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公民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7月24日 星期五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辞职女老师:丈夫就是我的世界

  ●今日聚焦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今年4月,郑州的中学女老师顾少强因“史上最具情怀辞职信”在网上掀起风浪。3个月过去,顾少强结婚了,也和新婚丈夫走了很多地方,但是并没出国。顾少强透露了辞职信背后的真实原因———今年春节期间,她迎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恋爱,最终决定辞职,两人约好一起看看世界。如今二人决定定居成都并开家客栈,望着丈夫,顾少强说:“他就是我的世界,到哪儿都一样。”(今日《东南商报》10版) 

  “我想去看看”终于有了真实美

  当初写下“看世界”,更多为了爱情而不是旅行;“看世界”的旅程,实际上并没有出国;几个月之后,两人从梦想走进现实,决定定居成都开家客栈……这是你想看到的“看世界”吗?相对于很多人的遗憾,我倒认为这样的“我想去看看”,更有着一种真实的美。

  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为什么成为时代声音?既有着个体原因也有着社会的背景。满载的工作生活压力,逼仄的钢筋水泥空间,在城市做一个深呼吸是多么艰难。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对远方风景的向往,是一种人性的本能,加上一代又一代文人构造的诗意空间,更是有着“致命的吸引”。而现代技术的发展,个体的相对解放,则为“我想去看看”创造了条件。

  最能打动人心的,一定是你没有得到的,或者是你最想得到的。因为有着这样的情感共鸣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才能轻易走进人们的心间。可是人们也知道“无情的世界无情的雨”,“我想去看看”起码受着三方面限制,一是情怀,二是经济,三是家庭。“看世界”很美,但美得有些失真。情怀是主观的事,经济的实力和家庭的牵挂,哪能说放就放。这也意味着,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世界那么大”,只能是“我想去看看”,很难付诸于行。

  可现在不同。且不说顾少强的“看世界”,因为一场说来就来的爱情,这本来就很美;就说她的辞职和旅程,也有着让人羡慕的美;而“从梦中醒来”,面对生活,结束旅程,更有一种真实的美。梦想是梦想,生活是生活,不要因为生活埋没了梦想,也不要因为梦想埋葬了生活。梦想是要有的,可不能总活在梦想中,就像那句流行语,有人负责貌美如花,也得有人负责挣钱养家。谁又能说这样的现实选择,不是下一个梦想起飞前的积淀呢?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可是谁又能做到无视现实呢?情怀是要有的,饭也是要吃的。“我想去看看”终于有了真实美,这样的“看世界”洗尽铅华,才属于我们———每一个有点梦想,而又认真生活的人。毛建国 

  替“丈夫即世界”的顾老师捏把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初,顾老师这封简短的辞职信,打动了万千网友。人们欣赏她辞职信里流露出的才气,欣赏她说走就走的豪气,更佩服她敢于打破平庸生活的勇气。

  当然,人们也好奇,顾老师辞职之后,会去哪里看世界?如今,答案揭晓,原来她并未出国,而是与男友相携走了很多地方,并最终定居成都,与男友结婚。在看世界的过程中,有了爱情的陪伴,顾老师的旅程跟她的辞职信一样,充满了清新、浪漫的文艺气息。

  不过,顾老师“他就是我的世界,到哪儿都一样”这句话,却顿时把人雷了个外焦里嫩。“丈夫即世界”,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啊?在古代,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性就被教育要“以夫为天,以夫为纲”。因为,女性被锁在深闺,没有机会见天下、经济也不独立,自然要以丈夫的见识为自己的见识,以丈夫的世界为自己的世界。

  因此,古代妇女将丈夫视为自己的世界,到哪儿都一样,这不足为奇。可当看似洒脱的顾老师说出丈夫就是她的世界这句话时,就难免令人惋惜———写一笔好字、赋一手好诗的顾老师,难道真的是生活在现代社会吗?

  我绝没有贬损顾老师的意思,只是,只要在婚姻生活里待久了,她就会明白,将丈夫视为你的世界,未必就那么美好。还有,你将丈夫视为世界,他愿意吗?或者说,他现在愿意,十年二十年之后还愿意吗?这是多大的责任与负担啊,又有多少人承担得起?所以,当看到我们可爱率真的顾老师也要以夫为整个世界时,着实替她捏了一把汗。

  事实上,生活中有不少像顾老师这样的文艺女青年,她们爱古典诗词,颜值高、有才华,却往往主动放弃了自我思考的能力,在两性相处的过程中往往自我矮化、自我放逐,信奉“丈夫就是我的世界”,偏爱“他负责赚钱养家、我负责貌美如花”之类的心灵鸡汤,这样将自己的人生吊在别人膀子上的生活,无异于高空走钢丝。陈小二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