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教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8月08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良好品行从小培养

江东区为学生上好“廉洁教育课”

  如何守住学校这片净土,让孩子健康正直地成长,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从2008年开始,江东区全面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把“敬廉崇洁”教育主题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之中,渗透到“立德树人”的全过程。记者在走访中发现,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懂得了廉洁是基本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逐渐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敬廉崇洁的价值方式。目前,廉洁教育已经纳入江东区国民基础教育体系。

  吴 彦 庄承婷

  “一校一品”创特色

  宁波市镇安小学是一所以国学为特色的学校,也是省级示范点。校园中伫立着孔子的雕塑,特别显眼。2010年,学校开始全面推进国学文化,出版了《小学国语读本》等校本教材,从中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

  “我们根据小学生感性的思维特点,编写了校本教材,以图片、故事等形式展现,每周一课时,让国学走进了课堂。”校长顾秋红说。

  教师李赛萍在授课《勉谕儿辈》时,结合当下学生生活中出现攀比,浪费等现象,告诉他们要勤俭节约。在授课《诫子书》时,告诉他们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道理。

  在廉洁文化进校园中,江东区各学校坚持“一校一品”创特色。黄鹂小学的棋文化、四眼碶中学的书法文化、江东实验小学的法制教育等,都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出发,采取适应他们身心特点的具体措施,引导他们从小事做起。同时,各校把具有学校特色的廉洁教育与学科建设、素质教育有机统一起来,通过挖掘语文、思品等学科中现有的廉洁教育资源,融合学校特色编写廉洁教育校本课程,使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中,接受廉洁知识的熏陶,提高廉洁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目前,廉洁教育已经纳入江东区国民基础教育体系,全区共有廉洁文化进校园省级示范点1所,市级4所,区级4所。

  多种形式渗透廉洁文化

  为了让廉洁教育走进学生,江东区每两年举办一次“廉政文化进校园”现场会,结合学生的特点先后开展了经典文化诵读活动现场推进会,慈善爱心传递,明礼·感恩孝德教育等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并采用符合不同学段学生身心特点的教育方式,如幼儿园的传唱童谣、小学的课外阅读、初中的专家讲座等,在寓教于乐中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敬廉崇洁”的价值理念。

  江东区教育局一位负责人介绍:“我们还注重在入队、入团等共青团和少先队活动中贯穿廉洁教育,在儿童军校、队长学校等主题教育中体现廉洁内涵,在参观学习、公益活动等社会实践中渗透廉洁理念。”

  戎徐小学学生桑甬辉曾经参加了宁波军分区教导队儿童军校的军训。投掷是桑甬辉的弱项,每次手榴弹总是扔不远。但他按照教官的动作要领,一遍遍训练,终于有了进步。他说,遇到困难时,我想到解放军叔叔不怕苦,不怕累,钢铁般的意识,就咬牙坚持下来了。

  在常青藤幼儿园,大班都建立了青藤成长在线的QQ群,为家长们提供了网上沟通交流的平台。一次,群里抛出了“如何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倡导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的话题,一时间,大家畅所欲言,纷纷支招。“家长们能从中学到不少正确育儿的经验,我的孩子现在升入一年级各方面表现都不错。”一位刚升入小学的孩子的家长说。

  教师以身作则树榜样

  “学校从2010年开始,像交通规则一样,学校实行了金灯、绿灯、黄灯、红灯的制度。”江东区中心小学校长胡震珍解释说,金灯就是隆重表扬教师的行为,绿灯是鼓励提倡,黄灯是提醒警示,红灯则是严肃禁止不良行为的发生。学校每月都要举行一次师德红绿灯反馈制度和师德播报活动,表扬身边教师的各种感人行为。

  在台风“菲特”袭来时,学校表扬了奔赴余姚当志愿者的教师贾思磊。抗台期间,贾思磊主动地参与了中国狮子联会浙江会员管理委员会发起的志愿者行动。

  江东区充分发挥教师在开展廉洁教育中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以教师为榜样,影响教育学生自觉养成廉洁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通过开展师德“五个一”活动、组织观看“廉洁从教”师德启示录、拒绝有偿家教等不同形式,在党员学习、政治学习中渗透廉洁教育,并体现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各个环节。

  江东区还建立健全了“师德督查365工程”、“师德诫勉谈话”等机制,将廉洁从政、廉洁从教、廉洁自律纳入干部、教师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考评规则。

  随着“廉洁文化进校园”工作的开展,江东区学校出现了“三多、三少”现象,即:爱岗敬业的教师多了,得过且过的教师少了;讲究教育教学方法的人多了,体罚和变相体罚的人少了;收到家长表扬信的次数多了,投诉教师和学校的现象少了。

  “我们希望教师能带着一份光荣,一份责任,以纯净的心灵、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位负责人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