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9指挥中心指导员正在调度消防力量赶赴火场。 |
|
完成救火任务后,消防员坐着喝水休息。 |
因为天津港爆炸事故,“逆行”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从“最帅的逆行”,到“最悲壮的逆行”,总能轻易让人们鼻尖一酸。 海曙消防大队海曙中队中队长助理张吓细却告诉我,即便到现在,进火场还是会怕。而他已经当了11年消防员,还是一个孩子的父亲。 我们的采访,短暂、仓促,不足以完全体会“逆行”的艰难和所需要的勇气。但是,走进“逆行”背后,才知道“最帅”、“最悲壮”这些感情太过充沛的词汇,只是对“逆行”的想象,而非理解。 记 者 石承承 实习生 贺 臻 /文 记 者 王 鹏 通讯员 颜 杰 /摄 从一分半钟到一分钟 进入宁波市公安消防支队119指挥中心,已经是早上9点。从凌晨到9点,接警43起,其中有效警,也就是通常说的“火警”,8起。 接通电话,问清是火警还是救援,抑或社会求助;问清地址及周边有无标志性建筑;问清有无人员被困或有无危险品…… 尽管当班调度员王吉峰说,每通电话要在一分钟内完成,记者还是觉得挺简单的。因此,当他说一个新人要经过一年到一年半,才能胜任这份工作,记者是不信的。 当班接警员俞阳却告诉记者,这的确是个“技术活”。他今年23岁,今年4月到岗,7月正式开始接警。 一分钟里要做的事有很多。比如,要根据地址判断管辖的消防中队以及附近有没有消防栓或者河流;要根据警情判断要派什么消防车以及要派几辆车。 正式接警前,俞阳花了2个月做了一件事,骑着自行车查看道路、水源。城市道路日新月异,哪条路能更快通往火场,需要接警员、调度员用脚去丈量。 俞阳第一次接警,是发生在江北广厦怡庭的一起火灾。听到电话那头报警人慌张的声音,他也跟着慌了神,只记得“好像是热水器着火”,“只问了几幢,却没问几楼”,就匆忙挂断了电话。 这样的信息对救援来说远远不够。俞阳只能硬着头皮打电话回去问。原来,着火的不是热水器,而是煤气瓶。 一个新手和一个老手的区别,就在于从接通电话到完成派车,需要一分半钟,还是只要一分钟。半分钟,对我们来说转瞬即逝,对被困火场的人来说度日如年。 火场没有“孤胆英雄” 此时已经是上午10点多,灼烈的阳光让人变得昏昏沉沉。 鄞州消防大队,一阵刺耳的警报让人的耳膜为之一振。有人报警:鄞州横溪,有煤气泄漏。 还没等记者反应过来,陈庆锋和战友已经从楼上冲下来,套上靴子、披上作战服,把头盔往头上一套,拎起工具包,窜上车。 伴随着两声短促而响亮的喇叭声,“大块头”的消防车,以出乎意料的灵活,驶出车库…… 这种全天候随时待命的生活,对26岁的陈庆锋来说,习以为常。他当了6年消防员,如今已经是一名排长。 “现在平均每天要出警两到三次。” 不过,包括鄞州在内,全市每天119接警中,只有三分之一是真正的火警。 熊熊烈火、滚滚浓烟……在旁观者的眼中,火场的危险变得那么不真实,反倒多了几分想象的空间: 浓密的烟雾中,消防员拨开坍塌的杂物,找到受困人员,甚至把氧气面罩也留给对方,然后扛着受困人员,在不断坠落的燃烧物中,大踏步前行…… “孤胆英雄”总能满足人们对英雄的一切想象。 跟张吓细描述这样的画面,他颇有几分不以为然,“电视看多了吧。” 他告诉我,在正常情况下,消防员是不允许单独行动的。一般是三到四个人为单位,最少也要两人一组进入火场进行搜救。 遇到浓烟弥漫的火场,能见度低,消防员之间有时会用绳索把彼此连接起来。 即便不用绳索,消防员之间也不可能距离太远,彼此之间会通过身体的碰触来确保对方的存在。 消防车“医生” 当消防车接到指令,飞驰在路上。邵科杰和同事正在消防战勤保障大队的维系车间里,给一架破损的发动机“动手术”。 临近吃午饭的时间,还是陆续有人开着消防车进来。 邵科杰抬头看一眼,继续低头忙手里的活。 包括他在内,这里一共就只有7个人,却承担着全市,包括各县市区出现故障的消防车和救援设备的维修工作。 “当然,常规保养都是各基层大队或中队自己完成的。” “各消防中队的装备技师也会经常到我们这里来进行为期15天的培训。” 仔细看了看发动机上贴着标签,都是英文。邵科杰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现在很多器材和设备都是进口的,一般我们会要求厂家提供中文版的说明书。” 邵科杰和同事每天需要维修两到三辆消防车,而每辆车留给他们维修的时间顶多也就两三天。毕竟,这些车都是救命用的。 除了日常的维修任务,邵科杰也有遇到过消防车在火灾现场突发故障的状况,“我们就要立即赶往现场进行抢修。” 即便是后勤,也能进火场 天色渐渐暗下去,趁着还没吃晚饭,海曙消防大队海曙中队的篮球场上,消防员们正在进行体能锻炼。 背着6.8升装的空气呼吸器做俯卧撑,看着都感觉很“酸爽”。不一会儿功夫,大伙儿的脸上就渗出了层层的汗珠。 体能是对消防员最基本的要求。 火场的温度分分钟可能达到摄氏五六十度,甚至接近100℃,张吓细在火灾现场,就见过年轻的消防员实在吃不消,差点晕倒的。 除了基本的体能训练,各消防中队还会根据各自辖区的特点进行现场模拟训练。拿海曙中队来说,辖区高层楼房、居民楼多,模拟训练以营救被困人员为主。 消防员在体能训练时,张吓细在旁边默默看着,不只是看认不认真,更是看每个人的特点。在外人看来,穿上作战服的消防员没有什么区别,可对张吓细来说,每个消防员的性格不同,适合不同的岗位。 不过,张吓细说,对一个消防中队来说,没有人只干一份工作,“即便是后勤负责买菜的同志,平时也要跟着我们一起训练,遇到火情严重,人员不足的时候,要作为接替人员进场救人。” “常态化”的“加班” 不知道算不算幸运,采访当天,市区没有发生大的火情。 吃过晚饭,海曙中队的消防员们聚在篮球场上打球,算是一天工作之后的放松。如果没有意外,等到晚上9点左右,他们就可以休息了。 而此时,对于江东消防大队的胡月来说,工作才刚刚开始。 晚上7点45分,她和江东区文化部门的工作人员一起,对位于兴宁路上的一家娱乐会所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 这样的检查,属于“加班”,可这样的“加班”是经常性的。参与消防检查工作四年,胡月说,基本每个星期至少会有一个晚上是用来检查的。 打开消防栓,看看是不是有水;按下报警按钮,看看警报是不是会响;拉下防火卷帘,看看是不是能闭合…… 在检查娱乐会所的工作人员中间,胡月显得格外娇小,可她检查起工作来一丝不苟,“把垃圾桶移开,挡住安全通道的标示了。” 整个江东区的消防检查工作,由胡月和另外三个同事负责,检查对象包括宾馆、饭店、娱乐场所、超市、网吧、医院、加油站等。按照规定,对于那些人员密集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年至少监督检查一次。而在实际工作汇总,胡月和同事的检查频率会达到两到三次。 基本上每次都是突击检查,“这样才能查到重点单位平时的状态。”胡月说,天津港爆炸事故,也对她们的工作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接下来,我们还将对加油站等跟石油化工有关的单位进行更为严格的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