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镇海城区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公共停车资源日趋紧张,机动车违停现象越来越严重。今年以来,镇海交警以规范文明管理为切入点,以解决停车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城区停车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已新增各类停车位2000多个,教育、处理违停车辆5.6万余辆次,指挥中心接报移车服务警情同比下降11.3%。 “城区的停车难问题几乎成了顽疾,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解决。”镇海公安分局交警大队教导员周尧舜说。为此,镇海区交警大队在前期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订了城区违停集中整治方案,打算通过加强路面管理、开展专项整治、开辟新停车场等众多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解决。 今年以来,镇海警方会同区城管、住建、街道等单位部门一起,协调配合,全面排查城区道路、闲置地块、公共绿地等,对符合车位设置条件的区域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利用,进一步丰富路面停车资源。截至目前,已在镇海区中医院、立人中学等周边地段开辟停车位200余个,在百隆、浅水湾等小区附近开辟停车位70余个。另外,对于一些新近规划设计的工程项目,镇海警方配合住建部门的工作,以充分保障新建物业项目的车位配备的原则,共新增专用物业停车位2000余个。 “第一步就是‘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周教导介绍说。“除此之外,我们还专门成立整治小组,在深入摸排的基础上,科学制定《清理擅自占用公共停车位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按照分类分项整治的原则,对道路两侧轻微违停行为实施口头警告、教育,对现场一般违停车辆及时固定证据并张贴违法处理通知书,对僵尸车及私设路障、圈占车位等严重影响道路通行的行为依法采取强制拖移等措施。”笔者了解到,整治行动期间,镇海警方共张贴违法处理通知书1500份,拖移违停车辆100余辆次,警告教育驾驶员350余人次。 周教导说,“接下来,我们还将‘关口前移,源头治理’,主要分前期调研规划、中期协调完善机制,后期强化社会参与三步走,使整治城区停车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 为此,镇海警方专门邀请宁波工程学院交通运输管理所对辖区交通格局进行调研,科学制定了《镇海区交通管理专项规划》,全面规划车位设置等静态交通组织。同时,依托区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区两会建议提案办理等平台,建立完善公安、城管、住建等部门间的会商机制,形成多方参与、合力推进的治理大格局。 “要保障城区道路交通安全、有序、通畅,除了‘堵’,更重要的还在于‘疏’,两相结合,才造就了镇海城区交通日渐顺畅的良好局面。” 周尧舜教导说。 林炳潮 卢莹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