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遗体捐献纪念陵园的照片墙上“定格”了数十张新面孔,墙上方已经被占满了。昨天,一些捐献者的家人来到纪念陵园祭奠亲人,他们相信,自己逝去的亲人依然以另一种方式活着。还有部分受助者也一同前来扫墓,告慰曾经帮助过自己的熟悉的陌生人。 “去年角膜和器官捐献者骤然增多,宁波的确无愧于‘爱心城市’的称号。”市红十字会专职副会长王小平说。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器官捐献登记650人,实现捐献63例;角膜捐献登记403人,实现捐献82例;遗体捐献登记461人,实现捐献56例,总数达到201例。三者均居全省第一。 记者 鲍云洁 通讯员 张志平 巴黎/文 记者 王鹏/摄 “儿子用了别人的角膜,今后我也捐给别人!” 昨天下午,市眼科医院的发车点,一辆轿车停在了大巴车前面。戴着墨镜的车主走下车,开始自我介绍:“我叫朱志斌,前天报名参加纪念陵园扫墓的。” “你不是上个月刚刚出院的角膜移植受益者朱志斌吗?你能开车?”市眼科医院角膜接受站工作人员认出了他,很惊讶。 “是啊,我自己也没想到,这么快又能开车了!”朱志斌感叹。 开车,对于普通人来说再普通不过,对朱志斌却意义非凡。他患有先天性角膜营养不良、角膜色素变性,从小视力不佳,而且无法配眼镜,两年前病情加重,以致无法开车。“到去年做手术前,我的视力只剩下0.1,不要说开车了,眼前一片模糊,出门都要老婆陪着。整个人消沉得很,觉得事业、生活都没有了。”朱志斌说。 去年年底,朱志斌终于等到了角膜,移植了右眼,今年2月移植了左眼,“人家住院伤心,我住院是开心,睁开眼睛的一刹那,走廊里很亮,就觉得那亮光照进了心里,照亮了今后的生活。” 因为医学伦理,受捐者并不知道捐献者的名字。“对于我们俩来说,这些捐献者都是我们的恩人,我婆婆说,‘儿子用了别人的角膜,今后我也要把角膜捐给别人。’”朱志斌的妻子说。 “坚持在公益道路上,才能不辜负阿梅的美好愿望” 在扫墓队伍里,记者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角膜捐献者梁梅宁的丈夫林江辉。时隔一年,梁梅宁的笑脸已在照片墙上“定格”,依旧是生病前美丽的样子。 逝者已矣,生活还要继续。在林江辉看来,妻子在生命的尽头做了一件伟大的事,但她依旧是个普通人,她的那些属于普通人的梦想,需要由他来完成。 林江辉当初举家回宁波,就是想到家乡搞生态农业。妻子病逝后,林江辉办起了鄞州横街宁辉珍禽农场,一星期只回家一两次,“晚上山里安静得很,躺在床上,眼前晃动的都是阿梅的笑脸,想起她对今后的规划,心酸得很。”林江辉说。 梁梅宁是在她儿子的农历生日那天去世的。“今年我给他过了公历生日,不再过农历生日了,以后都是这样。”林江辉说。 林江辉和妻子同时签署角膜捐献志愿书,他一直坚持慈善事业。去年一年,他捐了206元探望余姚四明山敬老院孤寡老人;捐了200元救助3岁癫痫病女孩鲁诗娱;捐了300元救助余姚白血病患者刘青青。珍禽农场终于产蛋了,先送余姚敬老院240枚,再送鄞州横街敬老院300枚……“坚持在慈善公益的道路上不停步,走下去,才能不辜负阿梅捐献眼角膜的美好愿望。”林江辉说。 “等我去世后,还会在这里陪她” “这是我的位置,我也登记了!”昨天,80多岁的王伯伯又来看自己的老伴贾玉珍,他请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在老伴的照片旁边留了个空位,“等我去世后,还会在这里陪她! 王伯伯老两口都是教师,原来在河北工作,退休后来宁波帮女儿照顾孩子。1996年,外孙两周岁生日那天,贾玉珍老人突发脑溢血,从那以后,她再没离开过轮椅。 王伯伯每天悉心照顾,喂饭、擦洗、推她到公园散步,共同承受的痛苦让他们愈发感受到健康对一个人的重要性。 2011年,王伯伯在电视上看到死后可以捐献遗体,为医疗事业做份贡献,和老伴一说,两人都觉得很有意义。 2012年6月,王伯伯感觉到老伴的身体每况愈下,征得女儿的同意后,便推着她到海曙区红十字会,两人一起做了遗体捐献登记。 2013年7月17日,贾玉珍老人离开了这个世界,并做了遗体捐献。 “我们都觉得这个选择很有意义,女儿和外孙也引以为荣,并且也在考虑登记捐献器官,”王伯伯说,“如果我们去世后能帮助别人获得健康,何乐而不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