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在前童古镇明经堂探访。记者 徐文杰 摄 |
白溪水环拥着古宅,亭台倚靠着阁榭,曲径幽巷饱含着明清时代的久远,白墙黑瓦散发着儒家文化的厚重,一副古韵浓厚的江南水墨画在眼前缓缓铺开…… 4月18日,由市生态办、东南商报、宁波发布联合主办以“山水乡愁、环保故乡”为主题的第十届“环保·故乡·山江海”系列活动第二站探访活动,近30位市民走进了浙东古镇———宁海前童。 碧水潆洄 藏风聚气,得水为上。自古人们在屋宇选址时尤为重视水文,特别是江南水乡。 “河水好清澈,里面还有鱼!”一走进前童古镇,探访者们便被环绕村落的潺潺流水给吸引住了。 古镇按“回”字九宫八卦式布局,童氏祖先根据“太极八卦”的原理,将白溪水引入村庄,溪水挨户环流,家家建小桥、用活水,由此形成了透着生态环保独特魅力、有着浓浓乡愁的八卦水系景致。 “每户人家前都有一块石板桥,平日妇女们洗菜净衣、夏季孩童们戏水消暑,这条挨户环流的溪水已经成为了2000多户前童居民生存、繁衍的血脉。” 小桥流水,绣闼雕甍,古镇街径、屋基由卵石铺就,户户梁枋门窗上满是雕饰。据古镇工作人员介绍,几乎每座古建筑中都具有砖雕、木雕、石雕,且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竟无一处雷同。 “溪水与小桥相依,卵石路与石窗花相称,脚踩鹅卵石,透过石窗花喊着太婆,虽然那时候还小,但一直留在我的记忆里。”市民徐女士感叹道。 重耕重文的“五匠之乡” 前童的古建筑群,并非气宇轩昂,而是水一般淡雅。不但精致,还蕴涵着浓浓的人文气息。 走进明经堂,左右门墙上“礼仪”“孝悌”四个砖雕篆字映入眼帘。奉清代道光皇帝之命所立的“明经”匾额高高悬挂,体现了主人的儒家道德准则与思想规范。 “虽然很严肃,但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靠近、想了解。”就读于宁波外事学校的施雨彤看了以后很感兴趣,“回家以后想去看看有关于这方面的书”。 前童古建筑至今还保留着明清时代的风格,泽思居、五福临门、职思其居都体现了大户人家的高贵。建筑内部各种雕刻的蝙蝠、狮子、鲤鱼、仙鹤等又表达了主人的美好愿望,富有浓浓的人文情怀。 走出大户人家的古宅,一位老人坐在自家老房子前,锅里的油豆腐串在微火上咕嘟咕嘟的煨着,香气四溢,勾出了人们肚子里的馋虫,游人们不由得驻足停留。 除了景点之外,许多老宅都还有居民住着。一直以来,前童人就重耕重文,耕读传家。虽然不如昔日繁华,但是这里仍然充满了人情与智慧,这也是许多人寻求的文化根源所在。 民间风俗传承浓浓乡情 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最具民俗风情的鼓亭馆和民俗博物馆。 据介绍,古镇一年中最热闹的当属每年正月十四至十六。那时候,就会举行流动的元宵灯会———行会。居民们借此纪念开沟引水、遗惠于民的先祖童濠,同时也祈求来年有个好收成。作为江南独有的传统节庆文化的代表,前童元宵行会现已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引产名录。 鸣群锣、抬鼓亭、放铳花,行会巡游时的程序非常多,用到的物件也都是一把年纪的老古董。鼓亭馆内所收藏的鼓亭、抬阁、秋千,大多为明清时期原物,每一件都雕刻得非常精致,让人惊叹的是,到现在为止,这些老古董仍能派上用场。元宵是前童人非常注重的传统节日,前一个月就会让参加表演的孩子进行训练。这些传统习俗沿用至今,代代相传。 实习生 徐倩敏 记 者 陆麒雯 ■探访志愿者感言 黄腓力:去前童,感触颇深。对当地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当地老百姓勤劳善良、淳朴踏实的民风更是让人流连忘返。 马颖颖:小桥流水,田园人家,这里不但有安逸的生活,更有一种“落叶归根”的情愫。 颜飞飞:每次来都有不一样的感觉,但是不变的是,前童人注重传统,延续文化的乡情。 下一站邀您探访慈城 下一站,我们将前往历史文化名镇慈城。慈城史称勾、勾余、勾章,自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始至1954年,历1200多年皆为慈溪县治。千年的历史为慈城沉积了深厚历史文化底蕴。保存了完整的传统生活结构方式,保留下来的传统建筑中有大量的民居建筑。届时,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它的无穷魅力。想参与探访的市民,从明天开始关注“宁波发布”微信公众号,就可以直接报名了。 探访结束后,微友们可以把古镇美景通过文字和照片发给宁波发布微信,宁波发布将优先选取10幅上“名镇随手拍”栏目。活动全部结束后,主办方还将在5月25日至6月初,把所有在微信上发布的微友的照片进行统一投票评比,“比一比谁的家乡最美”,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分别给予奖励。参与投票的微友中,也将随机抽取10名为幸运微友给予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