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市公安局人房管理支队了解到,目前,全市已建成一类警务室149个,二类警务室426个,三类警务室85个,2014年,全市社区民警共提供各类线索3625条,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员3850名,社区警务工作正在安全防范、打击犯罪和化解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关键的基础性决定作用。 全面推进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是公安警务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安机关适应新时期警务工作发展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我市公安机关认真按照公安部、省厅有关深化城乡社区警务战略的统一部署,通过优化综合保障、实施分类管理、健全工作机制、调整考核方式等多项举措,全面深化全市城乡社区警务工作,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做强配套,派出所副所长兼任社区民警 城乡社区警务是公安工作中最基础、最根本的工作,市公安局强化制度规范保障,通过印发实施意见,明确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目标、要求、勤务方式,把派出所警力、社区民警配备情况纳入业务绩效考评,并通过将新招录民警一律下沉派出所、精简机关充实基层、抽调派出所优秀民警充实社区等方式,确保警力配备到位,切实做到警力、资源向基层倾斜。 笔者了解到,各地公安机关还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分别建立了党委成员联系派出所和警务室(站)工作制度、社区民警进社区(村)班子制度和派出所分管基础工作副所长兼任社区民警制度。目前,全市共有900多位社区民警担任社区(村)干部,有136名分管基础工作的副所长兼任社区民警。 分类管理,一类警务室配备双警 市公安局人房管理支队负责人告诉笔者,市公安局按照“因地制宜,实施分类”原则,根据人口情况、治安状况等因素,将全市警务室分为一、二、三类,其中一类警务室实行“一区一室双警”,并按不低于社区民警数1:4的比例配备专职协辅警。目前,全市共有一类警务室149个,二类警务室426个,三类警务室85个,共配备社区民警1119名。 在治安复杂、人员密集的社区(村)以及未设派出所的乡镇,我市公安机关还建立了33个具有实战和综合服务功能的警务站,并按照“警力街面化、工作全时化、服务便捷化”的要求设置接待区、办公区、休息区、调解室,由派出所副所长兼任站长,配备专职社区民警和协辅警,以更好地维护辖区治安秩序,服务群众。 为了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市公安局还出台城乡社区警务考核办法,每季度对各警务室的社区发案情况、治安秩序、群众安全感满意度、群众对社区民警的熟悉率等指标进行评估,来规范社区警务工作。 成效突出,累计调处矛盾纠纷3.2万余起 社区民警的首要职责是什么?是像信息采集这样的基础工作。据了解,以2014年为例,全市社区民警共提供各类线索3625条,这些线索,让3850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员落入法网。 城乡社区警务工作也为公安机关开展安全防范和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据统计,全市目前已建立了2077支社区巡逻队、2467支护村队,共有队员35676名,确保了全市的每个社区、村都有专职巡逻力量。此外,全市警务室还建立调解室160个,引进社区法律工作者、离退休干部、教师等社会力量480余名,及时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012年以来,全市警务室已累计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2万余起,成功率达95%。 市公安局还科学制定并落实居民小区(村庄)、单位内部、行业场所等治安防范标准,设立防范宣传窗2105个,仅2014年,全市社区警务室就发布预警信息1.8万余条次,全市共有68个派出所开设网上警务室和微信平台,436名社区民警建立QQ群和微博,每天向5.8万余名粉丝发布各类安全防范提示,提供便民咨询服务,积极构建警民之间信息化、数字化群众工作模式。孙波 叶红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