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商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4月19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泥大王”张敏钰的躬勤人生

  1967年,张敏钰投资兴建的第一项工程,是当时台北第一高楼———16层的嘉新大楼。
  张敏钰全家福

  在宁波帮博物馆的展厅里,陈列着一只樟木箱。这只樟木箱曾随着他的主人辗转离乡,从上海到了台湾,多年后,它又回到了故土,给人们讲述着一位宁波籍企业家在台湾的创业成就———它的主人便是有台湾“水泥大王”之称的张敏钰。

  也许很多人对这个名字并不熟悉,但一说到“兆庆教学楼”,就会勾起很多宁波人的校园记忆。从宁波到上海,从学徒到老板,1949年移居台湾,成为台湾的“水泥大王”。他一生几经波折,但事业之路却越走越宽,并在不惑之年设立了嘉新奖学金,泽被十万余学子。一生情系家乡的张敏钰,为宁波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记者 林旻 通讯员 陈茹

  从故乡到异乡

  13岁少年孤身外出讨生活

  1913年10月13日,张敏钰出生于当时属于镇海的霞浦。由于家境贫寒,9岁才上私塾,第二年就因交不起学费而面临失学的危险。这时,他向同学的父亲赊来一只西瓜,然后把西瓜放在井水中凉透,再切成16片,拿到郊外的凉亭去卖。每片瓜卖3个铜板,转眼就卖光了,共收入48个铜板。他如法炮制,一天卖出2个西瓜,平均净赚50个铜板。当时的学费是两块银元———一块银元等于300个铜板。一个暑假下来,学费便绰绰有余了。

  到了寒假,张敏钰又动起脑筋继续筹措新学期学费———去佛寺卖米发糕。正值隆冬时节,天寒地冻,张敏钰头上顶着10来公斤米发糕,走上10里路去贩卖。通过一个假期的辛苦劳动,他不但赚到了学费,还增强了对做生意的兴趣和信心。

  尽管如此,13岁那年,张敏钰还是被迫辍学了,他独自坐着货轮去上海做学徒,就这样开始了在异乡讨生活的日子。

  从跑街到老板

  以5台手工织布机和借来的600元起家

  1930年,张敏钰在上海绪元染织厂学成满师,升为跑街(担任跑外工作)。任何布,只要到他手里,多少分量,几条经纬线,什么质地,张敏钰都可以清清楚楚地说出来。

  因为个子矮小,辈分低,一开始,这个17岁的少年常常被店家取笑,然而张敏钰暗下决心,努力学习,抓住了许多做生意的诀窍:跟老客户打交道时,为客户提供便捷、快速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打入新的棉布店时,则从一线店员入手,搞好与店员的关系,这样,他送去的布就会被摆在货架的明显处,并得到店员的大力推荐。

  3年后,张敏钰在义生染织厂做跑街。半年的时间,张敏钰就将该厂滞销多时的存货全部售出,老板还给了他一辆私家车做代步工具。这时,厂内却发生矛盾,老板决定把厂关掉,并发给员工一笔可观的遣散费。而张敏钰则表态,不要遣散费,要工厂!就这样,张敏钰和另外两个合伙人将这块“烫手山芋”接到了手中。193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敏钰得到了5台手工织布机,又借了600元,他将自己的本名“兆庆”确定为新工厂的名字,自任厂长兼跑街。由此,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

  张敏钰创业之初,恰逢国内发生了“白银风潮”,市场购买力急剧下降,近一年的时间里,上海有上千家工商企业倒闭破产。白手起家的张敏钰硬是凭着和气乐观的态度,在大上海闯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当时街上流行蓝大褂,兆庆染织厂也以生产蓝布为主。有一次在染纱时,工人不小心把棉纱染成了深浅不一、毫无规则的色彩。一件棉纱价值200银元,扔掉可惜,但也不能再用来织蓝布了,该怎么办呢?盯着眼前这一团深深浅浅的蓝色,张敏钰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这种渐变的色彩,不正符合当下年轻人追求自由的心态吗?于是,他将这款染坏的棉纱织成的布命名为“自由布”,投放市场后一炮而红。之后,张敏钰再次抓住了年轻消费者的心理,采用红、绿、蓝等色调,生产国际上流行的苏格兰布,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1937年,受信记棉布号老板之邀,25岁的张敏钰成为了设备先进、拥有30多台电力织布机的“悦新纺织厂”厂长。

  化危机为商机

  在台湾开启辉煌的后半生

  1949年,张敏钰决定赴台湾发展,将新买的大批美国产的纺织机械全部装上了“太平轮”。不料“太平轮”在途中沉没,财物尽失。1949年4月20日,张敏钰携一家老小远赴台湾,再一次赤手空拳闯江湖。

  刚到台湾的张敏钰,无依无靠,为了一家六口的生活,他几乎每天都背着布匹到市场里寻找商机。1950年秋,他在台湾创办了中国悦新染织股份有限公司。

  对于染织业的情结,还是源于小时候母亲带他进城的经历,当时家里没有钱,看到棉布也没钱买,张敏钰就暗暗起誓,等他有钱,一定要开一家棉布店,让母亲喜欢哪块布就拿哪块。

  1954年11月,张敏钰成立台湾第一家民营水泥企业———嘉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经过近40年努力,到上世纪90年代,嘉新水泥集团已成为多元化的跨国集团企业,资产也由最初的0.24亿元累计增到90亿元,他也因此成为台湾水泥业翘楚。

  在台湾多年,张敏钰一直都有一个心愿,就是能够把自己生产的水泥运送到家乡。1994年,张敏钰接连三次派子女和嘉新水泥的高级顾问,到家乡考察投资环境。由于整个宁波都不具备设立水泥厂的条件。最后,“嘉新”在江苏建立京阳水泥厂,在上海、常熟设有水泥中转库。终于实现了把“嘉新”生产的水泥带到家乡的夙愿。

  零本钱发迹、变废为宝、转投面粉厂、面粉袋变成花布衣裳……张敏钰的经历完全可以作为一部丰富的企业案例教材。他的口头禅“机非常来,常来非机”大抵可以概括他对企业发展机遇的独到见解。

  从失学到助学

  出资千万设立嘉新奖学金

  拳拳赤子心,悠悠桑梓情。张敏钰在积累财富的同时,一生情系家乡,为宁波经济、教育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上海渐渐发迹后,张敏钰总是全力帮助同乡、亲友的生活,曾有人笑他傻,但他不以为意。1945年,张敏钰出资请上海红十字会派医生赴霞浦义诊,为乡亲免费打时疫预防针。1947年,又出资兴建了霞浦医院。

  从1952年起,张敏钰独力承担了台北宁波同乡会设立的“助产金”,后来又承担了同乡会的丧葬补助费,几十年如一日,而且不断提高金额,到他1988年退休、移居香港时,总计资助产妇407人306240元,援助同乡丧葬185起416900元。

  由于自己从小失学,张敏钰特别关心贫苦人家子弟的读书问题。1960年,张敏钰以公司盈余设立了嘉新奖学金,对象是中等学校学生。嘉新奖学金实施3年以后,他思虑,任何企业的经营,都难永保有盈无亏,但是,教育文化事业的兴办,却是永恒持续的需要。为了避免奖学金受到日后公司业务的影响,1963年,张敏钰拿出一千万元成立了嘉新文化基金会,成为台湾第一个私人创办的基金会。从第一次2600多人获得嘉新奖学金起,至今已有十万余人受益于嘉新。受益于嘉新的学子,称其为“中国的诺贝尔”。晚年,张敏钰公开宣称,愿在百年之后,将名下所有财产,悉数捐给基金会,张敏钰曾说,这一生中如果有什么事情是让他感到自己是有所成就,那无疑就是创办嘉新奖学金。

  1993年9月20日,张敏钰从台北经香港飞往上海,在26日清晨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第一件事就是去柴桥祭扫祖坟。之后又出席了柴桥小学、霞浦小学兆庆教学楼的落成典礼。值得一提的是,张敏钰的所有捐款,均非来自嘉新文化基金会,而是他名下的财产,须向台湾当局缴纳几乎相等的税款之后,才能汇到家乡,所以他全部都用“兆庆”这个本名来捐献的,以免外界引起误会。

  “我是圆菜命(即君踏菜命),而且越剥越大。”过去,张敏钰常常以家乡的这种蔬菜自喻。这种菜呈淡绿色,叶面光滑油亮,叶片向外摊开,成熟后只需剥去最外层较大的叶片,其余留待下次剥食,剩下的圆菜反而长得更加茁壮、茂盛。他曾说过,“我始终深信,节衣有衣穿,节食有食吃,只要不浪费,能知足,方能一辈子衣食无忧,而这也是我的一大人生观。”

  图片由宁波帮博物馆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