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落马。 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十八大以来首个落马的在任省委书记。 除了这个新纪录,作为当年的典型,在首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他与省委班子成员间互相批评的场景,以及在现任省委书记中的独特履职经历,都成为媒体关注的话题。 7月2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微信公号“侠客岛”披露,除了令人印象深刻的“丢脸式”自我批评,周本顺还主导拿下贪污过亿的北戴河管水干部马超群。 文章解析周本顺的“另类”一面。文章说,周本顺2013年从中央政法委秘书长位置上“空降”河北,是一次不寻常的跨越。不仅如此,在所有现任省委书记中,属于“空降”的仅仅5位,除周本顺外,其他人也都有实职一把手经历。单从其此前任职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来说,30年间所有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前任,也都没有转战地方任一把手的经历。 曾经 顺利仕途迎来不寻常跨越 周本顺也曾是年轻干部。 40年前,他曾是湖南省地质学校的一名教师。29岁那年,在学校担任团委副书记的周本顺转岗至省地矿局,成为一名副科级干部,进入仕途。从1984年到1994年的10年间,在湖南省委政研室,他完成了从副科到副厅的升迁,之后下至邵阳,干了一年副书记、五年市委书记。 47岁那年,他成为湖南公安厅长。任上,他打掉了邵阳为恶一方的黑恶势力“小红宝”,可谓“一战成名”。之后升为常委的他,50岁那年(2003)告别地方,来到中央政法委,开始了10年的职业生涯。 在那里,他干了5年副秘书长、5年秘书长;当秘书长之后,还兼了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一职。而他从副职到正职的升迁转变,恰好与另一位姓周的、先后任中央政法委副书记和书记的领导,时间点前后完全重合。 看上去,一切都很顺利。 更加顺利的事情发生在2013年3月。从中央政法委秘书长、中央综治委副主任任上,周本顺直接空降河北,成为这块京畿重地的省委书记。 这可是一步不寻常的跨越。 重用 “另类”的空降一把手 一般来说,省委书记这样重要的地方大员一职,本来就很少有“空降”,一般都由省市区行政首脑升任,或是异地调任;放眼目前全国所有在任的地方一把手,不包括周在内,只有5人在任地方书记之前从中央空降,其余25人均为省市内部升任。 而在这5人中,大多此前在中央也有实职一把手经历,比如国家行政学院党委书记、中央编办办公室主任、中联办驻港联络处主任,等等。周本顺的中央政法委秘书长,显然不属于此列。 换句话说,目前放眼全国,在任地方一把手之前的经历中,周本顺有些“另类”。同样,从1985年以来的30年间,周本顺的所有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前任,也都没有转战地方任一把手的经历。 他是唯一一个。换句话说,从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到河北省委书记这一步,可以算得上是很大的“重用”。至于这次重用是否如他从副秘书长到秘书长那次一般,现在能留给外界的也只是猜测。 惶然 在任省委书记突然落马 虽然周五打老虎已成惯例,虽然在你懂得落马在今年两会时已有流言传出,但当周本顺落马的时候,许多人的惊讶程度是难以想象的。 毕竟,这是十八大以来第一个在任上落马的省委书记;毕竟,他7月24日上午还在北京参加京津冀协同推进大会,而且当时列坐主席台,虽然晚上的《新闻联播》中这一画面即被切掉;毕竟,他在北戴河考察的新闻前天还在《河北日报》的头版头条,虽然后来这个版面的电子版已经被撤下;毕竟,还有很多诸如提拔年轻干部这样的事情还没做完。 算上他,河北本届常委班子落马人数已达3人。除了山西,应该就是河北了。落马的三人,职位个个关键:一把手、组织部长、秘书长。 虽然我们已经习惯了“从会场带走”这样的纪委手法和场景,但当这一场景真切地发生在一位“封疆大吏”身上的时候,给人们心中留下的冲击力还是相当大的。 毕竟,他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印象 自我批评曾令人印象深刻 最重要的瞬间,自然是人们记得最清的那个时刻———2013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河北是习近平的联系点。在焦点访谈上,周本顺和他的班子成员互相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全国人民面前“红红脸”、“出出汗”的镜头,曾经实实在在地震撼了全国的党员干部;之后多地的省委民主生活会,都首先要学习河北的做法,把河北作为标杆和榜样,真刀真枪地开展会议。 在那次镜头里,同僚们批评周本顺“政绩观偏差、对干部工作投入的精力不够”;他自己的自我剖析则有三条:“第一条就是有点急于求成,急于求变心切,那么这样说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政绩观树得不牢。第二个问题,我就觉得是有时候有些主观决策,知人不深,对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坚持不够。我检讨我第三个问题,主要是斗志有些松懈,做工不够,缺乏那种拼命苦干实干的劲头。” 虽然在2014年的民主生活会上被班子成员批评“抓廉政太软”,他自己也检讨“怕惩治力度大了,震动太大,特别是在动一些重要干部时,总怕影响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稳定发展”,但他在任上抓出的“巨腐小官”马超群,就是那个贪污过亿的北戴河管水干部,也确实令人印象深刻。 非常靠谱的内部信源告诉侠客岛,抓马超群是周本顺亲自点名过问的。当时马超群讹诈北戴河的一个知名企业,并且号称“告到省长那里也没用”,结果这家企业直接找到了周,之后马超群才落马。在今年两会上,面对137家媒体,当河北代表团被问到这个问题,周本顺也主动把话头接过来说“我来说说”。他当时列举的数据是,“2014年,河北查出省管干部腐败案超过前10年总和,立案查处的县处级干部腐败同比增175%。” 角色 在冀两年多身负多重角色 除去担任的那些职务,仅从政治进程上看,周本顺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被选中的第一个典型、第一个需要在全国面前“丢脸”的政界要员;而作为京畿重地河北的一把手,他肩负的角色同样重要:京津冀一体化、被全国关注的治理污染问题,而这两个重要议题,都是在总书记那里挂了号的。 换句话说,在河北的两年多的时间里,周本顺身上的压力应该很大。“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应该可以形容他的心境。 在当时,我们也许觉得周本顺的自我批评已经很诚恳了,毕竟这么高级的官员,面对镜头公开说这些话也不容易;但从现在看,被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通报的周本顺,当时“急于求成、主观决策、斗志松懈”的自我批评,应该还是失之于软、失之于浅了。至少,有些问题,他应该是没有坦诚地、“直面灵魂”地向组织交代。 进入2015年,很多人觉得打虎节奏“放缓了”。虽然从数据上看今年有些数据比去年同期还多,但也许是此前过于震撼,今年大家多少“审美疲劳”。党员干部或许也有同样的心态———他们开始探出头来打望:也许,风头正在过去? 这个时候,回看两年前习近平在河北的讲话,会有别样的体会:“要防止一些同志产生对照检查就是‘闯关’的思想,不能以为过了这一关就可以万事大吉了”,“教育实践活动越往后,越要坚持标准”。 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今天,周本顺这一关,显然没有闯过去。“在河北历史上,有闻鸡起舞的典故,也有黄粱一梦的典故”,他说过的这句话,依然一语成谶。 ■链接 周本顺曾自我批评: 求变心切,怕掉位、怕失面子 曾经于2013年9月23日至9月25日举行的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让很多人印象深刻。 据新华社报道,作为河北省委常委、省委书记的周本顺曾在会上向全程参会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表示,“面对总书记,常委们有很多话想说,又有一些顾虑和担心。” 此次专题民主生活会,周本顺首先代表省委常委班子作对照检查,共检查出6个方面主要问题:一是政绩观存在偏差,一些事情注重表面形象,追求短期效应,搞形式主义;二是决策有时脱离实际,存在官僚主义问题,一些重大项目、重大部署缺乏深入调研论证,不注重科学民主依法决策,造成严重浪费的事也有发生;三是实干作风不够过硬,重点工作抓得不实不狠;四是用人导向不够科学,考核、推荐、测评程序形式繁多,没有很好体现鼓励干事创业,不利于从制度上克服“四风”;五是基层观念比较薄弱,一些工作要求脱离基层实际,深入基层解决困难不够;六是“两个务必”思想树得不牢,艰苦创业的劲头不足,特权思想、奢侈浪费现象滋长,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整治不力。 他还坦言,“自己到河北后,有些求变心切,怕掉位、怕失面子的思想很浓,因而对速度、对总量依然很在乎,而对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关注就没有这么迫切。” 他同时表示,“我18岁离开农村,对老百姓的不易感同身受。然而,在领导岗位上久了,确实是离群众远了。”他认为,久居要职,难免演奏“看盆景、听汇报、作指示、上电视”四部曲,思想上不想搞官僚主义,行动上经常体现官僚主义。 作为省委书记,周本顺也第一个接受了其他常委的批评。 河北省委副书记、省委党校校长赵勇就认为周本顺“在工作摆布上,把扶贫工作放在县域经济发展和县城建设这个攻坚战中,显得不突出,值得下一步引起注意”。 时任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的梁滨也指出,“本顺同志作为省委书记,在干部问题上应该投入更大的精力,应该尽快熟悉干部的总体情况,特别是注重保持干部政策的连续性。” 时任河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的景春华也表示,“本顺同志要更加注重决策民主化。” 令人唏嘘的是,一年多后,2014年11月,梁滨因涉嫌违纪违法接受组织调查。2015年3月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之际,景春华落马。 4个月后,周本顺成为十八大以来该省被查的第三个省委常委和十八大后第一个被查的在任省委书记。综合澎湃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