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看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外逃女贪官杨秀珠的美国梦

  杨秀珠(资料图片)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经香港飞往新加坡的HDA805航班即将起飞。一位五十多岁、短发的妇女,带着一男一女和一个孩子,通过安检、乘上飞机,中途未遇阻碍。

  这是2003年4月20日中午12点41分。时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就这样带着女儿、女婿及外孙女,逃离中国。从此至今,整整12年未归。

  今年4月22日,作为2015年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天网”行动的一部分,中国罕见地公布了一份百人名单。这百人里既有涉嫌犯罪的外逃国家工作人员,也有重要腐败案件涉案人,身背红色通缉令是他们唯一的“共性”,而杨秀珠排名榜首。

  而在杨秀珠出逃当年,2003年7月10日至11日,浙江省委一次会议上,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亦曾专门提及杨秀珠案,“性质恶劣、影响极坏,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要认真吸取教训,举一反三。”并强调,“案件不论涉及何人何事,都要一查到底,绝不包庇,绝不姑息,绝不护短。同时,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依法办案,不搞人人划线、上挂下联。”

  红色通缉令的发布,最高层的关注,这些信息都直指着杨秀珠的“美国梦”。

  曼哈顿“102号公寓”

  出逃前8年,距今近20年,杨秀珠俨然就已经开始为自己编织起美国梦、纽约梦。

  1996年12月10日,杨秀珠拥有了美国房产,在纽约,在曼哈顿。那年她整50岁,官至温州市副市长一年有余,权重一方,红极温州。

  曼哈顿60平方公里,分上中下三城,都不大,中城区以商业为盛,这里的很多房产买家都是经常出入附近联合国总部的高级官员。中城西29街与第6大道交汇处,西侧街角有一座不高的5层公寓,商住两用,1、2层店铺,3层之上为住户。小楼狭长,正面每户3个窗户,杨秀珠所购房产就是其中一套(以下简称“102号公寓”)。

  记者站在这个街角,能看到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之间的纽约著名地标帝国大厦的尖顶。事实上,杨秀珠出逃后几年就有听说详情的温州当地人参观帝国大厦后,来这里“路过”一下。

  102号公寓向西,几个街区过去就是哈德逊河;向西南就是曼哈顿岛的尽头,那里有中国人熟识的华尔街铜牛与百老汇,还有世贸大厦双子座———杨秀珠买房时它们耸立入云,完好无缺———开车都不过20分钟。从她家向东北径直就是中央公园,步行30分钟就够了;正北则是林肯艺术中心。

  从纽约国际进出口贸易公司手中,杨秀珠买下了这套房,而事实上,将房产卖给她的是“熟人”。4个月前,1996年8月,此房由新泽西州一家公司General Investment Group(USA)Inc.转给纽约国际进出口贸易公司。记者查询到,随后9月4日的贷款记录显示纽约国际进出口贸易公司总裁为Miao,Dexing,即缪德兴。据《财经》杂志早先的调查,缪德兴的妻子是杨海燕,而杨海燕正是杨秀珠的堂妹。

  至今在她的祖国仍有人为房蹉跎,20年前杨秀珠就已经把自己“规划”进了全球第一大都会。

  曾“鬼划”温州城

  在温州,杨秀珠与房地产打了半辈子交道。多年后,2015年4月27日,行驶在温州街道上,的哥向记者聊起道路和杨秀珠,几乎都提高嗓门,抱怨不止,“她当年搞建设没有整体规划,想一出是一出。当年就这样修了好多‘断头路’,走着走着就没路可走了,然后她再修别的路来补救。”

  有的十字路口四面建起四栋高楼,像四个钉子钉在那儿。“老百姓都把杨秀珠的规划,称为‘鬼划’。”前温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陈逸封告诉记者。不过这些“鬼划”,当初多被认为是有领导魄力的体现。

  当年的杨秀珠在温州官场以泼辣著称。“温州人骂一个人坏就说是‘狗生的’,而一个女同志讲人家是‘狗生的’非常少见,很粗野,她不仅骂下级,还骂同事。”温州市前副市长胡显钦向记者透露。当时的杨秀珠还是温州建设局的中层,胡则任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在担任火车站建设副指挥时,车站边的路灯有问题,杨秀珠立刻打电话给公安局、电力局,“骂他们是狗生的,马上要他们过来,”一位熟悉她的温州当地人士告诉记者,“结果当天夜里路灯就装好了,第二天晚上就亮了起来。”

  杨秀珠泼辣与其出身有关。杨少时贫苦,早年卖菜卖馒头为生。文革开始后,她加入造反派“温联总”,逐渐成为基层头目。摸爬滚打几年,练就了豪迈甚至粗野的个性。“温联总”是当时的“保皇派”,也就是站在老干部一边的。文革后期,老干部重新掌权,杨秀珠进入妇联,走入官场。

  善于利用自己的女性身份,是杨秀珠其后在温州一路高升的另一个原因。“一个男领导过来的时候杨秀珠肯定是毕恭毕敬,她可以靠近你,在你身边咬耳朵。甚至上门为领导的母亲洗脚、捶背,让领导不好意思拒绝她的请求。”一位当地熟悉她的老干部对记者说。

  手中的权力,则给了杨秀珠“撒泼”的底气。温州当地老干部向本刊证实,杨秀珠将土地审批权从土地局转到了规划局,从此大权在握,“温州土地的事,市长说了不算,要她说。”有关容积率的专业内容,更是只有她能发言,增加一点点对开发商而言就是巨大的利益,其中暗地利益输送也就开始了。

  胡显钦告诉记者,当年杨秀珠看中了现在市政府旁边的绣山公园,想卖给地产开发商,绣山公园里面有座小山,植被丰茂,杨秀珠要雇人用炸药炸平小山。市人大常委会几次劝阻方才终止了这一想法。

  建设、开发、土地,杨秀珠在温州没离开过这些关键词,这更成为其贪腐的资本。经初步调查,从1984年担任温州建设局副局长,到1998年任浙江省建设厅副厅长,杨秀珠利用土地开发大肆贪污受贿,查清的涉案金额为2.532亿元。

  出逃后,她也没有离开过地产———围绕着纽约曼哈顿的“102号公寓”。

  神秘的中间“倒手”

  杨秀珠的堂妹杨海燕曾告诉媒体,纽约102号公寓房产的购买资金一半来自银行贷款,一半来自杨秀珠几个兄弟姐妹和亲戚的集资。无论具体情况如何,杨秀珠一定知道此后两次该房产欠款的事,事发都是2002年,她出逃前近一年。

  记者查询到,2002年6月17日和8月8日,该房产两次出现在“税收留置权拍卖”(Tax Lien Sale)目录中。纽约市政府官网上对此名词的大致解释为,当房产所有者未付清房产税、水电费等费用时,政府有可能将其房产的留置权债(lien debt)出售给一位授权买家,金额为所欠税款总额。在该留置权债出售之前,房产所有人将收到至少四次提醒———显然有人在为这座房子缴纳欠款。

  就在不久后的2003年,杨秀珠偕全家出逃至纽约。其后至2005年在荷兰被捕,两年间杨秀珠几乎音信全无,仅有不具名的消息源告诉美国媒体曾看见杨出现在纽约。

  现在我们才知道,杨秀珠这时费心的已不再是国内的批地取钱,而是在美国的未来,其中曼哈顿这处房产无疑是很让她费了一番心机。

  记者调查显示,2004年2月20日,102号公寓所有权由杨秀珠交易到Zhang,Alice名下,交易额为55万美元;几个月后,7月8日,Zhang,Alice将102号公寓卖给地产公司“102West 29Realty LLC”,交易金额240万美元。短短数月,第一次出售分文不涨,第二桩则增值近5倍。

  “102West 29Realty LLC”公司的名字,与102号公寓的地址名———No.102,W29th Street,近似到毫不遮掩。而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这家公司成立于2004年6月8日,“恰好”是在102公寓所有权两次转手之间———至今,102号公寓仍为该公司所有。

  事实上,1995年至2004年,曼哈顿公寓价格已经涨了三倍。买进卖出,杨秀珠收获颇丰。至于杨秀珠为何此时出售,是掩盖持有地产的事实,还是急需用钱,亦或洗钱,现在还不得而知———截至发稿,记者还无法确认这个仅仅闪现了一次的中间人Zhang,Alice的身份。

  102号公寓,是杨秀珠游走在跨国外贸资本与温州城建权力间的产物。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外贸兴盛,老牌外贸国企占据大半江山,比如“9·11”之前,距离杨秀珠102号公寓不远处的世贸双子座里,就有众多的外贸国企驻纽约办事处,主事迎来送往。不过随着外贸专营权的下放,新兴的是与各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关联的各类公司,有地方国企,也有私人公司。而杨秀珠很少与国内企业打交道,她的眼光一直“在外”,在温州她打交道的多是回国投资的本地华侨。她手中有牌,用她的话说,土地是第二财政,规划线就是钱。

  将温州的土地作为自己的金库,她暗地收款;做着温州城建的当家人,暗地她买下大洋彼岸美利坚的房,编织自己的美国梦;她身逃异乡,可伤害与传说仍在温州延续。

  荷兰被捕之谜

  温州人都说自己的城市风水特好,城中有山,山中有城,小桥流水。于是,有人认为杨秀珠炸山等举动不伦不类,因此也坏了自己的未来。

  2005年5月20日,在荷兰,杨秀珠被警方抓捕。

  为何跨过大西洋,从美国去了荷兰,又因何在荷兰被捕,其中扑朔迷离。温州华侨圈里大致有两个说法,其一是她从美国到荷兰看望同乡朋友,不巧被检查,被捕;另一种是她在美国几经躲藏,最终继续逃亡到了荷兰鹿特丹,藏在一所地下室内。前一个版本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后一个版本则是亡命天涯。何为真?亦或有第三个版本?之后又如何?似乎没人知晓。

  也有人认为是杨秀珠并不了解红色通缉令的效力,“自乱阵脚”。“国际刑警组织的红色通缉令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对方是否协助,还是要看人家国家自己的法律。”中国公安大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最主要是看两国的双边协议,我们同美国并没有签订双边形式司法合作的条约,只能做个案合作。”所以不排除,杨秀珠因不了解红色通缉令对其在美国的生活并无影响,结果惊慌失措,无意中触犯了美国的法律。

  唯一能确定的是,虽然身背红色通缉令,杨此次被捕,并不是由中方与荷兰协调组织。一位曾在公安系统参加过跨国追缉的人士告诉记者,通过国际刑警组织,是跨国抓捕的渠道之一。一般是国际刑警组织成员国之间,或者两国外交部之间先沟通,对方国承诺配合,然后我方派员前往。“我们(需要)跟对方刑事侦查 局等好多个部门谈,然后告知嫌犯具体信息、所在位置,由对方警方实施抓捕,然后我们再去现场搜一搜。”

  荷兰与中国之间没有引渡条款,记者屡次联系荷兰及国际刑警组织采访,都没有获得进一步的消息。

  2015年4月底,记者几经周折,调查后最终确认,这次被捕后不久,杨秀珠就缴纳了保释金而被释放,至少到2009年3月底,她都身处荷兰,官司缠身。

  此次被捕后,杨秀珠即表示希望获得难民身份或申请获得荷兰居住证。在荷兰,申请难民身份很费时,通常需2~8年。但一旦获得难民身份,则多享有住房、医疗、就业等方面的优待或补贴,以及法律援助。而一般居留三个月以上就需要申请居住证,申请难度相对低些。

  关于杨秀珠的申请,当地法院曾多次开庭审理。

  记者获得的资料显示,当地法院准备得非常缜密。荷兰法官不仅找来联合国有关难民的法规,还针对杨秀珠查阅了中国媒体有关报道,发现报道里都提及杨的涉案金额逾2.5亿元人民币,并且其所涉案件都与城市建设、土地开发、采购资金有关。法官还详细列明了杨秀珠在国内的一系列任职。在一次审理中,法官指出,虽然这些材料无法进一步核实,但显然杨秀珠的案件是非政治性的,很有可能存在贪腐与受贿情况。法院甚至还注意到了杨秀珠与亲戚在纽约购房,以及她的司机等人的贪腐报道。而杨秀珠则当庭辩称,这些媒体报道不能作为证据,其中数据也不对,自己涉及的是“政治斗争”。

  在审理中,法院还收集了荷兰外交部等官方证据。杨秀珠也提及自己患有高血压等疾病的情况。

  在2009年3月27日的一次审理中,法院拒绝了杨秀珠的居留证申请,并表示,荷兰不能成为贪腐的避风港。此后,杨秀珠提出上诉,荷兰当地法院也启动重审,但申请案最终结果迄今无明确消息。 

  据《上海法制报》《VISTA看天下》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