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警营内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4月13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慧眼”警探廖麟辉

通讯员 苏文清 摄

  4月8日下午2:30,江厦派出所视频监控室,廖麟辉正目不转睛地盯着监控画面,一边在笔记薄上记录着。看到笔者,他转过头,笑着说:“请稍等,我先把这段看完。”

  这个2012年底从部队转业的新警,如今早已独当一面:监控侦查,信息研判,案件侦破。从不懂宁波话的警务门外汉,到负责监控侦查业务的带头人,廖麟说,“每分析出一条线索,破获一个案件,都是为了让百姓生活更安全。他们的信任,是我们民警最大的成就。”

  苏文清 钟陶行

  人物名片:

  廖麟辉,男,1976年生,原籍广东,2012年从东海舰队专业,加入宁波公安队伍。现为海曙公安分局江厦派出所刑事民警。

  从警务门外汉到监控侦查带头人

  “我是2012年底加入警队的,在江厦所从事监控侦查工作。”工作间隙,廖麟辉告诉笔者,“一开始,不懂宁波方言,业务也不熟悉,多亏了所队的领导和同事。”他要感谢的,包括江厦派出所的教导员虞建东。

  由于廖麟辉是广东人,不懂宁波本地方言,每次所里开会,虞建东就用宁波方言跟廖麟辉交流,逼着他去听去学,“派出所民警是最接地气的,那些老头老太太只会方言,你不懂怎么行?”

  让虞建东惊喜的是,短短几个月,廖麟辉就能用宁波话跟他交流,同时将辖区的300多个治安监控点以及数以千记的社会监控点烂熟于心。

  “每一点进步都是用汗水堆出来的。”虞建东说,“那些时间,廖麟辉跑遍了辖区的所有监控点,晚上八九点钟,经常能看到他还在监控室里看视频,找线索。”

  2014年7月,为更好地利用辖区内丰富的监控资源,廖麟辉与另一位民警一起,开始负责江厦所的监控侦查业务,主攻刑事初侦方向,成了300多只“慧眼”的总管。

  在短短5个月里,廖麟辉通过认真分析每一起案件,结合被害人、嫌疑人的时间、空间轨迹,排查案发地附近监控,走访群众收集线索,提供直接破案线索7起,确定嫌疑人特质200多人次。

  视频侦查,考眼力更考毅力

  视频侦查,除了细致入微的观察,有时,还需持之以恒的顽强毅力。

  “一起案件伴随的监控视频至少有十几个小时,需要民警一秒一秒地耐心观察。有时,一处细节就要反复观察数十次,这样所花的时间更是数以倍计。”廖麟辉说,因此,监控侦查工作,考眼力更考毅力。

  今年2月4日,辖区内一家餐饮店被盗。廖麟辉通过调取该店的路面监控,反复查看没有发现可疑线索。随后,他再次来到案发地进行实地勘察,发现该店后面是一块拆迁地块,犯罪嫌疑人可能从那儿翻墙进入店内实施盗窃。

  廖麟辉马上调取了该地块附近的监控视频,通过十几小时的监控排查,过滤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监控视频,发现了一段十来秒的可疑片段,最终锁定了两名犯罪嫌疑人。

  “监控侦查工作,就是跟犯罪嫌疑人抢时间!”廖麟辉说,“要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有用线索,需要连续不断作战,连续查看十几个小时也是常事,所以这还是个体力活。”

  笔者了解到,江厦所辖区位于宁波繁华地段,治安情况复杂,年均有效视频监控线索达1000条以上。而每条有效线索背后,是廖麟辉和同事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的用心排查。

  主动出击的“慧眼”警探

  “廖麟辉工作主动性非常强,为抓捕犯罪嫌疑人,经常主动加班加点。”虞建东说。

  今年1月上旬,江厦街江厦公园公交车站附近连续发生了7起扒窃案,由于该处人员流动性大,站台缺少监控设施,给破案增加了难度。

  看着百姓接连遭受损失,廖麟辉急了,主动像所领导请缨,“一定限期破案!”

  通过仔细观测,他推算出了犯罪嫌疑人作案的大概时段。1月13日晚,利用下班时间开始在车站附近蹲点。当天天气寒冷,空中飘着雨丝,老家在广东的他冻得直跺脚。很快,一名身穿黑色上衣的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每辆车来都会凑上去,可就是不上车,一看就有问题。”廖麟辉回忆道。终于,在一次车辆停靠的时候,该男子凑上前将手伸进了一位女孩的口袋,廖麟辉瞅准时间,一把上前,将男子扑倒在地。泥水浸湿了裤腿,不管身下的男子如何挣扎,廖麟辉就是死死地制住了他,直到将其带回派出所。

  “扒窃案虽然小,却跟老百姓的利益直接相关,只有尽早破掉,才能给人们最真实的安全感。”廖麟辉说,“每分析出一条线索,破获一个案件,都是为了让百姓更安全更安心。因为他们的信任,是我们民警最大的成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