔’,求夫人救救他们!”

  周围的老百姓都知道张太夫人常做好事,于是顾不得她正蒙受丧夫之痛,下跪哭诉。

  “怎么回事?”张太夫人把带头说话的那个人扶起来,拍了拍他膝盖上的土。

  “家里穷,有奸人花100元买一个人,说是到南洋做工,谁知道卖去做什么。听说南洋那边雇主出200元每人,就赚这100元的差价。”

  “这不是买卖奴隶,赚黑心钱吗?”张太夫人皱起眉头,立刻把五儿子李征五喊到身边,“我们现在就去招宝山。”

  “卖猪仔”,是晚清时期掠卖华工的现象。当时,清政府被迫签订种种不平等条约,包括允许外国在我东南沿海招募华工。由于应募者要订立契约,这些工人又名“契约华工”,俗称“猪仔”。

  东南亚地区的洋行、公所,通过雇佣“客头”(猪仔头),将饥寒交迫的老百姓诱至“猪仔馆”,当时甚至还有用欺骗、绑架手段掠卖华工的现象。

  那天,李太夫人赶到招宝山下,江边果然停泊着一艘大轮船,满船都是青壮年。

  还有一些人,在家属的拉扯中挣扎着上船,一个个面如菜色,精神萎靡,似乎好久没有吃饱饭了。

  灾荒年间,普通老百姓连填饱肚子都难,听说南洋可以打工赚钱,便一窝蜂地去了。

  有一个肚子微凸的妇女,在一堆人中显得特别扎眼。她行动迟缓,双手不经意地护住肚子。

  张太夫人一看就明白,这个女子有孕在身,而且月份不小了。

  一个男人气喘吁吁地跑来:“张太夫人,我老婆被人哄骗怂恿,铁了心要去南洋。她晕船,肚里的孩子已经7个月大了……”

  张太夫人听不下去了,她上前请求船主,请他暂时不要把船开走。

  船主不明就里:“我只听老板的话,把470多人运到南洋,其他的事我不管。”

  “你们老板一共给了他们多少钱?”

  “4万多元吧。”

  张太夫人让儿子李征五快去筹钱,并立即禀报宁波衙门,说这些人是在贩卖人口,是犯法的。

  李征五找到宁波提督、海关税务司,把母亲的意思转达了:这几万元钱由李家出,人先扣下。

  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这个消息被船主知道了,他怕事情怪罪下来牵连到自己,就连夜开船逃走了,那470多人也随之漂海远去。

  张太夫人一听,怒火中烧,她让李征五连夜到上海找大儿子李云书商议。

  母命难违,兄弟两人召集宁波旅沪同乡,在上海四明公所开会。以同乡会的名义,电告外国红十字会。

  他们派专人,拿着几万元钱,去南洋赎回这些人。过去交通不便,路途迢迢,这么一折腾,竟然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

  船上大多数人已经到达南洋,忍受着非人的待遇。还有十几人在途中染上重疾,已经去世。

  在张太夫人的坚持下,幸存的450多人终于回到了家乡。

  幸好,那位身怀六甲的女人,安全地从南洋归来,产下儿子,母子平安。从此,张太夫人在当地老百姓心中的地位更崇高了。

  一代大儒王国维听闻此事,写下诗篇,称赞这位巾帼英雄:“伟哉李太君,独拯五百人。”

  学做生意,不可学市侩

  张太夫人的长子李云书,是“李家阿大”,也是上海滩的风云人物。

  他14岁就去上海李家自己开的慎余钱庄做学徒、学生意。

  临行前,张太夫人叮嘱他:“你去上海学生意,要讲德,讲信义,切不可学诡诈,这是市侩的伎俩。做生意要抓住机会,而不能投机取巧。”

  有一年,江淮地区种植的棉花长势喜人,商人们都认为棉花的价格要跌,便纷纷低价预售。

  李云书忍不住诱惑,也想投机一把,回家跟母亲商量。张氏夫人听后,细细一想却说:“植棉靠天,天有不测风云,不可作此投机之举。”

  李云书觉得母亲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反而买进了一批棉花。正巧天公不作美,骤风大雨,把棉花的花铃打落,那一年的棉花竟然歉收。

  抛卖棉花的商人都亏得一塌糊涂,只有李云书小小地赚了一笔。大家都叹服他有生意头脑,做事稳重。

  李云书摇摇头说:“这是母亲教我的。”

  宁波最早的完中与大专

  1900年,李家在宁波江北岸泗州塘购田千亩,办起了宁波第一所完全中学———益智中学。

  这所学校,请了美国人当校长,课本用的是外文原版。这些西方的教育理念,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辛亥光复后,张太夫人把这个学校的校舍送给宁波政府办甲种高级工业学校。这是宁波最早的大专。

  只可惜,昔日的校址早已不复存在,只有模糊的黑白照片,寂静地陈列在李氏家族纪念馆。

  当时一些人嘲笑张太夫人傻,这么多钱不花在自己子孙身上,花在别人的儿女身上,连个名都不留。

  其实,张太夫人的教育理念对后世影响很大,她对自己子孙后代的教育也抓得很紧。

  七十寿宴上,她举起酒杯,对儿孙们说:“人生七十古来稀,我寿也有了,福也有了。我们李家就世代为贾,或科学救国。”

  在张太夫人的影响下,李家第四代“祖”字辈72人中,大学学历的32人,其中19人游学海外,后来成为科学及艺术等领域的著名专家。

  1919年的秋冬之交,凉风瑟瑟,76岁的张太夫人安详地去世了。她一生乐善好施,为乡人称道,出殡时的送葬队伍长达4公里。

  那天队伍行至一半,忽然从路旁进来几个头戴白帽、身披麻布孝服的年轻人。李家人觉得面生,便问他们来自哪里。

  “我们的父辈当年被卖到非洲,被张太夫人赎回。父辈遗训,不可忘了张太夫人的恩德,要以孝子之礼送行。” 

  张太夫人去世后,长子李云书择取了母亲一生中的八件善行,请画家绘成了《八徽图》。

  八幅画,八件善事,道尽了一位女子用智慧与善心照亮百姓的一生。

  “尽管从现有的史料来看,我们还不知道张太夫人叫什么名字,但她的事迹与精神,对现在的人来说,仍有很大的教育和启迪作用。”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王泰栋说。

  (感谢宁波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提供史料)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