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商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09月20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为国家找发酵粉”

王宽诚先生和他创办的私人教育基金会

  王宽诚(右)与钱伟长(摄于1986年)
  王宽诚先生曾使用过的名片
  东恩中学宽诚图书楼

  王宽诚(1907~1986),又名王文侠,香港幸福企业有限公司创始人。早年在宁波从事贸易行业。1937年到上海开设维大洋行,后又涉足金融、地产和轻工业等多个领域。1947年迁居香港,设立维大洋行(香港)有限公司。1985年9月,王宽诚在香港斥资一亿美元,创办王宽诚教育基金会,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科技人才为宗旨的私人教育基金会。

  今天上午,由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中共宁波市委统战部主办,宁波帮博物馆承办的《德厚流光———王宽诚教育基金会三十周年特别展》在宁波帮博物馆开展,一百多件珍贵的展品全面回顾了宽老其人以及基金会运作三十年来的传承与发展。

  记者 林旻 通讯员 康京京/文 

  年少成名,拳拳赤子心

  王宽诚祖籍是宁波鄞县布政乡宋严王村的王家。父亲为他起名“宽诚”,意在告谕他要待人以宽,处事以诚。作为最早开放五口通商的城市之一,宁波的重商氛围深深影响着那个时代的年轻人。15岁的王宽诚便进入宁波永丰贸易行做练习生,1925年练习生期满,升为出纳主任,后来又升为襄理。1935年,王宽诚与亲友合组鼎记号,开设了维大面粉号、公益面粉号,均自兼经理。年纪轻轻便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面粉大王”。

  1937年,三十而立的王宽诚抱着实业救国的理想,前往上海创业,开办了维大洋行,后来又涉足金融、地产和轻工业等多个领域。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王宽诚退入重庆徐图发展,并打赢一场漂亮的港币收购战。在沪的十年期间,他在事业上实现了初期的资本积累。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移至香港谋求发展。

  靠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刚到香港的王宽诚就大量购入当时荒凉但区位优越的地皮,成立了大元置业公司。因此而赢得“北角地王”的美誉,成就了他终生的事业,亦为其“爱国重教”活动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撑。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一番考察,王宽诚感到“理想的新政府给我盼到了”。他大力购买“人民胜利折实公债”,并陆续到粤、浙等地投资,甚至卖掉香港地皮来购买内地所需物资,成为新中国最早的一批投资者,之后又在祖国遭禁运时开辟远洋航运输入物资。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王宽诚不惜出售香港地皮来大量购买紧缺军用物资,并捐献了一架飞机。

  提到王宽诚先生的爱国之心,新华社香港分社原副社长张浚生深有感触,“他对爱国是完全发自内心的,是他经过了自己的切身经历、考察、了解之后,建立起来的很坚定很深厚的爱国感情。”

  一亿美元创立教育基金会

  尽管事业有成,但读书梦一直是王宽诚的一个心结。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王宽诚就酝酿成立教育基金会。在基金会主任邢福忠的印象中,王宽诚曾说过这样一番话:“没有发酵粉做不成面包,四化建设没有人才,怎么能搞呢?我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就是为国家找发酵粉。”

  1984年、1985年间,王宽诚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教育基金会的筹备工作中。1984年7月,王宽诚在接受《镜报》记者采访时,第一次向外界披露,决定拿出一亿美元设立一个基金会,把钱贷给中国留学生出国深造。名义上是贷款助学,本质还是为国育才。

  在计划经济年代,王宽诚提出用民间资本贷学的助学模式,当时的中国人闻所未闻。令他感到惊喜的是,国家高层都表示了赞成。邓小平亲切会见王宽诚时,对他的想法不仅同意,还推荐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帮助王宽诚来实现以公开考选的方式选派留学生。作为考选委员会的召集人,钱伟长给出了一个15人的考选委员会建议名单,其中有卢嘉锡、李政道、林家翘、田长霖、汤佩松等国内外顶尖的专家学者。

  考选委员会制定了考选办法,规定按照学科招人,考选涉及文、法、理领域的50个学科,4门课考试全用英文出题。1985年4月20日,王宽诚教育基金会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公报》上刊登了第一次贷款留学生招生启事。凡是大学毕业、年龄在35岁以下、身体健康者均可报名。尤其特殊的是,考选打破常规,一改过去先政审后考试的国家公派留学做法,把政审放在录取之后进行。这些做法冲破了许多条条框框,50个招生名额吸引了2600多名考生报名。

  三十年的传承与执着

  怎样合理使用基金,一度让王宽诚感到头疼。钱伟长在接受采访时曾经表示:“我们考虑还是要用这笔钱进行投资,如果把钱存在银行里,不用多久剩下的钱就不多了。因为国外货币在不断贬值。但投资也要投准了才能赚钱。”

  王宽诚对学生的帮助,并不局限在资金上,年近八旬的他还常常亲自给留学生们写信,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不仅如此,基金会采取的资助政策也很快显示出了独到的优势。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阎傲霜在1992年获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博士。“我很快从基金的条例中发现了它在制度设计中独到的魅力。该基金的贷学金申请要求是每一位受助者学成后应回国服务三年以上,三年以后可以视同还款。同时在学习期间定期(三个月左右)要写一份学习汇报。回国后三年中每年最少要写一次报告,如果你没有回国服务,毕业后十年内分期还款消贷。这种以制度的‘软约束’引导留学人员回国的模式,较之当年以相互担保来保证回国率的‘硬约束’,实在是温情、高明得多。我想这就是智慧设计的精妙所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靳刚回忆,留学的费用,在当时算得上天价,但基金会可以满足学生在外学习的所有费用,还优于国家公费的水平。在学习费用之外,还提供保险、交通的费用,当时一张机票对中国人来说真的是几年的工资收入才有可能承担得起。

  在展品中,有一份签署于1993年12月15日的基金会来信,上书:“随函附1223英镑支票,其中1170镑作为你九四年一月一日至三月三十一日的生活费,另53镑系补付给你的上次少付的生活费,收到后请务必实时回信,以清手续。”基金会工作人员一丝不苟的精神让人感动。

  难忘乡情,魂归故里

  1986年末,教育基金会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之时,王宽诚却在北京开会期间因病阖然长逝。临终前,王宽诚曾说:“我岁数大了,就是想为国家多做贡献,其他无所挂念。”宽老生前曾提及,他半生离乡,希望百年后能够叶落归根。1989年,王宽诚的骨灰从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移葬至家乡宁波东钱湖畔,魂归故里。

  王宽诚去世后,基金会的运行并没有停滞。董事会秉承他的遗愿,“以有限的资金办更有效益的事”之原则为国家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其资金专用于培养人才。截至2014年,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了高级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及奖励项目49个,资助项目涵盖了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和医学、信息技术科学、农学、管理科学等学科。资助攻读博士学位、博士后研究、出国访问及参加学术会议的学者达10620人次,举办大型学术会议1023次。

  故乡宁波,始终是王宽诚魂牵梦萦的地方,对家乡的贡献唯恐其少。1954年,王宽诚大量认购宁波经济建设公债支持家乡建设。1960年又捐款100万建造东恩中学和东恩小学,开创了当代海外宁波帮捐建故乡教育事业的先河。同年,投资兴建宁波第一家涉外旅游宾馆———华侨饭店,此后又建设了甬港饭店。1980年,由王宽诚提议的香港甬港联谊会和宁波甬港联谊会分别成立,30余年来卓有成效的两会联谊活动,促进了两地的经贸、文化交流。

  1998年,为提升宁波大学中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开拓人才国际视野,加强校际学术交流,基金会在宁波大学捐资设立“宁波大学王宽诚奖学金”项目,帮助学校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对宁波大学教师出国访问、攻读博士学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及邀请海外学者来校讲学等给予大力资助。2000年,基金会在宁波大学设立“王宽诚育才奖”,奖励在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中取得显著成就的优秀教师科研人员。2007年,基金会又出资在宁波工程学院设立“宁波工程学院王宽诚奖学金”基金和“宁波工程学院王宽诚育才奖”基金,他为繁荣宁波的教育、卫生、福利等各项事业,功不可没。

  本版图片由宁波帮博物馆提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