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今日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3月21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周琳:

愿更多的人了解接纳汉服

  35岁,宁波人,镇海区汉文化传播协会会长

  2009年七夕,周琳第一次穿上汉服,“招摇过市”。

  她穿的是自己在淘宝上精心挑选的“襦裙”,这是我国服饰史上最早也是最基本的服装形制之一,始于战国时期,终于明末清初。周琳穿上它的时候,觉得简直就是为自己量身定制的:米白色的底子,点缀着小碎花。虽然她尽量选择了低调的颜色,可从天一广场做完了乞巧节的活动,步行去月湖放河灯时,依然觉得紧张,步步惊心。

  “看,他们在玩穿越呢。”许多人指指点点,周琳想大方地回应他们,但是做不到。

  那时候,周琳的骨子里是一个向往着传统文化的古典女子,念着唐诗宋词长大,高考填志愿的时候毫不犹豫地报了中文专业。工作后,她自学古琴,慢慢地,认识了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开始推广汉文化。他们在每年的端午、中秋、七夕,以及二月的花朝节,三月的上巳节举办活动,并且给一些孩子举行成人礼、冠礼和启蒙礼,很多活动都需要穿着汉服举行,因为服装是让人感受到汉文化最直观的方法。

  渐渐的,传统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而周琳也变得越来越自信。2013年,她辞去了工作,成为镇海区汉文化传播协会的专职会长。周琳花了很大的精力来推广汉服,她觉得,服饰的复兴,是文化复兴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国际上来看,作为文化象征而存在的服饰,已不单单是一件能够蔽体保暖的外套,更是承担了传播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有利于我们对华夏文化的认同,还能提高我们的民族自信。

  “可以不穿汉服,但是最好能接纳和了解。”周琳说。她有信心把自己的挚爱发扬光大。

  记者 王鹏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