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社发 |
□吴志明 尽管教育部要求收紧“保送生”推荐名额,但全国“保送生”的总量仍然比较大。记者在多个省市调查发现,由于存在自我裁量甚至暗箱操作空间,加上相关信息透明度低,以及高校面试存在“走过场”等原因,一些特殊群体将“保送生”渠道异化成为子女升学“捷径”的状况依然让人忧心忡忡。(5月14日《北京晨报》) 根据报道,旨在为优秀学生提供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保送生”制度,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频频曝出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案例:如南方某高校近10年“保送生”绝大多数为厅局级领导干部的子女;广东一落马副省级干部子女凭借科技发明奖造假获得保送资格……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除了保送,自主招生、高考加分中的舞弊现象也屡见不鲜,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呼吁高考重回“裸考”———什么加分都没有,自主招生和保送都不允许,仅凭考试成绩录取。这样的“一刀切”,未必能完全杜绝暗箱操作,但可以最大可能地避免权力寻租行为的出现。 以往我们很反感“一刀切”政策,以为这是懒政,但从保送乱象可以看出,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它的存在经常有现实合理性。可以说,保送乱象映射出当前许多公共政策制定时面临的选择困境:政策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需要自由裁量空间,然而一旦放开,又容易被人钻空子出现暗箱操作。其结果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政策制定往往只能选择“一刀切”,牺牲政策的灵活性以维护公平性。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潜规则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和扩散性。公共政策的自主性和灵活性,需要一系列的运行机制保护;若是潜规则横行,保护机制起不到作用,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约束条件的统一性,哪怕它会带来僵硬性。正如高考“裸考”,其缺陷与弊端人所共知,为何还是鼓与呼者众?无非是若没有“一刀切”的硬性条件,种种乱象难以杜绝。 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原因,是我们的社会信任遭到破坏。以高考保送为例,专家提出的建议是统一保送资格遴选标准、保证信息公开的充分性、加大审核和惩罚力度。但别忘了,审核者与惩罚者也是人,高考保送和自主招生还要面试,而面试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你能保证不出问题?当社会信任缺失,但凡涉及到人的因素,人们就会缺乏信任感,于是认为既然制度再怎么完善都有不能覆盖的地方,不如选择“一刀切”。 暗箱操作等潜规则的滋生、社会信任的侵蚀,都可以归咎于腐败。腐败不仅会损害社会公平,还使得公共政策走样变形,甚至阻碍一些改革的实施。以高考改革为例,其积极意义不可否认,本不应引起如此大的分歧,如今出现诸多波折,无非是人们担心高考改革因腐败而变形。 暗箱操作并非无解,但需要时间。暗箱操作说到底,是权力不受制约和监督的产物。解决这个问题,只能不断完善政策明确权力的边界,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同时坚决惩治腐败,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以不断的案例积累来消除腐败存在的土壤和负面影响,重塑人们的信任。而这,正是当前政府在做的事情。 新华新语 别让不透明保送伤害教育公平 □新华社记者李代祥 “南方某高校十年来所招保送生绝大多数为厅官子女”的消息,近日在网络上热传,引发广泛议论。当贫穷世袭成为一个日益引人关注的社会话题之后,这一消息再次拨动了人们关于教育公平的敏感神经。 “保送生”制度的初衷,本是为优秀学生提供免试入读重点大学的机会。然而,由于各地执行保送生的标准不够统一———有的看重学生的综合成绩,有的看重学生的学科成绩,有的看重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的看重学生的组织才能或社团活动,而保送生的决策过程又常由教师或学校领导决定,学生们很少参与,公示过程多为走过场。如此种种,使得保送生制度在很多地方沦为“暗箱操作”,自然导致一些家庭背景特殊但并不优秀的学生成为保送生。 当下,教育仍是广大贫困学子改变命运的重要途径。别让贫困地区学生输在人生起跑线上已成大多数人的共识,并成为社会公平正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削减全国保送生数量的相关规定,北大、清华等一批重点高校也在高考录取比例上向贫困地区倾斜,诸如此类的政策和举措,正是对社会期待的回应,也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务实举动。 顺应这种大势,在保送生制度尚未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加大保送生制度的规范执行力度,积极推动学生参与遴选,避免并不优秀的学生鸠占鹊巢,真正把那些品学兼优的学生选出来,才能维护教育公平,增强全社会用教育改变命运的信心,形成良好的价值引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