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思尚向记者介绍燕话。记者 王鹏 摄 |
记者 樊卓婧 程 鑫 街边,4名男子互唱双簧,设局行骗。几位老人不明就里,跃跃欲试。72岁的周思尚看出破绽,欲加阻拦,可又担心招来报复。 老周急中生智,一番叽里咕里,几位老人转身离去。 时隔4年,说起当年那一幕,老周依然感觉小小的自豪。那几句叽里咕噜,就是被称作暗语的,连当地居民都很少能听得懂的慈溪观海卫燕话。 如今,观海卫一带会讲燕话的只有寥寥几百人,老周就是其中之一。去年年底,老周参加燕话发音达人选拔赛,成为实至名归的达人。他在乎的倒不是这个称号,而是从中看到的当地政府对这一濒危语言的抢救和保护。在他眼里,这种极具地域特色的语言,同观海卫这座千年古镇一样,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抗倭的产物 76岁的周思尚老人身边有本笔记本,记录了很多艰涩难懂的词汇。几年前开始,老周就利用闲暇,搜集这种叫燕话的词语和句子,并试图用同音字标注其词义。无奈,燕话只有发音而没有文字,很多燕话根本就找不到合适的字词来标注。 尽管如此,老周没放弃过。这位祖孙三代都在观海卫卫北村长大的老人,对燕话有种特殊的感情。在他看来,燕话虽然难懂,局限性也很强,但同样是观海卫古镇千年历史的见证。 今天的观海卫卫北村,古老的民居和店铺依然鳞次栉比,四通八达的弄堂,恍如置身迷宫。老人们说,这些建筑至今还保留着观海卫建城之初的风格。 观海卫因海防而建。宋朝的时候,此地还是一片滩涂,元代开始修建海塘,逐渐有了村落。明初海患频繁,倭寇骚乱,百姓不堪其扰。 1386年,也就是明洪武十九年,明开国元勋汤和受朱元璋之命,赴沿海筹建军事要隘,筑城凿池,观海卫因此而生。因城池面向大海,意之观海,城中屯兵设卫,故名观海卫。 今天,观海卫依然保持着建城之初的方形结构。据称,城内建有三十六街和七十二弄,按八卦原理构成了一个用兵的阵图。正方形城池辟有四门,门外有瓮城,瓮城内还有水关。城内官道以大石板铺面,宽可五马并行,小弄则有直弄、弯弄、死弄、活弄、钳形弄、袋形弄等名目,街弄交织成各种作战地形,历来有“廿里街弄皆碉堡,条条道路设暗哨”之说。 抗倭名将戚继光当年被调来镇守观海卫时,对这样的街弄布阵也赞赏有加。据传,著名的“鸳鸯阵”阵法就是据此而创。 卫所制是明朝的一种军制。每个军士受田15亩以维持生活,并提供耕牛农具,免其田租徭役。这样,朝廷无须从国库拨发粮饷便能维持一支庞大的边防力量。明代自京城到郡县,皆设立卫所。今天的天津卫、金山卫国内有名的四卫就是那个时期的产物。 观海卫同样如此,它同下属的龙山所(今龙山镇)和三山所(今浒山城)互为犄角,成为宁绍平原的军事重镇。 观海卫建置之初,驻军大多来自余姚一带。余姚同慈溪相邻,很多士兵常私自回家。朝廷看到这个问题,便从福建调兵前来守护,并在当地定居,繁衍后代。燕话这种独特的语言,就是守军带来的福建话同当地方言融合的产物。 为何叫燕话?慈溪当地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余麟年认为,燕话在外乡人听来,很像燕子的叫声叽叽喳喳,只闻其声,不知其意,由此得名。 卫军在城内驻军扎营,燕话便成了城内的“官方语言”,占据主导地位。百姓要想进城办事,首先得过语言关,因此当时就有“不懂燕话难进城”之说。 随着倭寇的平息,卫所日渐削弱,城池的戒备也逐渐废除,四方乡民陆续进城谋生,集市逐渐形成。到这个时候,城内的士兵才发现,他们以前所说的燕话已经不再主流和官方,必须得学会城外话方能适应环境。卫城的西、北二门近海,对外接触较少,燕话的使用时间更长,而东、南二门紧邻城外乡村,对外接触频繁,集市形成较早,那里的燕话更早一些就失去了主导地位,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懂燕话的观海卫人,大多聚集在老城的西面和北面,也就是现在的卫西村和卫北村一带的原因。 神秘的暗语 周思尚老人祖辈就居住在现在的卫北村,古时候叫城里人。他的燕话就是自小从父辈那里耳濡目染的结果。 小时候,他就体会到这种燕话的独特。去外面玩,虽然小伙伴们都是附近街弄的乡邻,但有的孩子居然听不懂他在说什么。 从那时候开始,周思尚对父母说的那些难懂的话失去了兴趣,担心因语言障碍而被伙伴们列为另类。父亲告诉他,别看这种话难懂,以后用得着的地方可多着呢? 父亲的说教,老周当年也是似懂非懂。直到长大成人,他才发现,奇特的燕话的确有独特的作用。 几年前,他家附近的路边围了一群人,老周也凑上去看热闹。原来是一名中年男子蹲在路边摆棋局。挑战者投注破局,如果输了,投注的钱归摆擂者,如果赢了,摆擂者双倍退还。 人群里几名男子先后上阵,全都赢了,还说这个棋局太简单,并鼓动围观的人都上场试试。 老周看出破绽:那几名赢钱的男子和摆擂者其实是同一伙人。 眼看几名观城当地的老人跃跃欲试,老周心里很急,本想提醒他们,但看到骗子一伙人高马大,又有点害怕,担心遭到报复。 老周急中生智,当场冒出几句燕话,提醒他们这是骗局。几位老人心神领会,嘟哝着一个个转身离去。 望着本已经想下注的老人离去的背影,摆擂的男子一脸茫然。他做梦也没想到,几位老人已经通过燕话,知道了他们行骗的真相。 其实,燕话作为暗语的历史由来已久。古时候,观海卫一带地少人多,出海谋生成为观海卫人的重要出路。很多人漂洋过海,在海外落脚定居,把祖宗传下来的燕话也传入外洋。南洋人称燕话为“暗话”,常常作为华侨传递信息和联络乡情的纽带。现在有的观海卫老人还说,侨居海外的三北人,早年恪守“宁弃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训,都要让儿孙学几句燕话,这成了观海卫人的象征。 时至今天,上海滩叱咤风云的宁波帮头面人物虞洽卿使用燕话的故事,还令观海卫人津津乐道。 生于1867年的虞洽卿是慈溪人,少时家境贫寒,在海涂拾蛤蜊、泥螺等补贴家用。15岁的时候他就到上海当学徒,因为勤奋踏实,终有成就,1920年与人合伙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任理事长。在证券交易市场,他把燕话作为交易时使用的暗语,常能出奇制胜。燕话因此被称为神秘的密语。 抗战时期,燕话在情报传递方面也发挥过独特作用。三五支队队员进城,曾利用燕话联络情报和逃避敌伪的搜查。 解放前,在宁波开花行的李嘉康、叶福耕等人,在花、纱交易市场,也惯用燕话暗示“三北帮”棉纱涨落的信息。 濒危语言的抢救 随着时代的变迁,口口相传了600多年的燕话逐渐消失,会讲的人也越来越少。老周的理解是,燕话极强的地域性,也是其最大的局限性,使用的原本就不多,加之艰涩难懂,讲的人势必越来越少。如今,观海卫一带能讲燕话的已经只剩下寥寥数百人,主要集中在卫西和卫北两村,而且有的人即使会说燕话,开口的时间也不多,久而久之,原本会讲的也渐渐淡忘了。 老周的老伴也是土著的观城人,两人平常还保持着用燕话交谈,但他的几个子女,虽然能听得懂一点,但几乎都不太会讲了。 燕话的逐渐消亡引起了包括老周在内的一批民间人士的担忧。在他们看来,燕话作为一种语言,是观海卫悠久历史的见证,也是观海卫人的骄傲。如果不及早抢救和保护,随着老人们逐渐谢世,到时候恐怕也就无踪影可查了。 其实,针对燕话的研究早有记载。上世纪20年代,虞洽卿驰骋上海滩的时候,使用燕话在证券市场上多次避过洋人的耳目,燕话一度风行于十里洋场。为了破译燕话,掌握交易动向,证券市场上的洋人曾聘请过当时的一些语言学家,但燕话发音不涉字义,破译的尝试无功而返。据传,当时还有一些国外的语言学家通过公开和秘密的渠道来到观海卫,调查这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也未取得什么进展。几年前,宁波大学的教授专门到观海卫调查燕话。如今,燕话已被列入慈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加大其保护力度。 今年3月,慈溪市档案局主办观海卫燕话达人选拔赛。周思尚从参加决赛的四位老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观海卫燕话发音达人。之后不久,老周又代表所有参赛选手,到录音棚为燕话录制语音档案。老周很自豪,能用自己的声音把这种方言留下来,让子子孙孙都知道观海卫还有一种语言叫燕话。 部分日常用语的燕话(音) 吃饭———削盘 吃午饭———削刀 吃晚饭———削猛 乌鸦———老屋 青蛙———采鸡 癞蛤蟆———哈巴 老鼠———罗鼠 蚊子———蠓腾 苍蝇———扑腾 泥土———耐土 上面———上登 下面———阿登 爸爸———阿爹 妈妈———唔耐 岳父———当能 岳母———当姆 新娘———新能 丈夫———老伙 妻子———老绒 女儿———种接 儿子———部乱 讲话———讲华涛 事情———是探 没有事———马诺事 讲笑话———讲巧华 没头脑讲话———麻青涛 精明人———瞒坎末紧勒 无用的人———马庸能 没本事———马半事 老实人———罗实能 很烦———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