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 安徽省舒城县初三女生小何骑电动车上学,见一老太摔倒忙上前搀扶,不料老人一口咬定是小何撞了她,交警反复勘查,终还小何清白。 近日,老人伤愈出院时,善良的小何不计前嫌,带着家人向这位经济困难的老人捐款千元,此举在当地传为佳话。(今日《东南商报》12版) 推崇“以德报怨”是纵容恶行 在社会转型时期,道德滑坡作为一种时代病症,已经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面对街头摔倒的老太,小何以毫无防备的赤子之心,勇敢地伸出援手;然而,回报她的不是感谢和激励,而是“倒打一耙”,人性阴暗的一面可见一斑。 尽管如此,小何还是从朴素人性中的善良和悲悯出发,给予讹人老太经济资助;这样的“以德报怨”,颇为符合传统道德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审美。只不过,过度推崇“以德报怨”很有可能是对恶行的纵容。 著名社会学家孙立平认为,造成当前道德滑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社会中的种种制度安排使得遵从道德的行为成本过高,而违反道德的行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小,从而加大了人们不遵从道德的可能性。当讹人现象得不到及时的规训和惩罚,就会导致讹人成本低而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成本过高,从而上演“好心人寒心,作恶者狂欢”的角色反差。 恶行的上演,根源于人性“变形记”,对于人性变异的作恶者来说,道德感化和良知唤醒通常收效甚微。经济困难值得同情,但她的行为已经触碰了法律边界,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在权利意识、法制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的当下,与其指望道德“救赎”,不如依靠法律“紧箍咒”。 若是道德和规则受到破坏,纠纷、矛盾和冲突就会不断出现。过度推崇“以德报怨”,不仅会破坏道德生态,也会损伤一个社会的基础秩序。而通过惩罚讹人者,既可增强法律的震慑力与约束力,提高法律的使用价值;也会向全社会传递出惩恶扬善的价值理性,有助于消减“后顾之忧”,提高人们做好事的信心和勇气。 道德生态的重建,有赖于体现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基础秩序的支撑。对类似于讹人这样的“道德蹂躏现象”,我们必须重建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认同和追求。走出“以德报怨”的道义幻觉,提升违规成本,让失范行为承担应有的代价,才是一个成熟、理性社会应有的姿态。杨朝清 被讹反捐款是一种道德救赎 好意搀扶倒地老人反被讹诈,这些年,这样的事情不知已发生过多少起了,以至于让人生出对社会道德滑坡的无奈感和失望感。好在,舒城这个女孩扶老太事件的最终结局,翻出了“新意”,也在传递正能量的同时,给了我们深深的启迪。 老人倒地后为何要讹诈帮助她的人?原因无非两点:一是个人道德的沦丧;二是有些老人家庭情况较差,无力承受昂贵的医药费,只得不惜冒着骂名去讹诈恩人,希望能转嫁医药费。从全国范围来看,尽管真相被澄清后当事老人大都受到了舆论的强烈谴责,做好事者与老人反目成仇,但这种千夫所指尤其是对方不依不饶的情形,在很大程度上消解掉了当事老人及其家人本该拥有的道德负罪感,甚至有可能变本加厉,从而在道德的反方向上越滑越远。前年的时候,四川达州三小孩扶倒地老人被讹诈事件,就属这种情形。当事老太在儿子因敲诈被刑拘之后,变得越发歇斯底里,诅咒发誓和辱骂,无所不用其极。 对于以怨报德的老人,第三方的批评教育固然很有必要,但若想深深触及老人的灵魂,令其幡然悔悟自身的罪恶感,对方的宽容和谅解无疑拥有极强的道德感染力,而像舒城女孩一家这种不计前嫌捐助老人的做法,更具有其他惩戒手段所难以达到的精神力量,这是一种道德救赎———能够触及失德老人的灵魂深处,发掘和强化她已经泯灭的道德感和羞耻感,真正令其回身向善。 有人认为,女孩一家以德报怨的做法,对失德老人是一种鼓励。这显然是一种短识。因为,女孩一家的这种做法,是建立在舆论惩戒的基础之上的。当事老人在舆论谴责和道德感化的双重引导下,心灵只会遭受更大的道德冲击和灵魂洗涤,更加珍惜改正的机会。李先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