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商报特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5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烈士王培良的革命往事

  王培良

  直到23岁时,王希明才在余姚革命烈士陵园第一次“见到”父亲王培良———荒草萋萋的孤坟和爬满了青苔的墓碑,这是他离乡20多年后第一次回宁波。

  父亲王培良牺牲的那一年,王希明只有1岁多,姐姐也尚年幼,弟弟刚出生2个月,一家人从此骨肉分离。

  王希明被叔父带到上海,由叔叔婶婶抚养成人。王希明知道自己是烈士后代,但对父亲的印象非常模糊。直到那一天,他回到家乡,看到父亲的墓和纪念馆里的文字,第一次感受到强烈的震撼。

  70年前的5月1日,王培良在余姚畈周村附近的太平桥牺牲。上月28日,纪念王三川(王培良)烈士为国牺牲70周年座谈会在上海浦东新区举行,以前那些支离破碎的形象在王希明脑海里开始变得完整和清晰起来。

  1.屡次被捕

  儿时的王希明对父亲王培良没什么印象,直到解放后,他上学读书,才从叔叔婶婶口中得知父亲的一些点滴。

  王希明老人现住鄞州东湖花园,他的少年时代是在上海虹口叔父家度过的。

  在儿时的记忆里,王希明不知道父母去了哪里。他曾问过将他养大的叔父、婶婶,但对方闭口不言。那时候,叔叔婶婶经营一家皮鞋店,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直到解放后,他上学读书,才从叔叔婶婶口中得知父亲的一些点滴。

  父亲王培良,1911年出生于浦东三林乡。祖上曾是当地的大户人家,到了父亲和叔叔这一辈,家道开始中落。爷爷王槐生在火车站做扳道工,祖母在家操持家务,生活简单朴素。

  王希明上学的时候,叔父常拿父亲幼时之事勉励他:小时候的王培良虽然也贪玩,但书读得很好,14岁就考入同济大学附中,结识了殷夫、柔石、陈元达等同学,其进步思想就是在那时萌芽的,后来又考进同济大学。

  王希明家里收藏着1927年的一份上海申报复印件,这是他们从上海市档案管复印来的,上面有当年同济大学的录取名单,不过当时的名字是王顺芳,王培良是后来化名。因为革命的需要,王培良这辈子使用过的名字至少有五六个。

  同当年很多进步青年一样,王培良因参与和组织学生运动被当局逮捕。家人通过关系找到杜月笙担保,才得以释放。

  王家咋跟杜月笙拉上了关系呢?百家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上海英烈传(第九卷)》记录了这样一段往事。当时,王培良刚订婚不久,岳父顾嘉棠恰巧是杜月笙的管家,号称杜月笙手下四大金刚之首。正是这层关系,王培良免遭牢狱之灾。

  在旁人眼里,这可是一门攀龙附凤求之不得的亲事,可王培良不以为然。释放出来后,顾家就提出条件,要么不参加学生运动,顾家资助其读书,给他花园洋房,否则就解除婚约。

  面临人生最难的选择,王培良最终不顾家庭反对,解除了这桩婚约。之后不久,他就加入了共产党,当时还不满16岁。

  王培良同宁波的结缘,是他第一次到同学殷夫的家乡象山。党组织考虑到他们的安全,做出了隐蔽自己的战略转移。

  在象山,王培良同殷夫、柔石、陈元达一起,在县立女子小学以教师的身份作掩护,继续领导当地码头工人进行斗争。很快,他们又引起国民党特务的注意。返回上海不久,王培良再次被捕,受到严刑拷打,后再次被营救出狱。

  好友殷夫、柔石等人先后牺牲,但王培良没有被吓倒。1934年因叛徒出卖,他又一次被捕入狱,被关押在国民党南京军人监狱。这一关就将近4年。

  1937年抗战爆发,迫于全国抗日呼声的压力,王培良终于获得释放,此后他全身心投入战斗,一直到1945年胜利前夕牺牲于余姚畈周村附近的太平桥。

  2.不幸遇难

  20多年后王希明回到余姚,多方打听,一些往事才慢慢展开。

  王希明初中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通讯兵学院。1967年,23岁的他趁着休假之机,第一次来到余姚,那是他父亲长眠的地方。

  这是他第一次同父亲如此近距离的接触,激动之余备感凄凉。

  那天,余姚烈士陵园的门没关,一推就进去了。出现在他眼前的,是丛生的杂草,几乎把墓碑全部淹没。几头大黄牛正低头吃草,不时发出几声闷叫。墓冢附近,随处可见一堆堆的牛粪。很显然,这里被附近的农民当成了养牛场。

  陵园的这一幕让王希明心在颤抖。不过,纪念馆里记录让他感到了些许安慰:在那里,他看到了父亲短暂却不平凡的一生。

  来到父亲当年遇难的余姚太平桥,附近几位老农还记得当年的枪杀一幕。

  一艘小船慢慢靠岸,船上下来两名年轻男子。刚上岸,附近的草丛里就冒出一堆荷枪实弹的人。一阵枪声过去,两名年轻男子都倒在了血泊中。其中一名男子就是王希明的父亲王培良,当时的身份是伪余姚保安团副团长。另一名年轻男子是他的警卫员。

  老农认识,枪杀两年轻人的,是当地的日伪汉奸头子劳乃心。此人是有名的汉奸,搜罗当地的地痞流氓组成侦缉队,破坏地下党组织,坑害老百姓。当时有首民谣说,天上有颗扫帚星,地上有个劳乃心。只想扫荡捉壮丁,害死多少老百姓。

  据老农们讲,王培良遭枪杀后,汉奸不允许大白天把他拉走。当天是1945年5月1日,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有村民实在看不过去,趁看守离开之际,拿了件破旧衣服盖在其身上。

  这段历史,王希明的婶婶也向王希明说起过。天黑了,汉奸们才允许家属前来处理。

  家人决定就地安葬,原本买了副楠木棺材,本已入殓,但遭到汉奸的阻扰,说他这样反政府的人,哪有资格用那么好的棺材,后只好改用最普通的木材棺材。

  解放后,王培良的遗骸被移到了烈士陵园。

  王培良遇难时,王希明才1岁多,还是襁褓中嗷嗷待哺的婴儿。汉奸抄了王培良的家,将其家人赶出余姚。王希明的叔叔婶婶带着他回到了上海。

  3.隐蔽斗争

  30多年后,王希明在上海三林乡遇到了父亲当年的上司———伪余姚保安团团长张妙根,揭开了父亲当年的战斗经历。

  在王希明儿时的记忆里,这位叫妙根的张叔叔还常来看他,从乡下抓蛐蛐给他玩。婶婶去世前,突然说想吃上海特产三林皱油肉。几个小时后,张妙根就从街上端了碗回来。他后来才得知,张妙根当时也是穷得叮当响的,卖掉了家里洗脸用的铜盆换的钱。

  上世纪70年代末,王希明在上海三林乡碰到张妙根。此时张妙根生活非常困难,王希明将口袋里仅有的20多斤粮票和20多元钱全部掏出来给了他。在那里,他回忆了自己同王培良共事的几年经历。“你父亲是我一辈子敬重的人。”张妙根说。

  张妙根是上海三林乡人,父母开茶馆为生。张妙根小学毕业后参加地方保卫团,厮混于三教九流。此人甚讲江湖义气,1938年还组织过一支抗日武装,同王陪良参加的抗日游击队有过联系。

  后来在一次对日作战中,张妙根的抗日武装被日军包围,损失惨重,张妙根被擒后为日军所用,后从上海到了余姚,出任伪余姚县保安团团长。

  而此时的王培良,依然在上海从事抗日斗争。

  1941年,党决定开辟浙东敌后抗日根据地。考虑到余姚地区的敌伪军工作和情报工作对整个浙东的意义重大,党决定派有经验的党员隐蔽在敌人内部,把伪军改造为抗日力量,配合党的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

  当时的伪余姚县保安团团长正是张妙根,是王培良的同乡,他们以前曾有过交往。就这样,王培良顺利打入敌人内部,负责搜集情报,组织策反工作。

  王培良到余姚后,很快得到张妙根的重用,担任了姚保的副团长。在他的影响下,张妙根的民族意识和抗日激情被激发,给王培良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利用这种关系,王培良帮助一名党员同志打入日本特务机关联络部当密探,另一位同志当了日军的翻译官,还有好几位同志到“姚保”任职,加强了对“姚保”的控制。

  1943年冬,由蔡葵率领的自卫大队与日军遭遇,战斗激烈,弹药用尽,蔡葵受伤被俘,关押在日军宪兵队。王培良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在张妙根的配合下,让蔡葵得以治疗,并将其成功营救。

  在此期间,敌伪军情况,日寇扫荡动向等情报,通过王培良源源不断地传到根据地,为抗战提供了情报保证。

  此外,王培良还为根据地购买了许多禁运物资,如布匹、药品、纸张等。浙东游击纵队迫切需要钢材,在“姚保”团部,王培良在日伪眼皮底下搞来铁路钢轨,锯断后再送到根据地。

  那时候,王培良在余姚的家实际上成了党的联络站,许多地下党同志在他家来往,或住在他家。时间一长,王培良的真实身份有所暴露,被铁杆汉奸、敌伪县长劳乃心盯上了。

  劳乃心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上世纪30年代初回国,曾任浙江省建设厅技士,属亲日派。

  1937年12月杭州沦陷,劳乃心回余姚老家。余姚沦陷后,本来就亲日的劳乃心认为时机已到,投降日寇,先后出任维持会长,伪余姚县长。

  抗日部队曾多次写信警告劳乃心:不要执迷不悟,与人民为敌,为日寇卖命,给自己留条生路。但劳乃心不听警告,反而变本加厉,欺压百姓,破坏抗日地下组织,杀害革命同志。

  1944年下半年,随着德国法西斯临近灭亡,日本鬼子也惶惶不安,劳乃心却垂死挣扎。党决定铲除这个铁杆汉奸,指派王培良去执行这个任务。

  王培良携带一枚英制烈性手榴弹,乘人不备将其挂在劳乃心经常出入的书房门把手上。可是这一天,劳乃心却从另一道门走进书房,结果发现了门上的手榴弹,大为震惊。虽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劳乃心已认定这是王培良所为,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

  1945年5月1日,王培良接通知赴临山开会,商讨“姚保”起义事项。早已起了疑心的劳乃心,暗中布置便衣侦缉队,中途设下埋伏。当王培良的脚划船到太平桥时,便衣队喝令停船检查,王培良与勤务员谢海忠上岸交涉,便衣队立即开枪,把王培良杀害,谢海忠也未免于难。

  这一年,王培良34岁。

  记者 樊卓婧 程鑫/文 王鹏/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