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仁心仁爱仁术筑医魂

———鄞州人民医院血液科25年发展历程

  10月18日,鄞州人民医院血液科携手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专家,举行恶性淋巴瘤义诊咨询活动。图为裴仁治主任医师正在为患者答疑。张基隆 摄
  10月17日,鄞州人民医院血液科举办了一场造血干细胞移植病人联谊会,100多名病人和家属,与医护人员欢聚一起,交流重获新生的经历与感受。张基隆 摄

  历史像一部书,一页一页地著就,记载了艰辛、奋斗和荣耀。

  往事似一卷画,历久弥新,色彩虽一点点逝去,却唤醒了我们更清晰的回忆。

  鄞州人民医院血液科25年的发展历程,像一本书,似一幅画,记载了匆匆而过的25年,见证了科室从弱到强,不断探索、不断壮大,在血液病领域开拓创新的光辉历程。正是他们孜孜以求、团结拼搏,让一个个患者重燃生命之火,也极大地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25年,它见证了一个人、一个团队和一群患者三种不同的精彩人生。

  通讯员 张基隆 记者 陆麒雯 

  一位领头人

  仁心仁爱仁术筑医魂

  裴仁治,鄞州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优秀共产党员,优秀科技工作者,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996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正是他,在当时设施简陋的县级医院艰苦创业,先后创建了白血病专科门诊、血液病房和血液病实验室,目前血液科拥有2个病区(86张床位),以及无菌层流病房和血液病实验室。

  几天前,一个年近六旬的男人来到裴仁治的办公室,他取出随身携带的照片,指着照片上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高兴地说:“这是我的外孙女,她现在很健康。”

  小女孩的母亲就是裴仁治救治的第一个病人。1989年,一个被确诊为小儿白血病的女孩被送到鄞州人民医院,裴仁治参照国外先进经验,结合国情,根据早期、联合、强烈化疗等疗法对她进行治疗。第二次化疗时,女孩出现发烧、肺炎等症状,正在温州疗养的裴仁治当即乘坐货车,奔波9个小时赶回医院。因抢救及时,女孩的病情很快稳定下来。

  裴仁治带领他的团队不断地探索创新、突破难关,多项技术填补省市空白,在业务上创造了一个个纪录。1993年,血液科将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成功经验用于成人急性白血病的治疗;同年,血液科采用我国首创的诱导分化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骨髓移植治疗白血病技术兴起后,裴仁治在潜心钻研的基础上,决定在鄞州人民医院开展这一治疗技术。骨髓移植,当时在宁波尚无先例,治疗过程极其困难复杂。1996年,经过反复论证,裴仁治对一位病人实施了骨髓移植手术。手术实施后的五十多天里,他不分昼夜地守在病房,针对病人出现的症状,随时制定抢救措施,调整治疗方案。最后,病人得到了新生。裴仁治书写了宁波血液病医学史上新的一页。

  2008年,宁波市首例脐血干细胞移植在鄞州人民医院实施。术前,裴仁治多次组织医护人员查阅有关资料,请教有关专家,反复详细讨论移植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困难,制订了周密的移植方案及具体实施细则,挑选6位有高度工作责任心、爱心和具有移植经验的医护人员组成移植小组。

  在诊治过程中,裴仁治从调制保存剂、洗刷瓶子到脐血输入、病情观察,都亲自动手,一一落实。五十多天后,脐血干细胞移植获得成功。

  在近三十年的医生从业生涯中,裴仁治不仅在血液病领域闯出了一条路子,更是以高尚的医德医风感动患者及家属。

  一支团队

  填补专业领域多个空白

  鄞州人民医院血液科是宁波市重点学科。鄞州人民医院从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目前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技师2名、副主任护师2名,其中拥有博士学位2名、硕士学位16名。

  在裴仁治的带领下,血液科不断探索创新、突破难关,多项技术填补省市空白,并与国内国际接轨,在业务上创造了一个个纪录:

  1993年,在宁波市首先开展白血病MIC分型,并将强烈化疗的成功经验用于成人白血病的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同年,采用我国首创的诱导分化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成功。

  1996年10月到1997年8月,先后开展宁波市首例自体骨髓移植、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浙江省首例自体骨髓移植治疗小儿白血病均获成功。

  1999年,开展“三明治”疗法治疗淋巴瘤,使国外最先进的淋巴瘤治疗经验在医院应用;同时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难治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成功。

  2005年,成功进行了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2006年,异基因外周血联合骨髓移植又获得成功。

  2007年起,在宁波市首先开展白血病MICMB分型。

  2008年,开展脐血干细胞移植在市内首获成功。

  2009年,在市内率先开展JAK2基因检测和免疫固定电泳检查。

  2014年,开展半相合骨髓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获得成功,从而成为宁波市唯一可开展各种造血干细胞移植并获成功的单位。

  据统计,25年来血液科共治疗急性白血病1065例、恶性淋巴瘤585例、多发性骨髓瘤402例、造血干细胞移植157例。先后承担省市课题22项,其中“强烈化疗治疗小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研究”“白血病MIC分型研究”等8项科研课题获省市科研成果奖,有138篇论文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

  主任医师马俊霞称,血液科不但在临床、科研和学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也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高度表扬。

  处处为病人着想,始终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在血液科,医务人员加班加点是常事,在服务的过程中,待病人如亲人,态度和蔼可亲,解答问题耐心详尽。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他们千方百计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使治疗费用明显降低。他们不收受病人的红包,从不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历年来科室成员为病人捐钱捐物累计达20多万元,还近20次为贫困患者发动募捐,累计达170多万元,每年收到表扬信、锦旗、镜框数十件。科室多位成员曾先后获得省市区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一批患者

  告别悲伤重获新生

  家住鄞州西乡的崔老伯,今年83年,身体健康,声音洪亮,不熟悉的人根本看不出,18年前,他曾患白血病。

  1997年8月的一天晚上,暂住在上海的他突然发起高烧———39.8度,几天治疗下来也不退。经人介绍,他来到鄞州人民医院。裴仁治诊疗后确诊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当时,我知道这是‘不治之症’,心想着听天由命吧。”当时65岁的崔老伯对治疗并未抱多大的信心。

  裴仁治与北京、杭州等地专家会诊后,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第一个疗程反应非常大,裴医生和他的团队一直鼓励我,特别是裴医生本人不断地调整治疗方案,让我渡过了难关。”回忆起当年的治疗,崔老伯连连感谢。

  之后的日子,化疗频率从最初一个月一次到二个月、三个月、半年一次,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崔老伯接受了17个疗程的治疗。“按照计划,一共需要18个疗程,裴医生告诉我不用治疗了。我不放心,多次主动找到裴医生,要求完成最后一次,但他拒绝了我。”裴医生不仅自己开导崔老伯,还发动周围的亲朋好友开导他,最后他放弃了这一想法。“幸亏听了裴医生的话。”现在的崔老伯与正常人一样,平日里到鄞州各地转转,安度晚年。

  2012年,在鄞州工作的江西人刘丽(化名)被确诊为白血病,胃出血,血小板低,又贫血,必须尽快治疗。可让人担心的是,她已怀孕30周。

  肚子里的宝宝留不留,让家属很纠结。如果病人引产的话,大出血会引发各种问题,宝宝会感染,严重的还会死亡,同时会对以后的生育带来影响。怀着宝宝接受治疗的话,药物会不会影响宝宝的健康?这一难题摆在了病人、家属和医生面前。

  最后,多方在充分沟通后,确定控制药物,在尽可能少影响宝宝的情况下用药,等宝宝足月后再剖腹产生育。血液科的医生们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通过联合会诊,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一列出,并制订相应的对策。

  治疗一个月后,刘丽的病情大大缓解,宝宝也健康。两个月后,宝宝顺利出生,各项指标都正常。通过三年多的治疗,刘丽现在已恢复了健康。

  像崔老伯、刘丽这样的病人有很多,年龄最小的16个月大,最长的有80多岁,鄞州人民医院的医生们给一个个濒临崩溃的家庭带来了希望,带来了奇迹,带来了新生。

  正如崔老伯所说:“我很幸运,遇到了裴医生和他的团队,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现在活得健康,也活得开心。”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