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特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7月26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话之鸟”的海岛家园

  在观测哨里观察。
  丁鹏每次上岛都要背上许多行李。记者 王鹏 摄

  遥远回家路

  负责这个招引工程的,正是以陈水华博士为主的项目团队。

  1965年出生的陈水华在北京师范大学拿到鸟类学专业的博士学位后,长期供职于浙江自然博物馆。

  作为具有专业背景的鸟类专家,陈水华当然知道中华凤头燕鸥的珍稀,遗憾的是,国内外记载它的资料都很少,自1937年有过记载后就再也没出现。

  时隔63年之久,2000年,中华凤头燕鸥在妈祖列岛现身,这让陈水华很兴奋,因为宁波舟山一带的岛屿,同马祖列岛有着相似的环境。

  2001年,陈水华带着他的团队在浙江沿海开始了追鸟之旅。他带着两名同事雇船出海,一个岛一个岛进行搜索。那时候的船很小,抗风能力远不及现在,有好多次,在大海上突遭风浪,不得不返航避险,好在当时价格便宜,几百元钱就能雇到一条船。

  刚开始没经验,每个岛都要爬上去,后来摸出了规律,船只靠岸,如果没惊起飞鸟,那就肯定不会有凤头燕鸥的存在。

  整整2年多时间,他们跑了舟山列岛大大小小数百个岛屿。

  2004年,他们终于在象山韭山列岛的将军帽岛上发现了中华凤头燕鸥的踪迹。

  那天的场景,虽然已过去10多年,但陈水华至今记忆犹新:船只停靠,惊起一群海鸟,腾空而起的鸟群至少有3000多只。那个兴奋啊,真的难以言表。

  爬上陡峭的岛礁,除了鸟蛋,就是在天空盘旋的海鸟。最后,他们用望远镜锁定了白色的中华凤头燕鸥,一共有8只。

  陈水华博士的发现,成为当年轰动国际鸟界的一件大事。

  然而,奇怪的是,凤头燕鸥犹如匆匆过客,之后就再没在韭山列岛出现过。后来的研究表明,因为遭受台风和人为捡蛋的劫难,凤头燕鸥再也不敢回来了。

  2013年,一个叫“人工招引凤头燕鸥”的项目在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启动,项目由浙江自然博物馆联手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民间组织浙江野鸟会和象山县海洋与渔业局承担。

  人工招引的原理是基于海鸟的一种习性:它们在一个岛上生存、繁殖,就会把同类鸟吸引过来。在岛上放置假鸟,播放鸟鸣的录音,从而达到吸引真的鸟来栖息繁殖的目的。

  铁墩岛,面积2公顷,山顶有较好的植被,渔业资源丰富,成为实施招引项目的首选。

  经过场地修整、清除鼠害,项目组在铁墩岛的草丛,岩石、沙滩上安装了大约400只与中华凤头燕鸥一样大小的假鸟。假鸟由美国渔业与野生动物局资助制作,材料采用硅胶和塑料,风吹雨淋,不掉毛不掉色,可反复使用。

  散落的假鸟身边,配置数台鸟声回放系统。繁殖季节开始之前,利用假鸟以及播放预先录制好的中华凤头燕鸥和大凤头燕鸥繁殖群的叫声,便可吸引中华凤头燕鸥在选定区域栖息、繁殖。鸟声回放系统利用蓄电池太阳能,可保证数月不间断发出求偶的叫声。

  漫长的等待

  之前的荒岛,开始有了生气。

  如今的铁墩岛,两间临时帐篷就是为驻守在此的观测人员所建。目前驻守在岛上的除了陈承彦和全程跟踪拍摄的央视3名记者外,还有浙江师范大学生物学研究生周晓。

  临时房非常简陋,砖头和木桩支起的地基,铺上木板,几根钢架做支撑,裹上篷布即可遮风挡雨了。

  不到20平方米的临时房里摆了两张单人床、吃喝拉撒的所有物件都堆在这个狭小的空间,几乎没有落脚之地。房里闷热难当,呆上几分钟就汗水淋漓。

  这样的条件,相比于3年前的首次驻守,已经改善了很多。

  3年前,24岁的丁鹏是第一批上岛驻守的观测人员,因担心惊扰到前来栖息的海鸟,那时的观察哨设在铁墩岛对面的积谷山上,大约600米的直线距离。

  这名来自兰州的小伙子2012年从宁波大学航海技术专业毕业后,考入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二年引鸟项目启动,他5月中旬就进驻积谷山,任务就是通过高倍单筒望远镜观察对面铁墩岛上发生的一切。

  和他一起入驻的还有来自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研究生康妮,一位爱鸟的美国姑娘,特地来岛上做观测工作志愿者,另外还有位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负责辅助性工作。

  3人蜗居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海军部队废弃的一个澡堂里,40平方米左右,隔成两间,康妮单独一间。

  屋外有个水窖,积起来的雨水是岛上唯一的淡水,提前一天撒点漂白粉,沉淀后煮开就能饮用。洗澡就太奢侈了,几天时间,身上就能摸出沙粒和汗水浸干后的盐渍。

  用电靠的是太阳能,碰到连续几天下雨,没有电,屋里漆黑一片,加上又漏水,真的是彻夜难眠。早上推开房门,屋外盘着好几条蛇,吓得够呛。晚上坐在屋里,觉得腿上一阵疼,一看,原来是一条长长的蜈蚣。岛上的蚊子更是恐怖,经常叮得人满身是包。

  岛上的食物一星期送来一次,遇上风大船只无法靠岸,那就只能吃白水面,喝粥果腹了,吃得最多的是方便面,有时连续吃几天,闻到那个味就想吐。

  生活的艰苦尚能克服,枯燥的日子却难以忍受。拿着望远镜眺望对面的铁墩岛,是他们每天的工作,几个小时盯下来,眼睛发酸发胀,模糊不清。早上6点起床,他和康妮一人做饭,一人监测,然后轮流吃饭、监测,可连续数日,他们没看到一只鸟,耳朵里永远是海浪拍打礁石的波涛声和呼啸的海风声。

  枯燥的日子让丁鹏这个20多岁的小伙子常常感到有劲无处使的憋屈,于是去爬山,山上没有路,荆棘丛生,他也不顾,直到累趴下。身体疲惫了,情绪也就平稳多了。

  好在他还能讲一口比较流利的英语,同康妮能够无障碍地交流。这位来自大洋彼岸的姑娘倒也能吃苦,且不拘小节,两个大男人赤膊在她面前晃悠她也能理解。她常往丁鹏的房间里跑,但丁鹏却不能随便进入她的“闺房”。

  他们的日子,就在这样的等待中一天天过去。

  6月3日,他们等待的客人终于在小岛出现了:8只大凤头燕鸥。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后方的项目组。

  可接下来依然是漫长的等待。在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岛上始终没超过8只燕鸥。

  转机出现在7月21日,望远镜里一下子出现了上千只大凤头燕鸥,丁鹏激动得不停惊叫、拍照,并给领导打电话,“好多鸟、好多鸟,好多好多鸟!”

  那天,在上千只大凤头燕鸥中,丁鹏拍到了4只中华凤头燕鸥。

  “神话之鸟”归来了,它们终于“回家”了!

  延续的神话

  “神话之鸟”的归来,标志着人工引导鸟类项目的成功。

  接下来的观测虽然同样辛苦,但有了精灵们的相伴,生活有趣多了。每天看着成群的燕鸥在海天之间盘旋嬉戏,丁鹏有着莫大的成就感。

  当年10月,当这群精灵飞离铁墩岛,迁徙南方越冬的时候,确认至少有600只大凤头燕鸥和1只中华凤头燕鸥的雏鸟成功离岛。

  望着它们飞离时的倩影,丁鹏他们又开始牵挂:这群来自远方的客人,明年还会回来吗?

  2014年5月,陈承彦老早就从香港赶到象山,驻守到铁墩岛。前一年的观测显示,凤头燕鸥并不怕人,因此他们把观测哨从积谷山转移到了铁墩岛,以便零距离接触这群远方的来客。

  假鸟、音乐组成的场景刚一拉开序幕,一批凤头燕鸥就飘然而至,中华凤头燕鸥终于把这里当成了它们的家园。

  此次上岛,陈承彦一行还带了二三十只刚孵出不久的小鸡,用以诱捕岛上不时冒出的鹰隼。

  凤头燕鸥不怕人,却怕鹰隼,当鹰隼从燕鸥们上空飞过时,燕鸥常常被惊吓得四处飞散,有的遭受惊吓后,孵蛋的心情也没了,当年的繁育机会也就丧失了。

  陈承彦说,用小鸡做诱饵抓捕到鹰隼后,会将其圈养起来,等燕鸥们10月份飞离海岛后再将其释放,从而给燕鸥创造一个安全的生存环境。

  荒岛、大海、蓝天、燕鸥,浪漫的画面从此将在铁墩岛上演,只要保护仍在继续,“神话之鸟”演绎的神话就将延续。

  (上接01版)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