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采访的时候,朱女士声音激动,语无伦次,说起儿子来,一副咬牙切齿的情状:“你说说看,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儿子!” 倾诉人:朱女士 年龄:61岁 记者:陈也喆 插画:章丽珍 倾诉热线:87682535 15888563497 倾诉邮箱:dnsbqg@126.com 倾诉QQ群:78365797 公众微信号:dnsbqg 荒废的高中 我儿子是1979年生的,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的他们,是从小被捧在手心的“小皇帝”。作为母亲,自然从心底里对儿子百般疼爱和呵护。 退休前,我是幼儿园老师,对别人家的孩子温柔耐心,回到家里,对自己的儿子却十分严苛。儿子至今还能回想起年幼时受我打骂的情景,其实这何尝不是我的良苦用心? 我要让儿子知道,娇生惯养的孩子大多成不了材,棍棒之下出孝子。 在我的严格要求下,儿子当上了班长,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初中毕业还被保送进了宁波中学。 那时候,周围的亲戚朋友都夸赞我,说我教子有方,孩子以后一定出人头地。 我听着这些话,心里满是喜悦。 没想到,儿子在叛逆期却完全变了一个人。 当别的孩子正在埋头苦读,冲刺高考时,我的儿子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疯狂地迷恋上足球。 有一天傍晚,我像往常一样做好饭等他。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天都黑了,他还是没个人影。 我跑到学校,校园里没几个人了,只听到操场有熟悉的呐喊声。我走过去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儿子正在全神贯注地踢球,我就站在他旁边,他都没注意到我。 回到家,我对他又打又骂。不料,他反而变本加厉,每天不想回家。 儿子的整个高中生涯都荒废了,大学也没考上。眼看那些小学、初中成绩比他差的孩子,一个个都大学毕业,找到好工作,儿子却还跟一些社会上的青年厮混在一起。 我看在眼里,愁在心里,又奈何不得。毕竟,儿子长那么大个了,不能像小时候那样对待他了。 报警也没用 儿子终于娶媳妇了。总盼着他能有一个家庭,一双儿女,能有男子汉的担当,这样他就会成熟懂事些吧。 然而,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 儿子结婚买房、装修,都是我和老伴一手操办的。他这几年游手好闲,没好好干过一份工作,积蓄也不多,一分钱都没有拿出来孝敬过我们。 我用自己和老伴的退休工资,加上多年来的积蓄,再加上从兄弟姐妹那里东拼西凑才给他买了房。他非但不懂得感恩,还步步紧逼,伸手就问我们要钱。 老伴看不下去,希望他能好好工作,就把自己经营多年的小公司送给他们夫妻。希望他们两人齐心协力开好夫妻店。 没想到,公司没开好,两夫妻关系倒是闹僵了。一开始,我以为是新婚夫妻的磨合,时间长了总会彼此宽容。 如今他们的孩子都8岁了,他们两人还是谁都看不顺眼谁,每天吵着要离婚。 有一次,我和老伴去看望儿子。发现他每天的生活,就是睡到自然醒,醒来开车出去玩,晚上喝酒赌博,花钱如流水。 儿子还办了很多张银行的信用卡,透支这张,还那张,实在周转不过来了,就向我们求助。 以前的事我不想回忆,就这个月来讲,他3月6日问我们要了5000元,过了几天,又问我要15000元。真不知道这些钱都拿去做了什么,我不敢往深处想。 去年4月开始,孙子上小学了,在我家附近的学校里,考虑到上学放学不方便,我帮他们带孩子。 这一来,儿子更是逍遥自在,天天脚不沾家,到处花天酒地,没钱了就给我们打电话。 有一次,我实在忍无可忍,拨通了110。我不知道儿子是不是做了见不得人的事,希望派出所的民警出面管管这件事。 儿子听说我们把他告了,气得直骂:“天底下哪有这样的父母,把自己儿子告到派出所!” 我真想反问一句:“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儿子,天天像个讨债鬼一样,缠着我们两个老人。” 可是我话还没说完,儿子的电话就挂了。 不认爹娘只认钱 教育儿子的问题上,我陷入了死胡同。照理说,像他这样年近40岁的人,是不需要我多说什么的,可是他顽劣得像个叛逆青年,让我有一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末日感。 儿子对待我们如此恶劣,可他看上去却一脸老实敦厚,甚至有些怯懦。 公司的债务,有些是需要催讨的,他就不愿去做这种事。宁可跟我们拉下脸来,也不愿对别人说半句不是。 他现在跟我们的唯一交流,就是打电话要钱。我们不给,他就声泪俱下,上演各种戏码,一会儿写保证书,一会儿口头承诺,保证以后一定努力工作,再也不来借钱了。 可是钱拿去后,转眼就把承诺抛到九霄云外,该玩玩,该喝喝。我打电话给他,打到他手机关机,他都不会接一下。 去年年底,我生病住院,他也没有来看我。直到我出院,他才说了一句:“谁让你自己不说。” 我确实不想让他知道我生病,因为真的不想再看到他来要钱时的嘴脸。 我恨儿子,没料到儿子也恨我:“你是我亲娘吗?你从来都是板下脸来做我规矩,打我骂我,我小时候就恨你!” 这才明白,我多年来的苦心,多年来的教育,是多么的失败。 这就是我们母子之间恶劣的关系,也是一个老太太无助的控诉。实在是无路可走了,才来倾诉登报。 希望儿子能看到,能够改邪归正,少谈些钱,多给我们一些安慰与关怀。 情商学堂 本期特邀嘉宾: 朱友君(社会人际和组织行为研究学者、宁波市滨海城市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俗话说:“棒下出孝子,筷下出逆子。”且不论这个观点正确与否,父母对子女的爱,总是无私付出,不求回报,从刚出生到帮助抚养孙辈,一步步包含着多少艰辛和宽容。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成长教育问题,往往很难把握准“用棒”与“用筷”的分寸。当然,对孩子的严格和关爱都有适宜的尺度,如果没有拿捏好,就容易变成嘴硬手软或者喜怒瞬变,对孩子的性格塑造带来难以纠正的影响。 朱女士的案例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啃老”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但无论孩子还是父母,都应该充分明确,在法律上,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的财产是相互独立的,应改变“家里的钱就是给孩子的”这类传统认识。在没有发生继承或遗赠的情况下,成年子女不能未经父母同意而控制父母钱财,行为严重的,也会构成侵权,触犯相关法律。同时,国家已经出台的《继承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对整治类似案例中忽视或虐待老人、不尽赡养义务等行为给予了明确规定,因此,父母也要能根据有关法条,有效保障自己的养老权益,合理安排钱财储备,引导子女正视自己的家庭义务和伦理认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