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教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7月25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海第一职业中学学生创新发明获全国职教技能大赛一等奖

两大“法宝”助学生技术技能创新

  赵超(左二)和她的团队在比赛现场合影。娄美琴 摄

  一到下雨天,公共自行车就被淋湿怎么办?为解决这一问题,宁海第一职业中学(以下简称“宁海一职高”)爱迪生创新社团的成员经过10个月的努力,发明了“公共自行车移动式立体停车柜”,不仅避免了自行车被雨淋湿,而且可以存放两倍的自行车数量。本月初,该发明在全国职教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该社团队长徐琳娜表示,团队的成功离不开两个因素,一个是“跨专业融合”的平台,另一个是“传经送宝”的企业技术顾问。

  李 宁 娄美琴

  跨专业融合:师生们各展所长

  在宁海一职高,公共自行车是许多学生上下学或者外出时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一到下雨天,自行车就被淋湿了,学生们很是“无奈”。

  “是不是可以在租赁点外加一个框架遮雨?”爱迪生创新社团的成员们带着这一想法,对宁海县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除了遮雨的问题,其在成本、空间、租车还车自动化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多功能的租赁场地,尽可能地解决现存的问题。”创新社团的想法得到了指导老师的支持。

  确定了目标,大家就开始进行大胆尝试:不断完善创意、修改整体设计、准备材料、加工、组装、反复调试……经过10个月的努力,创新社团终于把他们的想法变成了现实,发明出来的“公共自行车移动式立体停车柜”,既能保护车辆,还能节省空间,实现智能化取车还车。

  在设计创造过程中,来自机械、数控模具、计算机、动漫等不同专业的学生各展所长,有的做模型,有的编程序,有的做动画……学前教育专业的徐琳娜是团队队长,主要负责提出和整合创意,协调发明工作,也参与停车柜的组装和调试,她说,之前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参与到和机械相关的发明中,多亏学校提供的这个“跨专业融合”平台。

  在宁海一职高,热爱创造发明或者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加入爱迪生创新社团。在这个平台上,除了学生,还有很多不同专业的老师,其中有一位是大家公认的“发明家”,她就是机械专业的赵超老师。

  在2012年至2014年的三年时间里,赵超带领她的团队,开发创造了15个“新”产品,其中13项专利获得授权,8项已转化生产,还有2项发明专利处于实审阶段。“公共自行车移动式立体停车柜”也是她指导参与的一项发明,目前已有公司有意向购买这项发明。

  赵超的很多创意灵感,都来自生活的小细节。2012年,初做妈妈的她总是掌握不好“冲泡奶粉的温度”和“宝宝饮用时的温度”。她几乎找寻了市面上所有能对奶瓶进行测温的产品,但都不满意。为什么就没有一种安全、高效、高精度的奶瓶测温产品呢?于是她自己发明了“自动定温定量冲泡机”。因为学生王甜甜一句“雨天大家把雨伞带进教室很不卫生”的抱怨话,赵超“灵光一闪”,带王甜甜研究起“DIY雨伞收纳器”。在阴晴无常的夏天,一位学生说起在家里晒收衣服麻烦,于是“智能收/晒晾衣架”应运而生……对于赵超来说,生活处处皆可创新。

  “除了机械,我们很多创新发明都需要多个专业的知识,比如‘智能收/晒晾衣架’涉及很多气象学科的问题;‘智能奶瓶测温系统’涉及到热力学,跨专业融合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赵超说。

  校企合作:技术顾问传经送宝

  “在调试过程中,各个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尺寸精度都在理论设计误差范围内,安装好后的尺寸也在设计误差范围内,但是调试时却出现电机卡死的现象,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解决?”课堂上,一学生提问。

  “只需要在两侧垫上两个0.5mm的垫片。”来自宁海一企业的技术顾问仅用短短十分钟,就轻松分析解答了这个一直困扰着师生们的难题。

  自2012年9月开始,每周三下午,宁海一职高都会开设两节小发明小创造选修课,聘请企业技术顾问为学生上课,全校不分专业,只要感兴趣的学生都可以报名。

  赵超表示,创造发明最难的就是把创意变成产品的过程。对于创新社团来说,每个发明的组装、调试是最痛苦和煎熬的一个阶段,一次、两次甚至上百次的装了拆,拆了装,找问题,分析,验证,解决,反复进行。

  “很多时候,理论上行得通,实际操作起来就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技术顾问积累了很多实战经验,在专业教学中,能够指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赵超说,“此外,通过校企合作,师生可以将自己的整个发明过程与企业衔接,企业提供技术支撑,学生以企业需求为导向进行创意发明。”近年来,宁海一职高学生的发明创新转化生产率逐步提高。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