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北京化工大学生许涛通过微博募捐拯救患白血病父,并承诺三到五年内会加息还款给捐助者们,募集到数十万元。时隔3年,曾经捐款的某集团战略规划部经理曾鹏宇5月12日在微博发文表示,收到许涛汇过来的钱款———在捐款基础上还多出10%利息。网友纷纷转发并为许涛的举动点赞。(今日《东南商报》11版) 读多了形形色色的网络骗局新闻,惯见了那些心口不一的公开表态,你会或多或少地怀疑人心和道德的意义。此时再去读这样一条“如约还款”的消息,我相信,谁都会不自觉地有感动流淌过心头。 对于大多数捐赠者来说,他或许早已忘记三年前的那一次随手之善,当他意外地收到包括利息在内的捐款,在感动之外,当下一次再邂逅这般的网上求助,他会更主动地伸出援助之手。一次看似只是兑现诺言的举动,其涟漪效应是不可低估的,它是一个分外温暖的故事。 不妨做一假设,如果许涛三到五年内依旧无钱践诺,或是,即便具备偿还能力,他却选择不偿还,又当如何?就算他这般做,想必大多数捐助者应该也能够理解,毕竟还款数额太过巨大。正因为如此,许涛的自觉举动就具备了别样的意义。在我看来,此意义就是:它有助于打破那种爱心单向循环的方式,并提醒我们,在信任稀缺的年代,每个人都应努力去做道德的生产者。 网络募捐是一种新兴的方式,其生成和持续机制,却没有超出寻常捐赠的范畴。为什么仅因网络之上的悲情诉说,网友就会选择向陌生人捐款?这是缘于内心最质朴的助人情怀。然而又必须承认,此种双向的信任机制又是格外脆弱的。只要求助者的信息被发现有假,或者是他对待捐款的态度背离常理,就会影响捐助者乃至是整个社会对网络募捐的看法。要让此心善意持续,受捐助者的态度至关重要。 由此不难得出结论:让受捐者成为“道德的人”,是让网络捐助行为得以持续的前提条件。然而,如何真正来做道德的生产者,而不仅仅是消费者?一切可能并无口头说的那么简单,具体行动上的追随尤为关键。只有被捐助者真正展示出对善款的合理使用,以及表现出某种积极性的行动,网络募捐的互信和互动机制才会更牢固。具体到许涛的“如约还款”新闻中,他所做的一切正是如此:他不仅让对方感觉到了捐助的美好,而且主动地为此种相互信任的关系注入活力。 惟有道德与人心不可辜,“如约还款”的许涛做到了。王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