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原奉化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2009年8月29日晚9时45分,在连续加班数日后,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不幸辞世,年仅36岁。 |
 |
原海曙交警大队事故中队中队长,2013年7月19日在警衔培训的训练中,突然倒地,不幸辞世,年仅41岁。 |
 |
原为象山县公安局后勤科民警,2014年2月因病去世。目前,徐祥青的先进爱民事迹已入编象山党史。 |
又到一年清明追思季,那些被渐渐淡忘的名字再度拉回人们的视野:李益波、吴革新、徐祥青…… 缅怀这些英雄,是因为他们所表现出的对工作近乎苛刻的热忱,对普通群众赤诚的热情。而这些,不应随着时间的流失而消散。 在这些逝者身上,值得我们尊敬、纪念、发扬的精神有很多,而我们只是撷取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个片段。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苏文清 李灿 金爱康 钟陶行 李益波 无情胜有情 2009年8月29日前,经常开车经过甬临线奉化江口段的中巴车司机圈一直流传着一个关于“胖子交警”的传说: “无论多早,无论多晚,这个人好像无时无刻不在路上执勤。” “他眼睛很‘毒’,瞟一眼你的车轮,就知道你车上载了多少人,有没有超载。” 跑这条线的中巴车司机有个习惯,只要有人看见“胖子交警”在路上,就会通知所有在路上的同行,要不绕道,要不放超载的客人下车。 司机口中的“胖子交警”就是李益波,奉化交警大队江口中队的一名普通民警。 对司机们而言,每个超载的客人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在车上多加一张小板凳,单趟能多赚20元。以一天3个来回,车上放10条小板凳计算,每天至少能多赚1000元。 总有人不甘心到手的钱就这样溜走,为此动了不少脑筋,潘根娣就是其中一个。 她去探了探李益波的底,乐坏了,原来这个让不少司机谈之变色的交警是她表亲的学生。 “人家六亲不认的,你自求多福吧。”她的表亲“做工作”失败了。 潘根娣决定冒险一试,带着板凳上路了。第一个月,她的中巴车被李益波拦了5次;第二个月又被处罚6次;不到半年,1万多元变成了厚厚一摞罚单,板凳也换了一批又一批。 潘根娣也想过其它办法去通融。比如,过年时,拎着东西去堵李益波家的门,还托人找李益波父母做工作。但都是一个结果:没用。 李益波的“不近人情”生生断了潘根娣和同行们的财路,“到后来,我们索性撕破脸,用很难听的话当面咒骂他、侮辱他。”可潘根娣没料到,这位平时执法严厉的民警并不计较。 “每次开完罚单,他总是耐心地说,按设计要求这车只能装19个人,你们非要载到30个,车子的制动会受大影响。一出事,可就人命关天。到头来,你们赚的钱不但不够赔,还要吃官司……迟早有一天,你们要感谢我的。” 冷静下来想想,潘根娣和同行们都承认,李益波的确尽心尽职、任劳任怨,“骂归骂,但这个人值得敬重。” 谁会料到,这个让大家既恨又尊敬的“胖子交警”会走得那么突然。 2009年8月31日,李益波遗体火化。包括潘根娣在内,很多以前恨他、骂他的人,都特地赶来送他最后一程。 甚至在当时的奉化论坛上,几乎一致的舆论都对李益波的逝世表达了哀思。一位网友还写了一篇《愿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送送胖子警察》的文章祭奠他。这位网友如此深情地写道:“从他走的那天,没有人在乎他的名字,只知道在江口,有这么一位死心眼抠你驾车错误的胖子警察。或许很多人不知道你的名字,今天特意拿出你开的罚单,心头真的不是滋味。李师傅一路走好!”而所有这一切,都源自于李益波的秉公仗义和坦荡无私。 吴革新 专家是这样炼成的 事故民警这活儿不好干: 三伏天,地表温度达到50℃,也得趴在柏油马路上勘查拍照取证,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三九天,寒风刺骨,只要接到报警电话,就得马上从被窝里钻出来,赶到现场…… 从警近20年,吴革新偏偏在这个“不好干”的岗位上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在全省首届公安交警系统苦练基本功大比武中,他荣获交通事故处理岗位第一名;全市有什么交通疑难事故,领导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2003年8月8日凌晨,环城西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位骑三轮车的男子被肇事车辆撞倒后,又被之后的车流反复碾压,现场惨不忍睹。 没有监控录像、没有目击证人、现场破坏严重,事故起始位置和肇事车辆行驶方向一时无法判断。 吴革新经过反复观察,在死者外套上的4种轮胎压痕中,分辨出其中一种是大货车的轮胎印记,很有可能就是肇事车辆。 “该车载重6吨左右,右前部与三轮车发生碰撞,肇事车辆是从南向北行驶时和三轮车相撞的。根据车的行驶、逃逸方向和事故发生时间段,这起案件很有可能是现场周围几家物流公司的车辆所为。”一个个画面在吴革新的脑海慢慢清晰起来。 两天后,民警果然在离案发现场不到2公里的一家运输公司,发现了可疑肇事货车。 吴革新还是全市破获汽车骗保案件最多的交警。 2010年6月下旬,在一次业务交流中,有民警说起有辆车最近事故特别多。吴革新立即通过系统进行查询,发现这辆车发生事故的方式很相似,就是在对方车辆违法变道或者加塞时,把对方车辆给撞了,然后对方全责赔偿。 对方有骗保嫌疑!吴革新和同事展开调查。最终,三个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地涉案123起,在台州、金华、嘉兴等地均有作案记录的保险诈骗团伙在宁波落网。 尽管是行家,但吴革新总是虚心学习。律师、法院、检察院、保险公司……但凡和事故处理有点关系的,他总会千方百计找机会请教。后来,他也成了半个保险理赔专家。 难得遇到休息,吴革新也经常“泡”在汽配市场和修理厂,看看有没有新车、新配件上市。他不抽烟,却常带上一包,给修理厂的师傅递上一根,方便向老师傅“取经”,学点实用的技能。 让事故处理更加科技化是吴革新去世前几年一直在忙碌的事。 2010年,吴革新无意间发现太平洋保险公司实施的远程车辆勘查定损系统,灵感爆发:如果交通事故笔录和文书能实现网络传递,那会给群众和交警带来很大的便利。 一边抱着书本“啃”,学习网络知识,熬夜做笔记,一边找保险公司、法院实地学习考察对方的远程传输系统,还多方寻找有关公司合作开发系统。 “为了系统开发,他经常自掏腰包买的摄像头并设计各种设备。”吴革新的同事吴优说,吴革新总是憧憬着,自己的这套系统若是成功推广,能为民警办案节省许多时间。 不仅如此,宁波推出轻微交通事故快撤快处机制,吴革新就是幕后功臣之一;目前方便市民快速处理的“短信确认”也是吴革新率先提出来的。 2011年,城市疏堵保畅成为交警部门的重点工作,吴革新开始探索如何把科技手段应用于事故现场勘查工作,提高事故现场勘查效率,最大限度减轻因交通事故对道路交通拥堵的影响。 只是,有些尚未完成的工作,吴革新再也没法去完成了…… 徐祥青 让乡亲老有所依 2013年11月,《中国梦想秀》节目的录制现场。面对全国观众,徐祥青一字一顿说出愿望:“我的梦想,是给大徐村的孤寡老人建一个老年食堂,让手脚便利的老人可以一日三餐有保障,让手脚不便的老人可以吃到送上门的饭菜。”他的爱心梦想感动了现场266位梦想观察员,公益捐助团为他现场圆梦。 不过,苍白的面容和颤抖的双手,却“出卖”了他的病情———此时,距离好人徐祥青离世,已不足3个月。 2013年2月,徐祥青资助老人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大徐村的老人们说什么也不肯再收他的“红包”了。于是,徐祥青决定为老人建一座食堂,让那些孤寡、行动不便或子女在外的老人,有个吃热菜热饭的地方,让助老的事长长久久地做下去。 要建老年食堂并不容易,大徐村村主任周哉飞提醒他,“祥青,建食堂至少要几十万元啊,你可得考虑清楚!” 当时徐祥青的回答特别简单:“没事,钱的事我想想办法。” 随后,他开始四处奔走,和村干部一起筹措资金,动员同事捐款,选址,确定具体细节。在他的事迹感召下,社会各界为老年食堂筹资60余万元。 然而,这时病魔却找上了他。但为了筹集更多资金,他决定登上《中国梦想秀》的舞台。最终,当公益捐助团当场表示捐助10万元帮他圆梦时,他笑了,“有了这笔钱,老年食堂能建得更快了。” 完成节目录制后不久,徐祥青被诊断为淋巴癌。 病榻上的徐祥青依然乐观,和周哉飞反复斟酌着老年食堂的服务细节,“那些孤寡老人要完全免费,有子女的可以少量收取费用,给那些手脚不便的老人送餐上门……” “我一定会好起来的。食堂开张那天,我一定到,然后把全村的老人叫来一块儿吃饭,最后啊,还要留张集体照,以后就挂在食堂的正中央。”这是徐祥青最大的愿望。 2014年1月5日晚,徐祥青前往上海做化疗,不忘提醒周哉飞,“我明天又要化疗,暂时回不来,但是食堂的事情不能拖着。”他还反复强调,食堂得按照大徐镇镇政府的标准,两荤一素,菜的质量要好一点,让老人吃得放心。 1月24日,临近春节。多次化疗后,徐祥青消瘦得厉害,脚也走不动了。他给周哉飞打了个电话,“村里有两名生活困难的老人,希望周哉飞帮忙,每人送去500元,让他们过个好年;另外把老人食堂缺的东西列个清单,等自己回来了再补齐。” 周哉飞没有想到,这是徐祥青打给他的最后一通电话。2014年2月5日下午4点时,徐祥青因癌症医治无效逝世,年仅48岁,没有来得及看到老年食堂开张的那刻。 2014年2月17日,老年食堂顺利开张,村里的困难老人终于可以吃上一口热腾腾的饭菜。而食堂正中央,却少了一张有徐祥青的集体照。 如今,“徐祥青爱民警队”接过了接力棒,队员由成立之初的100人,扩展到如今的500余人,徐祥青心心念念的老年食堂,也将永远开办下去,像是一个见证者,向人们诉说着大徐村的好儿子———徐祥青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