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公民态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8月27日 星期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法也责众,“车祸+抢”才不会上演

  8月25日中午,山东荣乌高速一辆禽类运输车倾翻,数万只小黄鸡散落在地,附近村民闻讯纷纷前来哄抢,不少人还开着三轮车整车装回,还有被堵在路上的人下车加入抢鸡队伍。现场警察无法制止,车主告诉记者,一车小鸡价值5万元。(8月26日《新京报》) 

  “车祸+抢”的镜头近年在多地上演,这让人不由得想起了很多成语:见死不救、落井下石、乘人之危、雪上加霜……

  还好有旁观者拿出手机,让哄抢者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这些非专业的新闻照片、视频在网上传播,也成了具有法制与道德双重意义的教育片。然而,一次又一次的自发式镜头监督,一波又一波的网络道德审判,然后呢?哄抢者是否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被抢的物品是否被追回?多是没了下文。

  在这条循环往复的传播链条中,“正义感”爆棚之后却是“正义”逐渐消退。我们只能看见拿着手机偷拍的监督者,却不见“路见不平一声吼”的见义勇为者,我们只能看见哄抢现场道德失范的混乱,却不见法律的跟进与秩序重建。

  当然,不能否定手机拍照者的行为,记录丑恶也是一种正义,何况拿手机拍照尚且会遇到不可掌控的结果,因拍照被打者也不是没有。他们用镜头记录事发现场,也为公安机关后期处理存留了证据。但是,我们更需要像“上海胖阿姨大战地铁抢座女”那样的勇士站出来维护正义,才能形成更为有效的“社会救济”。

  对此类事件还应当加强公力救济,因为聚集多人公然哄抢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已经涉嫌犯罪,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即使“数额不大”也构成了民事侵权行为,但由于此类事件偶发性和现场的混杂性,在“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制度下,要求受害人来举出多少人侵权、每个人的侵权程度是不现实的。

  因此,对此类事件的民事处理应当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受害者只要抓到其中一个人,旁观者的镜头只要拍下了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应当赔偿全部损失,否则其就应举证还有其他的哄抢者,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打击哄抢行为。

  大家在明知一件事情是违法或犯罪的时候,一个人可能不会去做,一群人可能不会去做,但是如果一群人中有人做了,其他人也就会跟着去做,因为大家都会有一种“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这种“随大流”违法在犯罪心理学上叫“越轨的集群行为”。依法打击“越轨的集群行为”,就是要让哄抢者、公众看到“法也责众”,只有这样,才能让这种丑恶的镜头不再屡屡出现。郭敬波(法官)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