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鄞州区有5位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其中有3位是由我们输送上去的。”今年高考第一批次录取工作结束后,获知此消息的鄞州邱隘实验中学校长余文君激动不已。 在余文君看来,毕业生能取得如此骄人成绩,一方面取决于学生自身的优秀素质,同时也离不开在校期间老师对他们的培育。 去年,宁波市公布第六批市名师名单,鄞州区有15名教师获此殊荣。邱隘实验中学一所学校就占据3席,这个数量不仅在鄞州区排名第一,放眼整个宁波市也数一数二。 作为一所农村学校,邱隘实验中学究竟有何魔力做到学生获佳绩,教师获好评?背后的原因又是什么? 周 浩 薛丛川 新教师三年内不用担任班主任 在邱隘实验中学有一项特殊的规定:新教师三年内不用担任班主任。 “理由很简单,新老师经验不足,需要花更多时间学习并打磨自己的业务技能,多听课、多钻研才能厚积薄发。”余文君这样解释她给新教师下的“命令”。 学校刘老师工作刚满三年,他对余校长的规定深有体会:“刚工作的那会,手忙脚乱,如果再加上繁重的带班任务,那么留给个人的充电时间就更少了,如今三年过去了,我能以更好的心态,更好的业务水平在开学时迎来我做班主任的第一个班级。” 打下良好的基础后,第二步就是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每年,余文君利用自己在业内的人脉资源,邀请省、市名师莅临学校,给年轻老师听课磨课,并给出指导意见。余文君也时不时亲自推门听课,点评课堂效果。“余校长是一个没有任何领导威严的校长,但在学术方面绝对够权威。”学校教务主任杨飞跃说。 学校师资培养的第三步就是借力高端教育资源,帮助这批骨干教师进行再冲刺。据悉,去年获评宁波市名师的3位教师,都参加过鄞州区的高端教师培训班,除了每个月固定的教研活动外,还能经常享受到导师给学员带来的资源,如在市级教研活动中上公开课,赴各地优质学校考察学习,与高级别教师交流业务等。 “学校体育教师少,学校内部教师之间想互相提升常常爱莫能助。现在交流的平台大了,既有校内共享,又有校外研讨,自己的专业成长也更快了。”去年刚被评为市名师的唐军良对此深有感触。 锻造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余文君也时刻不忘关心教师的课余生活。在她的办公桌上,记者看到几本厚厚的谈话记录,上面全是她与各位老师的谈话记录。 “工作和家庭的双重压力难免会让不少老师心里堆积负能量,而我就甘当他们的‘垃圾桶’和‘净化器’,和他们谈心,尽可能帮助教师解决实际问题。”余文君说,一所有人情味的学校才是锻造高水平教师的温床。 学生在德育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幸福 余文君坚信,除了良好的师资之外,德育活动才是育人的最佳载体。学校近年来注重用系列化的活动来育人,学校形成了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文化节、生活节、读书节等六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育人无处不在。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初二学生开展了“绿色·砺志·团队”为主题的环东钱湖远足活动,近300名师生组成的队伍蜿蜒如长龙般地沿着东钱湖畔逶迤前行。但令人吃惊的是,全程25公里的步行下来,没有一名学生倒下,“学生今后要强劲、持续发展,必须拥有一副好的身体。”余文君说,学校充分保证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提升他们的体格和耐力。 今年被北大高分录取的原邱隘实验中学毕业生徐祺回忆自己的初中岁月时说,“除了读书,闲暇之余,还可以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书香校园陶怡情操,修身养性;运动会上为荣誉而战;还有万众瞩目的元旦文艺汇演,所有这些都让我在休息之余找到新的高度。学习,不再是坐在冷板凳上挑灯苦读的辛酸事,在实中的每一天,我们都很幸福。” “学校活动很多,但又不仅仅是纯粹搞活动的形式化德育,而是力求‘还原’德育目的的丰富性、生动性,将理性智慧和情感体验带给学生,帮助学生明理,改进行为,让学生在立体、和谐的德育过程中,逐步成长起来,体验成长的幸福。”余文君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