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警方服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16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聚焦“3·15” 一起来打假

  漫画 沈欣

  “3·15”来临,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各类打假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在我们生活中,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假身份”,耍些“假把戏”,坑骗大家的财物。

  大家来看看诈骗伎俩排行榜,看看哪些“假身份、假把戏”,您曾经遭遇过!

  苏文清 包娇娇

  假身份

  TOP1:假客服

  2月10日晚,家住镇海的曹女士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淘宝客服,并准确说出了曹女士的姓名和网购年货的信息。随后,对方告知曹女士因支付宝系统升级,她的订单被卡,需要退款后重新下单。为尽早拿到年货,曹女士点开对方发来的网络链接,并按要求进行了操作,短短半小时内,银行卡被划走3万多元。

  民警提醒 网购兴起后,各类网购诈骗频发,使“冒充假客服”诈骗一直稳居“假身份排行榜”榜首。广大市民朋友,在接到客服电话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细核对,千万不要点开陌生链接。

  TOP2:假领导

  去年10月,某事业单位职工小刘正在外面办事,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小刘的领导,用私人电话打给她,是希望小刘帮忙办点事。随后,“领导”委婉地表示,自己一位亲戚出了车祸住院,需要2万元住院费,自己身上钱不够,想问小刘先暂借。由于外面声音嘈杂,小刘一时没有分辨出来,竟真的往对方账户汇了2万元,回到单位才知被骗。

  民警提醒 “假领导”一出,立刻取代“假QQ好友”,成为了2014年最热门的诈骗手段。许多市民都接到过类似的电话,对方甚至还能喊出名字。如果接到自称亲朋好友、同事领导打来的借钱电话,一定要先核实身份。遇到不明身份来电,千万不要去猜,最好直接挂断。

  TOP3:假公众账号

  去年5月,国内某知名手机游戏微信公众账号被不法分子盗取,不法分子通过该微信公众账号发布虚假网络兼职信息,并要求被害人垫付保证金。许多用户出于对官方账户的信任,对该招聘信息深信不疑,最终上当受骗,共计被骗上百万元。

  民警提醒 微信、微博越来越普及,各类公众账号成了大家的“私人定制”,也给不法分子诈骗提供了机会。广大用户不要盲目相信各类公众账号,遇到类似先掏钱、押保证金的应果断放弃。

  TOP4:假房东

  上周,小李拨打电话报警称,他在某小区租了一套房子,付给自称是房东的林某2000元后,搬进去没几天,真房东出现了,说房租已经到期,不再出租。原来,林某是该房子原先的租户,他见租期已到,就伪造房屋产权证复印件,冒充房东将房屋转租给了小李。

  民警提醒 租房者在签订租赁合同前,一定要认真核实房东身份,仔细查看房屋产权证及户口原件,必要时可以到居委会、小区物业查证,或向原发证机关核实相关证件的真实性。另外,房东也应该定期查看自家的出租房,避免被图谋不轨的人利用。

  TOP5:假中介

  元宵过后,一年一度的招聘大潮拉开序幕。应届毕业生小王在网上发布了求职信息。不久前,一个自称某国际中介公司的QQ加了他为好友,对方称可以帮他找到工作,月薪8000元,但得先缴纳2000元介绍费。求职心切的小王信以为真,往指定账户汇了款,后又被告知需缴纳5000元培训费、1500元置装费、3000元商业保密费……

  为此,小王前后共计被骗2万多元。

  民警提醒 假中介一直是不法分子惯用的伎俩,求职者在找工作时务必小心谨慎,到信誉有保证的中介公司求职,千万不可轻信一些非法中介公司或者假中介的广告。

  真伎俩

  TOP1:假手机

  去年11月,小刘在天一广场逛街时,遇到一名穿着时髦的男子,向其兜售苹果6手机,只要2000元!小刘心动了。在仔细察看手机后,他支付了货款。然而,当他要拿走手机时,对方表示,愿意免费为他手机贴膜。贴完膜后,粗心的小刘到家才发现,买到的竟然是一个手机模型!

  民警提醒 “假手机”诈骗毫无意外成为“假伎俩排行榜”榜首。街头悄悄售卖手机的,大部分是山寨机、高仿机、甚至模型机,骗子手里拿着真机,兜里揣着假手机,等到付钱交货时就耍起“狸猫换太子”。杜绝此类诈骗,只要做到一条:莫贪心!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

  TOP2:假团购

  今年3月8日,小秦通过搜索引擎搜到团购信息,发现一家名为“秀秀网”的团购网站,页面上显示一家高级西餐厅正在进行限时团购活动,只要188元就能享用原价800多元的套餐。由于价格划算,小秦一次性团购了4张。然而,她在付完款后,一直没有收到验证短信,拨打网页下的联系方式,却发现是个空号。至此,小秦方知被骗。

  民警提醒 很多团购网的空手骗局和传统网络诈骗基本一致,消费者不要因团购网站属于企业化运作,不属于个人卖家,而放松了警惕。当看到团购网站上出现较大幅度优惠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妨先打个电话给商家,确认优惠活动是否真实存在,以免上当。

  TOP3:假野生动物

  春节前夕,余姚的黄先生在路边遇到一个浑身沾满泥浆的中年男子。对方称在工地挖出一只野生甲鱼。这让有吃野味爱好的黄某兴奋不已,随即花5000元将其买回家中。不料,甲鱼养了几天后,颜色逐渐褪去,黄某才知上当。

  民警提醒 野生动物受保护的,原本就不应该吃,购买时更应提高警惕。此外,如今污染问题严重,野生环境难以保障,野生动物反而不如养殖的安全。

  TOP4:假钱币

  上周末,陈女士开的烟酒杂货店来了一个外地顾客。对方给了她两张面值100元的美金。陈女士去银行确认后,就将两条中华烟卖给了对方。没过多久,对方又来了,表示想买10条中华烟送亲戚,并付了一沓美元。陈女士没有多想便收下了。孰料,傍晚去银行存钱时,却被告知收进的美元是假的!

  民警提醒 此类诈骗,一般选择路边杂货店,看准店内无验钞机,以大额假币或外币购买商品,最终达到套取真币或货物的目的。店主在日常交易过程中,一定要提高警惕,涉及外币时更要多加留意,以免上当受骗。

  TOP5:假汽车

  小孙从事外贸工作,一直想买辆轿车,在查看网络销售二手车信息时,结识了想卖汽车的郑某。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小孙以9.3万元从郑某处购得了一辆二手凯美瑞轿车。然而,没过两天,刚买的汽车却被自称汽车租赁公司的人开走了。原来,该车属于租车公司,小孙这才知道自己被骗,迅速报了警。

  民警提醒 购买二手车要到正规的二手车交易市场,不要购买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车辆。交易前,要认真核对车辆完税证明、机动车登记证书、机动车行驶证等相关手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