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近日,郑州某旅游公司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因被誉为“最具人文情怀辞职信”而走红的原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师顾少强和她的丈夫于夫一起走上舞台,被该公司聘为“终身免费智慧出行体验师”。据悉,这是顾少强第一次从事商业代言行为。(8月20日《郑州晚报》) “说好的,情怀呢?”顾少强代言商业广告的消息一出,立即引发网友质疑。但在我看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也没有权利,去苛责所谓的“最具情怀女教师”代言商业广告。因为,这只是一场互联网情感泡沫。把顾少强推上神坛的,是交织在网络上的千千万万个我们,把她推进商业浪潮的,也恰恰是我们。 互联网由于有着互动性、围观性、公共性,又兼具表达的隐匿性,再加上其强大的传播力和号召力,本身就是一个天然的造星平台。比如前些年红遍网络的“犀利哥”,就是互联网自我诞生的网络红人。当然,一些善于利用互联网这些特性的人,便成了专业的炒作团队,“生产”出了人造网络红人,比如凤姐、芙蓉姐姐等。 至于顾少强的走红,到底是互联网自我诞生,还是炒作,我觉得,探讨的意义并不大。很多人最初转发那封辞职信,只是源于内心的情感共鸣,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无非是吐槽一下无力改变的现实,羡慕一下别人鼓起勇气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的事情而已。即使这是一场炒作,也并未传播什么有害的思想,相反,不少人在这场“看世界”的狂欢中,完成了自己的情感宣泄。 从自由和权利的角度来讲,也没人可以要求顾少强不能代言商业广告。只要商业广告本身合法,也不违背道德。不能因为你们把她推向了神坛,就要求她必须做一位神仙。把自己的理想,或者说根本就是看上去美好的幻想,寄托在一个普通人身上,本身就是不切实际的。脱离现实与物质基础,让一位并不那么富裕的人去保持情怀,保持去“看世界”的姿态,是一种情怀绑架。 这就好比,一个人声称要去跳楼,然后被围观,当大家都以为他要跳时,他说我还有老婆和孩子,又缩回了伸出的脚。然后就有人开始嘲讽,“你不是要跳吗?怎么不跳了?”好像别人有义务因为你的围观而必须跳楼一样。要知道,这场围观是自愿的,很可能顾少强自己也没意料到。不能因为你付出了围观的时间和情感成本,就要求被围观者按照你脑海中的桃源幻境来演绎生活。 事实上,不论你愿不愿意承认,我们已开启了为她实现去看世界理想的“攒钱”之旅。顾少强只写了十个字,但经过互联网的传播与解构,带来的物质丰收可能抵得上很多文人执笔一辈子,这就是互联网的神奇魔力。这种魔力,无法抗拒,我们只能说顾少强幸运,并祝福她未来好运。至于谴责和谩骂,就免了吧。 王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