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7月16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万富豪倒在股市黎明前

财富以每天数十万速度缩水

  范伟勇一家四口在邮轮上。

  2015年夏天,中国股市如同搭乘过山车一般,攀上鲜红的暴涨,又冲向暗绿的暴跌,人人称之为“疯牛”。

  这场股市震荡也是投资者与自我的“大战”。7月8日上午10点30分,上证指数暴跌161.3点,一再期望撑下去的融资客范伟勇“弹尽粮绝”,这位使用1∶1融资杠杆的股票投资人持有的股票全部跌停,他的账户维持担保比例低于临时平仓线,被券商强制平仓,偿还融资本息。

  7月9日,上证指数连破3600、3700关卡,大涨5.76%,收盘时千股涨停。不过这一切已经跟他没什么关系了。

  “晚了10分钟,输了10年。”范伟勇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他损失了850万元现金,这笔钱是他打拼10年的积累。

  中国青年报 

  5亿:264亿

    对比这两个数字就知道宁波市民今年炒股有多火

    对于如何让“钱生钱”,宁波人的投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  

  昨天,人行宁波市中心支行发布了今年上半年宁波人的“钱袋子”情况,2015年上半年,宁波的个人存款余额5236.88亿元,比年初增加197.52亿元,同比少增125.78亿元,其中二季度减少97.51亿元;余额同比增长1.33%,同比下降8.01个百分点。

  个人存款增势减缓,股市、理财等分流是主要原因。据统计上半年全市个人通过银行向证券市场净转出资金达到264亿元,同比增加259亿元。(去年上半年的数据是5亿元)

  记者 王婧

  ■人物介绍

  1979年,范伟勇出生在上海徐汇区一户农家,“是村里最穷的家庭”。范伟勇认为自己是“享受了改革红利的一代”。

  他从基层保险业务员做起,在不到30岁时就拥有位于上海的别墅和两辆凯迪拉克轿车,并为儿女购置了几间商铺。他创办的资产管理公司位于顶级企业林立的陆家嘴soho写字楼,还作为嘉宾登上过知名的财经节目。  

  1、玩融资杠杆埋下地雷

  范伟勇自认为不是个冒进的投机者。今年之前,他从未使用过“杠杆”进行股票投资,买的个股也多是蓝筹股,“从不碰创业板”。他总把“价值投资”和“趋势投资”挂在嘴边,一只股票有时能持有一两年,期间连一次“高抛低吸”的操作也没有。

  2014年年底,他到广西考察项目,同行的一位券商老总劝他做点两融业务,行内称“加杠杆”,即用现金或股票作为抵押物,按一定比例从券商借钱或借股票。赚了是自己的,赔了就要用抵押物偿还借来的本息,称之为“平仓”。

  在经过一番咨询、计算和评估后,范伟勇觉得,正规券商两融业务利润还比较可观,风险也还算可控,便用850万元本金作为质押,实际融资740万元,杠杆比例还不到1∶1。

  地雷就这样埋下。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越来越“牛”的大盘为范伟勇带来了超过500万元的利润,“还是在蓝筹股涨得慢的情况下”。

  和全国大多数投资者一样,范伟勇和他身边的朋友都认为牛市真的来了,而5000点仅仅是一个阶段性成果。

  事实上,6月12日的5166点的确是一个关键节点,但此后的走向,却不是飞升,而是下落。

  2、一直不割肉最终爆仓了

  2015年端午节前的最后一周,A股上演了7年来13%的最大周跌幅。在行业网站、财经媒体和各种股票贴吧中,许多评论吐露着哀伤和隐忧:“蜜月期已经过去了。”

  3天后的星期二,沪指反弹98点,涨幅2.19%。

  范伟勇算了算自己的账户,总数差不多1500万元,本金与配资比例接近1∶1。

  这意味着,前几轮的调整已经吃掉了他前期的利润,此前“毫不在意”的他警觉起来。

  他从金融行业内的朋友处得知,杠杆加至1∶5的配资账户已经被清理完毕。

  “接下来是1∶3、1∶2,而我们是1∶1,这是国家认可的融资融券杠杆。”范伟勇安慰自己说,要到达“平仓线”,所持股票还得6个跌停板。

  6月29日开盘后,“双降”刺激沪深两市高开,却没能拦住它们一路走低。

  权重股接连“跳水”,题材股掀起跌停潮,沪指虽尾盘有所拉升,但全天盘中巨震10.07%,两市逾1500股跌停。沪指自创下这轮新高后,10个交易日跌逾千点,跌幅达20%。

  “可我的股票这一天才跌了4.78%。”范伟勇翻看笔记,当时他认为,“真正有价值的股票是能扛住的”。

  范伟勇又一次选择了“不割肉”,就这样目睹自己的财富以每天数十万元的速度缩水。

  6月30日,在范伟勇眼中,是一段血腥旅程的开始,“很多之前‘逃掉’的朋友就是‘死’在这个节点上”。

  “当天几乎所有身边朋友和金融圈内朋友抄底进入。”范伟勇说,考虑到亚投行此前已顺利签约,他们觉得“处在一个很重要的节点上,股市一定会向好。”

  然而,7月1日的暴跌随之而来,将30日的反弹点数全数吞噬。“大家都懵掉了。”范伟勇回忆道,“1∶3的杠杆也已经‘爆仓’(即保证金比例跌破平仓线)”,他慌了。

  

   

    3、749万元瞬间变成80万元

  7月2日,沪指一度失守3800点,在“石化双雄”等权重股拉升下,终报3912.77点,又现千股跌停。

  而这回他自己也彻底慌了。他从朋友那里打听到,正常融资融券业务已经有强制平仓发生,而接近平仓线的账户数量正在快速增加。

  但范伟勇想最后一战。星期六,他仔细研究了自己的账户数据,得出结论:只要再准备100万资金,就能扛到周三跌停;如果准备200万,就能扛到周五跌停。

  那是极具历史性的一个交易日。7月6日开盘后,千股涨停,但收盘时又一致栽入跌停。紧接着,7月7日,除银行石油等板块上涨,超过1700个股再次坠入跌停的深渊。且买盘几乎统统为零,意味着股票的流动性丧失。

  “都这个样子了,撑下去吧!”范伟勇账户上只剩下825万元。

  他万万没想到,7月8日上午,又一片跌停板在开盘时出现。9点30分,范伟勇收到开户券商发来的3条信息,告知他已破平仓线,可能被强平。

  在朋友网银转账的十几分钟里,范伟勇死死盯着屏幕上的交易账户。他已经失去了操作股票买卖的权限,10点30分,100万元保证金还在“路上”,账户总资产749万元瞬间已变成了80万元。

  “不只我一个,我身边几乎所有的融资朋友都被强平了……输得少的大概300万~500万,多的大概3000万~5000万,人均损失1500万左右,最多一个朋友损失1个多亿,好多人房子卖了,我们基本都把10年的奋斗输给了这次的股灾……”

  就在范伟勇、老单以及与他们差不多的大量融资客被平仓的第二天,沪深两市奋起反弹,千股涨停,强力的拉升持续数日,不见势弱。

  “这和我的预测一致。”范伟勇说,依然淡淡地,带着十足的专业范儿。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