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8月2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老兵永远不死只会慢慢凋零

9位宁波抗战老兵入葬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

  昨天,人们在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向入葬的抗战英魂致敬。 记者 崔引 摄
  年轻时的华宣恩
  记者 崔引 翻拍
  陈小华 记者 崔引 翻拍

  柴行江、陈小华、葛才云、马岳庆、潘贤太、叶清方、徐大成、周宝方、华宣恩。

  这9位老人的名字,对我们来说,都很陌生。他们是宁波的抗战老兵。70年前,他们还是青葱少年,怀着一颗报国的心,奔赴战场上阵杀敌。这9位战士的很多袍泽再也没有回来,而他们虽然回到了故乡,但大多带着一身伤残。

  昨天,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开园。这9位前不久陆续离世的老兵一起在纪念园里入葬。前半生的荣华与血泪,浓缩成一句句墓志铭。一个墓,挨着一个墓,在同一片苍穹下。就像当年他们携手抗战一样,在烈火中,在青山下,在大地上。

  记者 陈也喆 

  南京大屠杀前夕

  华宣恩(1914~2015)永远忘不了,78年前,南京码头上那股浓烈的汽油味。1937年12月1日,日军下达进攻命令,南京笼罩在战火中,中国守军殊死抵抗,伤亡惨重。

  那时,华宣恩是南京守军司令部卫队的参谋。他一直忠心耿耿地跟随着守军司令唐生智。南京大屠杀的噩梦开始的前一天,唐司令忽然发起了高烧,不省人事。浑浑噩噩中,他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华宣恩摸不着头脑,唐司令不久前明明早已有军令:“誓与南京城共存亡!”这一句稳定军心的话,怎么说变就变?然而,军令如山,容不得半点质疑与多心。当时,华宣恩一行大约20人,抬着担架上发着高烧的唐司令,向南京守军驻守的城门走去。马路上,人山人海,老百姓扶老携幼,抱着布包裹仓皇逃命。走到城门附近,守城军大喊:“站住!检查!就是他娘的唐生智也休想从这里走出去!”华宣恩走向前:“你来看看这是谁?”守城少校骂骂咧咧跑过来,掀开担架上的被子,发现是唐生智时,顿时傻了眼。迟疑了片刻,他向城门的守军挥挥手:“放行吧。”

  众目睽睽之下,他们抬着担架走向城门,拥挤的人群让出一条通道。“吱扭———”老城门在几个士兵的推动下,发出苍老的叹息。千百双眼睛盯着华宣恩他们,似乎一瞬间万籁俱寂。他们走出城门后,老百姓与士兵就像炸开锅一样纷乱起来,像决堤的水坝,一齐涌向城门。唐司令临阵脱逃,彻底瓦解了军心。

  这也许是英勇的抗战史上不和谐的一幕,却是活生生的历史。

  截掉了两尺肠子

  拥挤的人流中,华宣恩他们挤上一艘汽艇。小小的汽艇刚好容纳下20个人。码头上,是眼巴巴望着,却束手无策的老百姓与军人。汽艇发动了,它把浓烈的汽油味和无奈,留给岸上那些等待噩梦降临的人。

  头顶上,是日军的战机,轰隆隆地盘旋,俯冲,投弹,扫射。一颗子弹打在船沿上,形成跳弹,从华宣恩的腹部横向翻滚着穿出去。他的腹部当场鲜血横流,肠子涌出腹部。司令部的参谋、警卫、副官纷纷倒下,船上一半的人死伤。

  救援部队上船,先做的一件事,就是挨个掌击奄奄一息的他们,高喊着:“你还活着吗?还活着吗?”不吭声的,就当作已经死了。日机还在疯狂扫射着,没有时间了。华宣恩当时迷迷糊糊的,当有人拍他的脸时,他使出浑身的力气:“活着!”他被抬上担架时,意识清晰了一些,抱着腹部说:“我的肠子,我的肠子……”

  他昏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一周以后了。医生对他说:“你命大,你还活着。”华宣恩心有余悸:“我的肠子呢?”“截了两尺,在体外污染了,没有办法……”医生说。

  伤愈后,华宣恩任职长沙警备司令部,又亲历了震惊世人的长沙大火。最后,他只能无奈撤退。1941年,他参加了第三次长沙会战。1945年,他赴台接受日军投降。后来,他回到了家乡宁海。

  唯一一次靠近爱情

  当年一起去台湾接受日方投降的,还有陈小华(1925~2015)。

  陈小华离爱情最近的一次,是1945年的秋天。他所在的部队,跨越海峡,登陆基隆港,从日军手中接收台湾。在台湾收缴日本鬼子武器的那段时间,他常去旁边的小店买汽水和槟榔。小店里有个小姑娘,花一样的年纪,羞答答的。有一天,她忽然邀请陈小华去她家小坐。陈小华去了,小姑娘和她母亲待他客客气气,一片温情。临别的时候,小姑娘的母亲对这位大陆来的兵哥哥仍是赞不绝口:“英俊潇洒,军服神气,长中国军队的志气。”然而那个时候,他整个人沉浸在抗战胜利的喜悦中,那份若有似无的朦胧初恋,并没有生根发芽。

  两年后,他回大陆执行任务,手臂被炸飞。回到家乡宁海,在文革时被打成反动派。因为残疾与贫穷,他终身未婚,无儿无女。那个英俊神气的少年,消逝在战火中,只剩下一身残缺的病躯,再也没有尝过爱情的芬芳。他栖身在一处简陋的小屋里,直到逝世。

  还有几位抗战老兵,柴行江、葛才云、马岳庆、潘贤太、叶清方、徐大成、周宝方,他们的身体还残留着战争的伤疤,甚至是弹片。

  那是至高无上的勋章。

  (文中所涉抗战老兵相关史料由沙力先生提供)

  ■相关新闻

  260多个墓位向浙东抗战老兵免费开放

  昨天,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在鄞州五乡的同泰嘉陵举行开园仪式。

  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位于鄞州五乡镇同泰嘉陵的南侧园区。这个掩映在葱郁群山中的纪念园,是宁波市首届十大公益项目,占地约4000平米,总投资逾3000万元。方尖碑是园区的标志性建筑。碑高12.13米,寓意12月13日的国家公祭日。碑体两面篆刻着“浩气长存”与“碧血丹心”。基座上刻着“4000000”,这是中国军人阵亡的人数。方尖碑的四周,镶嵌着杨靖宇、左权、张自忠、陈安宝等21位抗战名将的浮雕。

  中心纪念广场上是大型的雕塑群,通过“忠、仁、义、智、节、勇、信、毅、威”这九个主题分组排列。“抗战时光回廊”也是一个颇费心思的地方。44块青石上,记录着八年抗战时期的重要事件,镶嵌着二维码与纪念章瓷片,象征着抗战走向胜利的步履。

  纪念园还有一个重要的部分是老兵墓区。260多个老兵墓位静立在那里。同泰嘉陵董事长沙力说,许多抗战老兵年事已高,生活艰难,建一个抗战纪念园,让他们长眠于此,也让后人记住这群保家卫国的军人,记住这段伟大的历史。

  记 者 陈也喆 

  通讯员 朱韩燕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