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岁的唐陵,在成都市老年大学已兴致盎然读了28年,拿到8个毕业证,如今还在坚持每周上课。在成都,像她这样的老年人还有很多,他们把精神寄托于老年大学,大多数人不愿意毕业,“只要能走,绝不离开”。 (10月20日《华西都市报》) 入读28年,毕业证拿了8个,唐陵被称为“学霸奶奶”绝非夸张。其实,像唐陵这样“永远不毕业”的老年大学学生,在任何一座城市都比比皆是。 很多时候,我们把这类现象当作励志故事来解读,认为他们是“活到老学到老”的典范。但很显然,这只是部分答案。正如一些老年人说的,老年大学早已不只是学习唱歌、画画、跳舞和电脑的地方,而是一个绝佳的社交平台,他们在这里可以找到归属感、集体感,进而解决“精神空巢”的问题。所以,我们不能只看到“学霸奶奶”身上的励志,同时还要看到她背后的孤独与无奈。 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守着老年大学不愿意毕业的老年人,对精神、情感上的诉求,要远远多于对知识、文化、技能上的追求。这首先是对年轻人的一种提醒,提醒我们要多关心父母的精神生活,有空的时候多回家陪陪父母。但另一方面,年轻人也有年轻人的难处,“空巢老人”是社会转型期的一种必然,不可能完全避免。 因为老年大学“只进不出”,势必导致供不应求的问题,尤其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大学俨然成了老年人群体的“必需品”,那么政府就应该有所作为,对公办老年大学应该加强财政投入,帮助其扩大校区建设,增强师资力量,进而扩大招生能力,给更多老年人入读创造机会。而对于民办老年大学,政府除了在房租、水电等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之外,还应该加强与市场的合作,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支持民办老年大学的发展,从政府层面解决老年人群体“精神空巢”的问题。 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到位了,受益的不仅仅是老年人群体,还有广大年轻人。当父母解决了“精神空巢”问题,减少了对子女“精神赡养”的依赖,年轻人在工作、创业的时候,才会少一些后顾之忧,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和创业,进而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更大的活力。苑广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