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如馨 |
|
上世纪40年代,如生罐头厂的报纸广告。 |
|
由陈如馨发起建造的一二八桥。 |
“灵桥史话———灵桥档案图片展”正在宁波市档案馆展出。除了灵桥的前世今生,丰富的老照片和档案资料还讲述了在将近一个世纪前,灵桥从一座浮桥改建成现代钢桥的过程中,数以百计的宁波乡绅积极筹建的感人故事。 陈如馨(1889年~1950年),是上世纪30年代成立的“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处”委员之一。曾创办上海大陆药房、宁波华隆线毯厂、宁波如生罐头食品厂,也曾主持修建中山公园,参与重修天一阁、修复白云庄以及东钱湖水利工程,为宁波的城市建设尽心竭力。 记者 林旻/文 刘波/摄 1 出生于殷实商人之家 6月8日,记者在西门口望京路附近的一个居民区里见到了陈如馨的后人。一百多年前,这个小区所在的地块曾是陈家的支柱产业———“陈生号”酒栈的晒谷场。十年前搬家时,陈家后辈特地选择了这里,按他们的说法,“就好像又回到了老家一样。” 陈如馨的大女儿、今年104岁的陈瑶琴曾见证了陈氏家族的全盛时期,只是年事已高,那些年代久远的家族往事已渐渐模糊。她的最近一次公开露面,是三年前作为原校董陈如馨的亲属,为宁波市实验小学90周岁庆生———这所学校的前身是创办于1922年的鄞县私立鄮西小学,由陈如馨参与出资筹建。在家人的印象中,办校初期,陈如馨还从家里搬走了一台三脚钢琴捐给学校。 陈瑶琴的妹妹陈珠琴,正是79年前在灵桥通桥典礼上剪彩的小姑娘之一,如今在湖南生活。很多关于陈如馨的人生故事,是通过他的孙子、78岁的陈守川回忆起来的。“一个人的精力很有限,对爷爷来说,虽生命苦短,但他尽己所能做了很多事情。” 1889年,陈如馨出生在宁波西门的一个殷实商人之家。“后河巷7号,西门邮局的边上,一栋五间两弄四明轩的老宅子。祖上传下来有一家‘陈生号’酒栈,生意很好,收入足以供应全家人的生活。”陈如馨的父亲陈莘耕是个爱书之人,精研古文,是甬上著名藏书家徐时栋的再传弟子。 在陈守川的印象中,陈家是一个传统的宁波人家,陈如馨经常不在家,家里的一切都由祖母操持。“我出生后,住在陈家老宅。但很难见到爷爷,他一天到晚都在外面忙。有时候他回来,看见我高兴,就抱着我坐在他的膝盖上,教我写字。”陈如馨写得一手好书法,曾经“望湖桥”上的题字就是出自他的手笔。陈如馨教导子孙后辈,写字如同做人,要有骨有肉,要站得住。 与陈守川同龄的著名风光摄影大师李元,是陈如馨的长外孙。“我不到1岁就离开了宁波,5岁时回来过一趟。印象最深的一次见面是我上小学的时候,我的小阿姨结婚,当时外公外婆和很多亲人都去了南京,住在我家里,那是我见过陈家人最齐的一次。外公很和善,对小孩子很好。”李元说。 2 走出国门的“如生罐头” 从宁波府中学堂(今宁波中学)毕业后,作为家中独子,陈如馨遵从父辈的安排,赴沪学习经商。1914年,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大陆药房。 陈如馨这个名字,也许很多宁波人并不知晓。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贴着宝鼎商标的“如生罐头”为老宁波人所津津乐道。 鄞县西乡的凤岙大雷乡(今横街镇)是个竹山包围之地,一年四季都有笋,毛笋、鞭笋、冬笋……尤为出名的是大雷黄泥拱笋,每年三月,宁波各地的商贩都会慕名前去收购。1918年,陈如馨、章林生和赵宇椿三人决定在这块宝地创办一家笋厂,试产清汁笋罐头。后来因为大雷乡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原因,三人于1920年筹资2万元,在宁波西门马园(今马园路)新开了一家笋厂,取了合伙人陈如馨和章林生名字中各一字,命名为“如生笋厂”,开始以半机器方式产生油焖笋、油焖大头菜、笋脯干等蔬菜罐头,后来也开始做鸡肉罐头、黄鱼罐头。因为原材料有保障,又迎合了宁波人热衷的咸鲜口味,在老百姓中间有口皆碑。之后该厂改名为“如生罐头厂”,并注册了“宝鼎牌”商标,以笋类制罐畅销国内市场,年产量曾高达120万罐。 1926年,宝鼎牌油焖笋罐头菜在美国费城世博会上获得特别奖,让原汁原味的宁波食品走出了国门。1927年,在德国莱比锡举办的世博会上,宝鼎牌清水整蘑菇罐头菜获金质奖章。1928年和1930年,该厂的油焖笋罐头,又分别在中华国货展览会和西湖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和特等金质奖。 陈守川回忆起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美国访问学习时,还曾偶遇过如生罐头,“那时我刚去美国,吃不惯西餐,就去唐人街找中国菜,很偶然地看到在一家超市货架上放着几个如生笋罐头,觉得特别亲切。” 1956年公私合营后,如生罐头厂与色德竹笋厂、生生淀粉厂合并,更名为宁波罐头食品厂。 3 呼吁民众筹建“一二八桥” 在宁波市档案馆收藏的资料中,有一张“一二八桥”的老照片。记录了1932年宁波乡绅和民众以集资造桥的形式声援抗日的一段过往。 1932年1月28日,上海爆发了淞沪抗战,宁波籍企业家积极参与以提倡国货为宗旨的各项活动。方液仙、王性尧、蒉延芳等人联合组成“中华国货产销协会”,推动生产、销售、金融三方通力合作,以利于国货制造与推销。 此时身在宁波的陈如馨,在抵制日货的同时,号召宁波民众每户人家捐1元2毛8分,以纪念一二八淞沪抗战。据宁波市档案馆编研处处长胡彦介绍,在南门附近还有一座“一元桥”,也是由陈如馨发起建造,呼吁民众每户人家捐一元。“就当时的社会状况来讲,其实普通老百姓是捐不起1块多钱的,这笔钱的大部分还是由地方乡绅筹集,陈如馨的这项举动是为了激起民众的抗日热情,其次造水泥桥也为了方便周围百姓的生活。”“一二八桥”的旧址,就在长春路与中山路交界的位置,如今已经被另一座桥取代,看不到任何历史的痕迹。 在宁波帮研究专家、宁波大学历史系教授孙善根编写的《鄞县慈善史》一书中有载,抗战期间,陈如馨出任“鄞县难民救济总所”主任,救济所里有不少从上海转道来宁波避难的民众。这段过往在陈如馨之子陈孝恒所写的回忆录中也有所提及,“当时日机经常飞来市区侦查、投弹,还低空投下白色‘粉末’(我是亲眼看到),在此情况下救济院不得不从市区小梁街搬到西郊白云庄办公。” 除了安排、遣送难民之外,陈如馨还租借了好友赵宇椿开办的“美球针织厂”,生产了大量棉毛衫裤送去前线。1941年4月19日,宁波沦陷后,日军找到陈如馨,要求他出任宁波维持会会长。“爷爷不愿意为日本人所用,为了避免与日军纠缠,连夜带着家人离开宁波,然后坐着帆船从舟山到了上海。”陈守川说。出发前,陈如馨把“陈生号”酒栈里现有的老酒全部打烂,倒进了家里的水井中。 4 为城市建设奔走出力 1927年春,在孙中山先生逝世两周年之际,由时任鄞县县长陈宝麟提议,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建造一座中山公园。这一建议立即得到了甬城社会各界人士的赞同。经过筹划,在同年6月1日的筹备大会上选出了严康懋、俞佐庭、金臻庠等35人为筹备委员,任总务科长的陈如馨负责同市政府接洽公园地址有关事项。公园地址选定在旧道署、后乐园、府后山一圈,占地约60亩。经过一年零八个月的努力,耗资11万余元,于1929年秋落成。“为了建造中山公园,爷爷和同事们还特地去了日本考察。工程项目主要是圈地拆迁周边民房,开河,堆土山,扩大绿化面积,保留古楼阁,建造公园大门口和进门前的一座石碑坊。石坊上的字是书法家张原炜的手笔,从此成为宁波市内第一个公园。”陈守川说。 1933年9月18日,天一阁藏书楼东墙被台风吹坏,万卷藏书岌岌可危。鄞县文献委员会马廉、陈宝麟、叶谦谅等人发起“重修天一阁委员会”,并向社会募集善款,共同维修天一阁。陈如馨被公推为工程主管。陈孝恒在回忆录中写道:“这时候他又是‘鄞县整理城河委员会’的主委,在开河、筑路过程中发掘到许多历代石碑、鸟兽石雕等文物,就全部交由天一阁保管。借此机会新建庭院式建筑一所,定名‘明州碑林’,把这些石碑、石雕连同前期所有的总共七八十块石碑,陈列于院内供民众观赏。” 1934年,鄞县文献委员会冯孟颛、杨菊庭等在西郊访求古迹时发现了万氏墓葬,并考定白云庄即为黄宗羲讲学处。文献委员会决定修葺两墓,重建白云庄,作为奉祀乡贤之所,并推定冯孟颛、杨菊庭、陈如馨三人具体办理。1947年1月,陈如馨出任东钱湖水利参事会主任委员,主持东钱湖疏浚工程,由他撰写的《建设新宁波刍议》,数十条建议涉及文化、商业、教育等各方面的重建。 孙善根用“无所不役”来形容陈如馨,“发家致富后造福桑梓是宁波商帮历来的一个传统,无论是办学校、难民所,还是重修天一阁、白云庄,几乎都是由宁波的乡绅自发组织的,他们出钱出力,并没有任何的工资回报。陈如馨就是其中之一。当时宁波民间发起的很多慈善事业,他几乎都有涉及。” (资料图片由宁波市档案馆及陈如馨家人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