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报道我反复读了好几遍,肃然起敬!”“写得真好,我看得泪流满面!”……8月7日,本报刊发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年特稿《存死的心 走活的路———抗战时期宁波中学内迁纪事》,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有学者评论该文“既感怀家国情仇,又启迪教育理念,也感叹人生曲折”。 记者 樊卓婧 李臻 宁中精神代代相传 “为何在如此艰难卓绝的抗战时期,宁波中学能大旗不倒,朗朗读书声不辍?这和宁中发展历史有关,是宁中特有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师生。”宁波中学校长李永培向记者解释了其中的精神动力,“清末张之洞上疏奏折,上书‘经国以自强为本,自强以储才为先’提出创办学堂。1898年,宁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的,始名‘储才学堂’,也是全国唯一以‘储才学堂’命名的学校,蕴含为国家培育英才之意。此后,储才、自强、经国的精神一直渗透在百年宁中的教育之中。” “在抗战时期,沈其达、赵仲苏校长延续和发展了这一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李校长已在宁中工作28年,他早在1991年就和同事重走了当年宁中这条艰难的内迁之路,对内迁历史了然于胸,向记者进一步介绍了很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一路下来,我们感受着赵仲苏校长的精神,感动不已。在这么困难的条件下,两位校长真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脊梁,能保存宁中文脉,做到宁中大旗不倒、书声不辍,的确非常不容易。” “1991年那次重访时,嵊县老百姓告诉我,当地人教育孩子会说:你如果有宁波中学学生一半努力就好了。你看,宁中的办学理念、校风整整影响了当地50多年啊。”李校长还提到了一个细节。他表示:“办学之初,宁中精神奠定;百余年来,宁中精神发扬光大;如今,我们更要继承发扬宁中精神,生生不息。正如传唱了百年的宁中校歌‘泱泱越国古明州,门对大江流。精英继起,德艺兼优,学海任遨游……’” 赵仲苏外孙女刘晓全看到报道后,立即和记者联系,表达谢意,“真的很感动,谢谢你们写就如此真切的长文,我转发到朋友圈都被点赞爆了。”她告诉记者,朋友们都说看了文章后深受感动,说赵校长太了不起了,感到非常敬佩。 “我大姐看了文章后,泪流满面,哭得很伤心,家里人都劝她,应该欣慰才是。”刘晓全说,“我们全家非常感谢商报,能报道外公的事迹,也很感动,更多是觉得欣慰,我相信外公在天之灵一定也能感受到。我们唯一的遗憾,就是妈妈已经走了,如果她能看到这篇报道,一定会格外欣慰的。” 赵仲苏家人感动落泪 报道引起宁波中学校友们无比自豪感。“宁中毕业20年了,一直为母校感到自豪。但是,以前我对这段宁中内迁历史并不知道,这篇报道我反反复复看了好几遍,现在愈加对自己是宁中校友感到自豪了。”一位姓张的宁中校友在微信中评论。 宁波中学化学老师邹晔,曾在2009年学校组织党员活动时,去了磐安大皿,和同事一起参观了当时的老校舍。这一路,印象深刻,如今再看报纸,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古旧的祠堂是当年的教室,没有窗户,四面通风,一些表面斑驳的课桌椅堆着,上面还有学生划过的痕迹……当时那些孩子和现在她的学生差不多大,她一边读着报纸,一边努力想像他们是如何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怀抱希望努力读书。 宁中校友为之自豪 很多网友转发这篇文章时,表示这段往事足以拍成一部精彩电视剧。网友小楼在转发微信时评论:“平淡而深刻,平凡而宏大,用再琐碎不过的细节,描述了个人命运如何被裹挟进战争的滚滚洪流,面对战争,唯有无事深忧,有事不惧。感谢这样的文字,感谢文字背后那些良知和不眠的夜晚。” 上海开放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伊晓婷看到报道非常感慨,在微信中连续5天分5部分转发了这篇长文,并配以点评。她评论道:“一口气读完文章,唏嘘不已。既感怀家国情仇,又启迪教育理念,也感叹人生曲折,好文!”她说,“不到江南,以为江南只有诗词中的烟雨蒙蒙柔肠粉泪。江南久居,才知江南从来不屈不挠,十族可灭也不低头。” 网友感怀家国情怀与教育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