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恩施的唐崖土司城内的石雕。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代初期,明代末期扩建,辟3街18巷36院,包括衙署区、宗庙区、军事区,以及书院、花园、养马场、狩猎场等,占地100多公顷。 |
|
湖南永顺老司城遗址。老司城遗址位于永顺县城以东灵溪河畔,是古溪州彭氏土司政权的司治所在地,是土司时期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
|
空中看贵州播州海龙屯新王宫(资料照片) |
中国土司遗址4日在第3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8处世界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各成员在当天会议中一致同意将土司遗址列为世界遗产。 土司遗址为中国2015年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包括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和贵州播州海龙屯三处遗址。这三处遗址为我国规模较大、格局完整、遗存丰富且最具价值特征代表性的土司城遗址。至今,这些遗产所在地的居民仍传承着各自典型的民族习俗与文化传统。 世界遗产委员会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在评估报告中指出,中国土司遗址展现了中央政权与地方族群在民族文化传承和国家认同方面的人类价值观交流,联合申遗的三处遗址是中国西南部地区土司管理制度的独特见证。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在申遗成功后的发言中说,土司遗址申遗成功,使生活在中国西南山区的土家族、苗族和仡佬族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保护理念在中国更广大区域和更多民族间得到传播,中国政府在文化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努力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肯定。 童明康说,土司遗址是发掘出来的土遗址,非常脆弱,不易保护。今后有关部门还需加强监测与管理,将保护作为旅游开发的前提,必要时对游客采取限制措施,也希望游客能提高对遗产的保护意识,避免给遗址带来破坏。 探秘沉睡700余年的军事城堡 ———记世界文化遗产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遗址 作为中国西南地区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城堡之一,始建于南宋宝祐五年(1257年)的贵州遵义海龙屯土司城堡,4日同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唐崖土司城一起,在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座沉睡700多年的土司古城堡,因此受到全球关注。 3日上午,记者驱车来到位于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的海龙屯村,慢慢探寻这座建于孤峰耸峙、东南北三面皆为悬崖陡壁处的军事古城堡,由于地势险要,《明史》称其“飞鸟腾猿,不能逾者”。 海龙屯曾是宋、元、明时期西南播州(遵义古称)杨氏土司文化的重要遗存,辖区内以仡佬族、苗族群众为主。1600年,播州第29代世袭土司杨应龙反叛朝廷,在24万明军100多天的围攻下,海龙屯城堡最终湮灭在战火之中。 沿着木道栈梯拾阶而上,坐落于海龙屯东部山腰北侧的铁柱关犹如铁柱一般,巍然不可撼,这座修建在坡面度四五十度的雄关险隘,是游人由东北方向入屯的第一道关,在铁柱关拱门左右角柱上,凿有对称圆孔4个,有专家认为这是铁柱关曾设有吊桥的遗存。 顺着蜿蜒曲折的屯道,再往上走四五百米,一座巍峨的飞虎关横亘在海拔近1000米的山口间,在飞虎关关隘前,一座总斜长51.5米、整体坡度30度,共有36个步梯的“天梯”,成为飞虎关“险、绝”的标志,而每一级“天梯”高约0.5米,步径宽约1.5米,全部由上百斤乃至上千斤的条石斜砌而成。 过了飞虎关,依山而建的飞龙、朝天、飞凤三关龙盘虎踞,这些由糯米汁与石灰黏合巨石构建的古关隘,雄伟壮丽,每一道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扼。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飞说,海龙屯上的众多关隘、城墙、屯道都由石块构成,这些石块轻则上百斤、重则数吨,没人统计过修建海龙屯耗费了多少石材,这些石材是怎么运上山,并征用了多少人力垒砌起来的。当地相传,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有根“赶山鞭”。每到晚上,杨应龙挥舞鞭子,驱赶巨石、巨木,自行往山上跑。 花费一个多小时后,记者终于登上了1300多米的海龙屯城堡核心区域,沿着数吨重条石铺就的台阶而上,纵横相连、规模宏大的新“王宫”遗址映入眼帘,厚重感让人惊叹。 1999年与2012年,文物考古专家曾两次对海龙屯进行挖掘,出土建筑构件、碑刻、瓷器、铁锁、瓦钉、钱币等文物上万件。 “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羁縻、土司制度重要实物遗存的海龙屯,完整见证了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政策从唐宋时期的‘羁縻之制’,到元明时期的‘土司制度’,到明代改土归流的变迁。”李飞说,海龙屯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历史遗存,特别是它背后蕴含的“齐政修教、因俗而治”的土司制度,是它能成功申遗的关键。 为更好地保护开发海龙屯,遵义市汇川区已投入近3亿元资金,搬迁核心区居民86户,征地1523亩,实施文物保护、水电改造、民居改造、园林绿化、安防监测、环境整治等项目29个。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对海龙屯关口、城墙等遗存的修缮保护,聘请高水平、熟悉海龙屯的专家学者,定期或不定期把脉文物安全、开展价值研究等工作,依法利用与合理开发好海龙屯,守护好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遵义市汇川区区长郭正勇说。 ■相关链接 土司制度 土司是我国在元明清等朝存在的特殊土官形式,代表国家对西南等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进行统治的政治代表和地方政权,是民族上层、朝廷命官和地方流官政府倚重的实力派,土司衙门是各有土司民族的最高权力机关。 元代———制度创设与实践 为强化对西南等地区和少数民族的统治,元朝除推行行省制度外,效法宋代“从俗而治”的管控传统而设置各级土司,实现国家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实行间接统治。元代在西南等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中设置大小土司约700家。 在土司政治信物方面,元朝正式赐予诰敕、印章、虎符、驿传玺书和金银字圆符等,是元代土司政治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朝贡纳赋方面,历代各族土司的按例朝贡纳赋体现了少数民族及其首领的国家认同和政治归附。在军事征调方面,各族历代土司根据中央政府“编民出军役”,也奉调军征以保境安民。在职位传承升迁方面,中央政府确认了一经授职便世袭、延续“从俗”而少加干预的原则,规定子侄兄弟和夫妻承袭的次序。 明代———制度完善与成熟 明朝土司制度“踵元故事,大为恢拓”,主要方针在于“扶绥人心”,政策是“原官授之”,赐予爵禄名号,分别司州府县管理,以恩威并济手段达到额以赋税和“易为统摄”的目的。 明代全国土司分为文武两个系统,武职土司主要设置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大小约960家;文职土司设置在社会经济文化较为发展或“夷汉杂居”地区,约650家。 明代土司的设置原则是“大处为州,小处为县”,根据领地大小和人口数量来设置的土司,职官大小“以劳绩之多寡,分尊卑之差”。 明代土司因“以蛮攻蛮”的原因而被允准组建土兵,成为国家非常重要的军事力量,主要有保境、轮戍和征讨等作用。 清代———制度完备与革除 清代土司制度“因明制”并加损益,使之完备严格并走向灭亡。 清初完成天下大统而“准与照旧袭封”,吸引西南等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土司归附而置设土司,武职大小土司1300余家,文职土司近470家。 清代土司职位承袭制度几同于明代而略有变化,其变化在于对部分土司授予虚衔,将部分土司品级予以降低。 清代土司既为朝廷命官,亦须承担朝贡纳赋和兵役等义务。地方官吏的需索与部分土司的强征使得土民苦不堪言,为土民要求改流埋下了导火线。清代土司的土兵数量不少,因“习战斗,谙兵情”而很有实力。土司的开销多靠官庄供给,划定土司领地疆界,土司划归流官节制,禁止土司擅离领地,将土司改流而削力。 ■名词解释 改土归流 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又称土司改流、废土改流,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 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统治者大多主张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即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康雍乾时期清朝国力强盛,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条件已趋成熟。 综合新华社、新华网、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