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公民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5月14日 星期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跨过老师可否培育
独立之精神?

  ●今日聚焦

  从古至今,中国人几乎很难接受被人跨过身体的“胯下之辱”。武汉理工大学一名副教授却主动趴在教室前门,要求学生“凌辱”他,该举动震惊了在场的150余名大学生。在这位副教授一再鼓励下,100多名学生跨过了老师的身体。此举是何用意?这位副教授解释:跨过老师,只是表象,传递的是敢于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今日《东南商报》11版) 

  “胯下之辱”反证学生不敢否定权威

  跟学生相比,上课的副教授确实可以称得上是权威。从学校做起,从老师身上做起,培养学生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这是一种可贵的思维和尝试,值得肯定。不过,否定权威是否定权威错误的观点,而不是不论对错都对权威进行否定,甚至对权威进行人身侮辱。

  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出现了知识性错误,有学生敢于站起来直截了当地指出,这可以称为否定权威;如果老师讲得正确,学生却硬把老师拉下讲台打翻在地,这是混蛋。51岁的副教授从年龄上讲已经可以做学生的父亲,好端端地趴在地上让学生跨过去,实在传递不出什么正确的理念。

  说实话,真的希望此时有学生能严肃地对副教授说:“老师,您这样做不对。”如果能出现这样的场景,未尝不是学生否定权威精神的体现。相信若有学生以严谨的逻辑向老师说明这一作法的荒谬,就算该老师没有实现最初的目的,趴在地上的他也同样会露出欣慰的笑容,甚至更为灿烂。

  遗憾的是,学生们只是对老师的行为“报以热烈的掌声”,“一些胆怯的学生甚至选择从后门逃跑,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观望”。最终在老师的坚持下,大部分学生完成了跨越。这样的过程看似是老师被“凌辱”,实际上还是学生服从了老师的意志,唯师命是从,没有独立的思考和坚定的是非观念。不客气地说,虽然老师在地上趴着,但学生在思想上早已跪倒。老师顺利受了“胯下之辱”,更反证了学生不敢否定权威。

  权威当然可以否定,权贵当然可以反抗,但必须在分清是非的基础之上,不能为了否定而否定,为了反抗而反抗,否则会让社会变得无序。这样的亏,我们不是没有吃过。侮辱师长真的并不等于捍卫真理,从老师“胯下之辱”的设计和学生的表现来看,我们培养学生“用科学真理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之路仍然漫长。刘昌海 

  求赐“胯下之辱”,给点掌声又何妨?

  一个早就设计好的教学环节,一种带有行为艺术色彩的教学方式,竟引发轩然大波,这至少说明:社会缺乏鼓励高校教学方式创新的氛围。给“新鲜事物”一点掌声,有这么难吗?

  首先,必须承认,求赐“胯下之辱”能否激发大学生否定权威、反抗权贵的精神,真很难说。但我们判断一件事情的价值和意义,不能总是陷入功利思维的泥潭。

  其次,求赐“胯下之辱”只是一种新奇的教学方式,所以在讨论时理应问问现场大学生们的感受。据报道,教授被“凌辱”,非但没有像一些人想象的那样丢尊严,反而赢得了尊重和赞赏。这说明,多数学生是接受这种教学方式的,至少这堂课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让大学生对课程感兴趣并产生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难道不应给予掌声吗?

  第三,大学生创新意识、挑战精神的匮乏是不争事实。这种环境下,教授以“求凌辱”的方式,既让课题变生动,又激发大学生的独立意识、批判精神,其尝试和探索不应遭非议。

  不妨看看国外类似例子。据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脑神经学系教授南希·坎韦施,是大脑成像领域的先驱人物、顶尖权威,为了让学生了解大脑的各功能区,她竟在课堂上霸气地剪去头发,顶着大光头在上面教学,此举带给学生印象深刻的一课。“剃光头授课”在国内赢得一片称赞,为何求赐“胯下之辱”遭一片质疑?让科学变生动,激发学生的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尽管显得另类,但这种探索的精神、勇气和理念令人赞赏。

  吊诡的是,舆论常常诟病高校教学方式死气沉沉、缺乏创新,当第一个“吃螃蟹者”出现的时候却持排斥态度,这不是叶公好龙吗?求赐“胯下之辱”不会损伤高校教师的形象,倒是如何激发大学生独立意识、挑战精神才是亟待破解的课题。你可以吝啬掌声,但不必拿起大棒,那样很不厚道。陈广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