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警方服务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6月29日 星期一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考后,谨防虚构的“象牙塔”

  漫画 沈欣

  “北京理工科技大学”、“上海财经管理学院”……如果你是考生或家长,看到这些“高大上”的校名,是否会马上动心?如果你考试成绩不理想,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学校还可以用内部指标“低分录取”,你是否会孤注一掷,碰碰运气?其实,这些都是骗子的陷阱,利用家长望子成龙、考生求学心切的心理,诈骗钱财。

  近日,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线陆续公布,各类招生骗局、假文凭又“活跃”起来。“确保学位,网站可查”、“带学位,统招有实体学校”……骗子利用这些招数虚构“象牙塔”,通过电话、邮件、QQ群等方式,专挑低分考生进行诈骗。

  高考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它是公平的。如果只考了寥寥几分,却想上重点名校,这可能吗?本期,就让我们扒开那些“虚假大学”的外衣,再次为广大考生和家长提个醒!

  记者 张贻富 通讯员 苏文清 

  名字“高大上”?假的!

  日前,网上公布了最新一批“中国虚假大学警示榜”,118所大学上榜。这些虚假大学分布于北京、上海、河北、湖北、天津、江苏等25个省区市。其中,以“中国”、“北京”、“首都”等字样开头的假大学数量就达39所,占总数的三分之一;

  “中国邮电大学”、“上海工商学院”、“中国科技管理学院”、“长江科技学院”……乍一看,很少有人会怀疑这些“高大上”的学校,但这就是虚假大学的第一大特点:在名字上“耍花招”。它们往往故意取与正规高校相似的名字,从而混淆视听,实际上,根本不具备招生资格和办学资质!

  例如,将河南省的“中原工学院”和“中原工业大学”放在一起,很多考生都会觉得后者更正规,然而,它却是一所虚假大学!骗子就是利用家长与考生的心理,专门取“高大上”的名字,与正规大学高度相似或借用其曾用名称,让虚假大学听起来甚至比正规高校还让人信服!

  除了校名“高大上”,虚假大学还会设立“高大上”的虚假网站,内容则抄袭正规高校的往年简介、图片文字,编造学校讯息,并借助贴吧、论坛等发布信息和广告,极具欺骗性。

  以仿冒的北京医科大学为例,这所学校的网站从学校简介到新闻图片全面仿冒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的内容信息。然而,早在2000年5月,“北京医科大学”已经正式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如今的“北京医科大学”是什么,答案不言而喻。

  甚至,一些虚假大学为增强欺骗性,还设置了“局中局”:在其官网设置“学历查询”、“证书查询”等入口,给假学历再造一个“假认证”。

  实际上,这一“特殊功能”,在我国任何一家正规高校官网都是见不到的,因为国家教育部目前仅认定了全国唯一的查询认证网站—————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简称“学信网”)。即使买来的文凭在所谓的学校官方网站上可以查询,也是一场骗局,这些证书其实根本不存在。

  因此,考生在报考学校时,一定要仔细查看教育部公布的正规大学名单,认真核对,如果你选择的院校没有出现在该名单中,就得当心了!近期,媒体也公布了多批虚假大学,广大考生也可以进行辨认,避免上当受骗。此外,如果要查询学历,记住“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是唯一可以查询的网站。

  骗子很“凶猛”?当心!

  在众多“虚假大学”中,隐蔽性最强的属于那些有实体校址的虚假大学。这类“虚假大学”租有固定校舍,网站名称也与一些正规甚至名牌大学接近,有的号称是重点大学的“二级学院”、“联合办学”等,让人难辨真伪。

  考生被骗到学校后,“虚假大学”通常会借用一些临时的办学场所,聘请一些社会人士上几节课,最后以各种借口让学生退学,卷钱消失。

  记者从我市公安部门了解到,我市目前尚未接到过关于“虚假大学”的诈骗案例,但省外却案情汹涌。

  今年5月份,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在全国引起热议。20多名来自四川、河南、广东等地的学生,每人花费了十几、二十万元的费用,在武汉大学上完了四年的大学课程。可眼看着要毕业了,这些学生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武汉大学的学籍!从入学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黑户学生”!

  武汉大学回应,这是招生诈骗案件,不法分子利用武汉大学“第二学士学位”等文凭冒充正式毕业文凭,利用学生和家长对国家教育政策不了解、心存侥幸“走捷径”的心理,将他们一步步引入骗局。

  时间太宝贵,骗子太可恨。一些受骗学生和家长更是痛心疾首:“我们花费了20多万元和四年的青春,到头来换到的却是一个天大的教训。”

  类似的案件,在全国各地都有发生。去年,湖南娄底考生小陈仅过了三本线,但一位自称是“北京工商学院招生办”的人打电话给她,说可以“定向生”名义报考这所学校,能降低50分录取二本学校,专业随便选,但要缴纳10万元的“指标费”。

  随即,小陈查看了该校的网站,招生信息、专业简介等资料一应俱全。对方还一再表示,录取时间有限,催促小陈赶快决定。最后,小陈和家人经不住诱惑,支付了6万元,取回了一张盖着公章的“录取通知书”,在权威教育网站一查,结果发现是假的,而此时再也联系不上对方了。

  四招辨别“虚假”大学

  虽然这些“虚假大学”名称很有诱惑力,网站极具欺骗性,但考生和家长要辨别真伪其实并不困难,只要掌握四招,基本上可以避免上当。

  一是了解当年的权威招生信息。每年的招生信息,省市招考部门都会在网站上公布。考生要仔细研究,如果遇到学校的宣传与政策不一致时,就要考虑学校的可信度了。

  二是参考《高考指南》、《志愿填报指南》等书籍。高考结束后,各省市考试院都会以这类书籍的形式发布招生信息,报考时一定要仔细核对。

  三是登录教育部网站查询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名单。今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2015年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考生、家长可进行核实查证。如果是民办普通高校的话,考生和家长可以到当地教委官方网站查询是否具备招生资质。

  四是遇到把握不准的学校,向招生权威部门咨询,或者登录权威招生部门的网站查询相关信息。

  此外,一些所谓的“自主招生”、“计划外招生”、“交钱就可以上大学”的广告信息,基本可以断定是招生陷阱。希望广大考生和家长知晓招生政策规定,不要相信违规承诺录取,以免蒙受不必要的损失。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