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用“足记”修成的图片。 |
|
记者拍的原图片。 |
商报讯(记者 余婧婧)上周末开始,90后市民张女士发现自己的朋友圈被一波又一波的图片刷屏。这些图片的特征非常鲜明:电影截图般的宽荧幕、洋气的中英文对照台词、或日系或LOMO的影像效果。让围观者产生大片既视感的效果。难道小伙伴集体改行玩微电影了?张女士感到疑惑。 其实,这些图片都是通过一款名叫“足记”的APP制作出来的。利用这款APP,一张平日里随手拍摄的照片只需剪裁、添加滤镜、加入字幕三道工序就能摇身一变成大片,还能同步分享到微信、微博、QQ以及豆瓣。 这款APP有多火?昨天,记者在苹果的App Store看到,这款应用已经跃升至免费应用排行榜的首位,超过了淘宝、支付宝等热门APP,而此前受万千宠爱的美颜相机则排在了第10位。 从用户感受来说,足记的一夜火爆几乎跟去年的脸萌、魔漫相机如出一辙。虽然这几日小伙伴们玩得不亦乐乎,不过也有人关注足记是否会步“脸萌”后尘。业内人士分析,收获眼球后如何能进行商业化的转换和提升是产品得以长久的关键。 记者查阅资料了解到,“足记”从2014年6月正式上线,先后进行了多次版本升级。事实上,“足记”创立之初是为了打造一个融合电影与旅游的高端社区应用,让用户在旅游中去感受电影场景的魅力。但由于此目标用户群体过于小众,导致该软件从上线之初到今年2月前一直不温不火。今年2月,“足记”在升级时,将“大片模式”加入其中。正是这次更新,让其进入大众视野。 “上手快,体验感比较好,同时还满足了现代人热衷‘分享’的特性,借助传播速度极快的微信朋友圈迅速火爆。”宁波关键点品牌策划有限公司首席咨询师黄江伟总结了该应用火爆的原因。“在这一点上,它与‘脸萌’,以及曾经火爆一时的‘打飞机’等小游戏非常类似。” 黄江伟觉得,在移动互联下的快餐时代,昙花一现已经成为了不少低成本APP的普遍命运,而这个原因主要在于没有建立起与客户之间的互动联系。对于此类现象,创始人应该考虑在收获用户眼球后如何进行商业化的转换和提升,“简单来说,就是当用户厌倦了‘大片模式’后,‘足记’又该拿什么来吸引住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