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风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4月12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家王静田野调查再启新课题

千年望族慈城冯家

  冯宅俯瞰图(2008年)

  4月初,宁波作家王静的新著《千年望族慈城冯家———一个宁波氏族的田野调查》首发,全书用6个篇章、87万余字、96篇口述史、71张材料表格和22张家谱世系表,将一个名门望族在千年发展中的细枝末节娓娓道来。

  潜心研究慈城文化十余年,王静著有《留住慈城》《中国的吉普赛人———慈城堕民田野调查》《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民间文化的慈风孝行》等作品。这一次,她把目光对准了具有千年历史的望族冯氏。

  记者 林旻/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

  从史料到现实

  展开“田野调查”

  2011年5月,王静去昆山拜访98岁的慈城籍老人姚婉宜。“当时是在做慈城老人口述史,在跟老人的交谈中,得知她是慈城槐花树门头冯家的媳妇,她的介绍填补了我原有资料中关于慈城冯家百年逸事的空白。”不仅如此,老人的讲述也让王静心生一连串的疑问:难道慈城冯氏不是毁于鸦片?慈城冯氏的百年转型如何再创辉煌?

  带着这些问题,王静开启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千年望族慈城冯家———一个宁波氏族的田野调查。“冯家在民间有‘冯半城’之称,如果研究冯家的历史,那是不是等于了解了一半的慈城变迁?”

  采访始于一份由慈湖中学校友冯子昂提供的《慈湖中学冯姓通讯录》,“通过这份通讯录,我找到了几个人,通过他们再去找其他人。因为大部分冯家人都生活在外地,上海、杭州、厦门、北京……更远一点的,也有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在王静随身携带的电脑里,密密麻麻保存着上百个文件夹,除了往来邮件记录,其他都写了祠堂名、地名、人名等不同注解。

  出于曾经作为记者的职业习惯,王静决定继续采用“田野调查”作为新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志书、家谱、地方文献等史料为主,佐以96人的口述史,从史料到现实,从史料到现场,从异乡到故乡,让史料中的古代名人“复活”,力求其与近当代的名人血脉链接,便是田野调查的显著特色之一。

    2

  汉末迁居南下

  打造千年望族

  据考证,慈城冯氏出自辅佐光武帝刘秀中兴东汉的“大树将军”冯异。他的后代冯冕在建安六年(201年)南下任句章尉,定居句章(原慈溪县金川乡,现江北区慈城镇八字桥石神桥村),慈城冯氏便肇始于此。南迁之后,初期15世没有完整的谱系资料,其间也经历了血脉断裂的风险。经过再三的考证,王静认为,冯氏望族在慈城的始祖应该是忠贞公冯冕。“忠贞公南迁之后,像家族规划师一样,在建造冯祠的同时,还为家族子姓编排了宗族行第,共96个字。以20年为一世计,慈城冯氏能行1900多年,这不就是一个千年家族吗?”

  千余年来,冯氏后裔从政、治学、经商传家,使慈城成了这个姓氏影响最大的聚居地。科举史上,冯家就曾创造了65名进士、103名举人的辉煌,呈现了千年望族科第相继、进士辈出的家族文化特色。

  “明末清初,冯氏数代士子加入了抗清复明行动,有的还成为领袖,最为著名的是冯元飏、冯元飚、冯元飂三兄弟。”清初是慈城冯氏生存的低谷时期,族人参与抗清复明行动给家族带来了灾难,因而有的家长不再允许子女从政做官,有些甚至带着儿女逃离慈城。“明代是冯氏科举最辉煌的年代。从清代开始,冯家的发展重心逐渐转移到了投资经商上。”冯家的投资之中,最广为人知的便是延续至今的老字号冯存仁堂。创办于清康熙年间的冯存仁堂,到1956年公私合营,是一家一直由慈城冯氏经营的家族企业,传世九代,历时200余年。

    3

  药商为本

  打破“富不过三代”怪圈

  在慈城冯氏启承祠子孙间流传着“一只钉靴”“扎草马祭祖”的传说。故事的主人公便是冯存仁堂的创始人冯映斋。原来出门做生意的冯家人肩上总要背一只钉靴,这只钉靴用来和家里那一只配对。旧时的钉靴相当于雨鞋。农历十二月廿三有祭灶的习俗,且慈城人用纸马祭灶,但冯家祭灶要比别的人家晚一天,因为出门做生意的男人还没回来,家里也没有供品。可是等了一天,男人还没有回来,家人没有钱买纸马,只好扎草马来当祭品。

  在冯映斋创办了冯存仁堂之后,他的子孙靠着这份祖业成为巨商大贾,除了积累祖辈留下来做买卖的经验,冯氏子孙还严格遵循着“余少好医,视人疾病如己身。兹铺之设以济人之务,不计资本盈亏,为求无愧于心”的祖训,做大做强冯存仁堂。即使成为了宁波城里的望族,冯家“一只钉靴”“草马祭灶”的祖传习俗却代代相传。

  “这个家族的千年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波浪形,不断出现波峰,也有低谷。按照冯家人自己的说法是,分为‘富的冯家’和‘穷的冯家’。但整体来说,冯家突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几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人才冒出来。”王静的调查中显示,冯氏经商的行业以金融和药业为主,在近代,慈城冯氏投资(或经营)行业依次是药业23家,金融业11家,饮食业6家,占总数57.5%的药业当之无愧为冯氏的支柱产业。

    4

  亦商亦文

  多业并重的家族文化

  除了经商投资,亦商亦文、多业并重也是慈城冯氏极其显著的家族特色。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有报人冯梦云(原名冯恭茂)、作家苏青(原名冯和仪)和商人冯祖宪。从小失去父母的冯梦云在上海打工、写作,之后在弟弟冯恭平的经济支援下创办了《大晶报》《铁报》《太阳报》等三份报纸,后又开办茶室、印刷厂,成为上海滩著名的“冯大少爷”;冯和仪是慈城冯氏后仓卯支下恤房冯松雨的女儿,以苏青为笔名先后在各大报刊连载了《一个梦》《朦胧月》《饮食男女》《结婚十年》等作品,其中《结婚十年》出版单行本,一度风靡沪上,再版达18次之多;钱庄老板冯祖宪与友人合编的《英话注解》是早期宁波帮人士初入上海闯荡的“入门读物”,以此打开了和洋人沟通的窗口。

  研究冯家,不得不提冯骥才。在王静看来,当代著名作家、画家冯骥才正是近百年来冯家发展轨迹中“珠穆朗玛峰式”的人物。

  2002年,在宁波,王静第一次与冯骥才会面。“没见面之前我觉得他是高不可及的大家,见面之后,才认识到大冯老师既高大又平凡。”为了完成这次调查,王静曾四次前往天津拜访冯骥才。而对于老乡的来访,冯骥才也十分在意,不仅派出工作室的两位资深助手帮忙,还在调查方法上对王静提出建议。

    5

  造福桑梓

  仁者善心代代相传

  在《千年望族慈城冯家》一书选用的近百张材料表格中,涉及家族谱系、投资、科举、祠堂与代表人物等各个方面,其中有近10张表格记录了冯氏造福桑梓的诸多善举。

  捐资办学,就是慈城冯氏合族行善的一大方面。据统计,明清时期,冯氏8人10次参与了慈城学宫设施的修建与重建。“清道光年间,冯云濠、冯云祥等兄弟四人合捐三万两重建慈湖书院,在历史上被称为‘一门独肩重建慈湖书院’。

  自明万历年间至上世纪40年代,冯氏有11人次参与慈城的马路、城墙、城河、慈湖等项目的建设。清宣统二年,浙江出现首家由中国人创办的私立医院保黎医院,头10年间,冯氏参与医院管理,有29人成为理事会成员,10年累计募捐1150元大洋。其中最轰动的善举是在1918年,冯芝汀热心募集经费从美国引进X光机,创下了全国之最。

  “在田野调查中,不少口述者叙述了慈城冯氏悬壶济世的逸事,如冯为良回忆有关祖传火烫药时说,每年冬季,他的叔祖父都要采集大量腊梅花浸油,邻居若遇到火烫伤,都会找冯家索要祖传火烫药。叔祖父从不吝啬,来者要多少就给多少。冯盈源也谈到阿娘上香的儿童记忆,每月初一、月半,阿娘会准时在家门口的桌上放十个铜板,专门为叫花子准备。”这个家族之所以能绵延千年生生不息,跟他们的家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