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莱莉脑中有五种情绪,分别为乐乐、忧忧、怒怒、厌厌和怕怕,光看五个卡通形象,都能猜出它们分别代表哪种情绪了。 |
 |
父母不明白女儿莱莉为什么突然变忧郁。 |
 |
莱莉脑中像个乐园,有控制室,还有各种主题岛。 |
皮克斯动画《头脑特工队》6日终于在内地上映。虽然有观众已经从网络上看过该片,但依然表示要去电影院支持。原因无他,这部电影好看,故事好笑又感人,而且观众在看的过程中能学到各种有关情绪运作和心理变化的知识。无忧无虑的小孩进入青春期时情绪如何转变?悲伤这种情绪究竟有什么作用?大人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以及照顾小孩的情绪?以上枯燥的问题,《头脑特工队》用鲜活的画面和令人动容的故事一一回答。这部电影在烂番茄网上的好评率高达98%,虽然今年还没结束,但该片已被评论界誉为年度最佳动画片,明年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胜券在握了。 大脑五种情绪的故事 《头脑特工队》的主角是美国明尼苏达州一个爱玩冰球的小女孩莱莉。从小爱幻想爱结交朋友的她在爸爸妈妈的照顾下愉快成长。直到11岁那年,因为父亲找到了新工作举家搬到旧金山,莱莉的心情开始产生各种不愉快的变化。 其实莱莉不算该片真正的主角,她脑袋里的五种情绪乐乐、忧忧、怕怕、怒怒和厌厌才是。电影中的设定是每个人脑中都有这五种管理情绪的卡通人物。脑中有一个控制台,人的情绪运作都是由控制台操作,随着年龄的增长,控制台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脑中还有诸如个性群岛、记忆迷宫、造梦制片厂、想象乐园、抽象思维区、潜意识区以及思维列车等设置,而脑中除了五种情绪人物之外,还有陪小孩度过童年的“想象朋友”以及清除失色记忆的忘记师。 将大脑当成一个主题公园般设置,然后电影通过乐乐和忧忧的纷争和冒险,展示莱莉心境的变化,最终让人们明白,其实每样情绪,都有其积极的功能及存在的必要。如何让五种情绪配合、掌控控制台,才是人最终成长和成熟的体现。 导演和心理学家通力合作 皮克斯动画从《汽车总动员2》开始,几年来表现大不如前。《头脑特工队》的出现,让皮克斯动画重回巅峰。这部动画从技术层面上来说水准很高,剧本创作上也是天马行空“脑洞大开”,更厉害的是在保证动画制作优秀以及故事充满想象力之余,还能形象地告诉观众那些冷僻的心理学和情绪管理知识。仔细回顾皮克斯之前的13部动画片,都很难找出能比《头脑特工队》高级的电影。 该片由“皮克斯五虎将”之一的彼特·道格特执导,他先前的名作包括《怪兽电力公司》和《飞屋环游记》。彼特小时候因为爸爸要去丹麦学音乐的关系,也举家从美国搬去丹麦。当时他很难适应新环境,其他孩子在玩游戏做运动,他就一人躲在家里画画,这成为他后来从事动画行业的起点,但他那时也患上了社交焦虑症,直到高中才开始缓解。 2009年,彼特发现自己11岁的女儿艾莉不再那么爱笑,而且有种害羞和寡言的倾向。彼特想起自己当年的经历,于是好奇为什么人的情绪会产生变化,变化的机制是什么? 此后,彼特看了大量的心理学和情绪管理等方面的书,同时找来他的团队创作剧本。 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彼特和他的团队邀请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达契尔·克特纳以及美国心理学专业“大神”保罗·艾克曼担任顾问。当中艾克曼还是美剧《别对我说谎》中男主角的原型。艾克曼在其著作中提出人类的基本情绪包括快乐、悲伤、愤怒、厌恶、惊讶和恐惧六种,彼特在制作剧本时觉得惊讶和恐惧有点接近,于是采用了五种情绪。 至于克特纳,他则专注于对悲伤这种情绪的研究,片中一开始让人觉得“要是没有它就好了”的忧忧,到最后让人明白“悲伤”其实也是促进人类积极成长不可或缺的情绪,这一理念也是克特纳研究的成果之一。 《头脑特工队》显然是概念先行的电影,但彼特和他的团队用了三年时间把这个概念做成好看的剧本,最终故事、感情和知识毫无痕迹地交织在一起,做出来的《头脑特工队》全无说教意味,但传达的情感和知识,相当丰厚。 内地首映口碑好票房一般 《头脑特工队》今年5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之后就获得满场好评。6月19日在美国上映之后,该片至今美国票房已有3.54亿美元,超过《小黄人大眼萌》3.34亿美元的成绩。而《头脑特工队》目前全球票房7.92亿美元,不敌11.46亿美元的《小黄人大眼萌》。 《头脑特工队》烂番茄网上98%的好评度以及Metacritic网上48家媒体给出的94分综评分,显然口碑上要比纯卖萌搞笑的《小黄人大眼萌》高很多。 该片6日在内地影市上映,票房表现不算很好。 不过,该片目前豆瓣评分有8.9分,比《小黄人大眼萌》7.4分的评价好很多,不知接下来的票房表现会不会随着口碑积聚而好些呢。据《信息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