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画 章丽珍 |
明天就是“双十一”,商家名目繁多的打折促销活动一波接一波。许多人也准备在“双十一”好好血拼一番。但是根据往年的经验,往往“双十一”之后,会出现大量的消费纠纷和投诉。我们也在这里提醒广大的消费者,在您购物的时候,要多个心眼,在“疯狂”下单的时候,也要保持理性。同时要保留好相关证据,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及时投诉处理。 记者 毛雷君 孙美星 通讯员 钟卓波 陆亚清 案例1:“专柜”卖假货 去年“双十一”,江东区的王女士在一家淘宝网店购买了一件某品牌大衣。“专柜价要3299元,但这家店打折后只要1299元,我觉得很划算。”王女士说。 11月13日,王女士收到快递后,把衣服拿到了该品牌专柜比对后发现,她手中的衣服与正品比材质发硬、做工粗糙而且有色差。王女士联系网店客服要求退款,但店主却一口咬定衣服是正品,只是不同的生产线、不一样的批次才产生的不同,不同意退款。 案例2:提高原价再打折 去年11月11日凌晨,周女士也加入到抢购大军。周女士说,她之前在一家网店看中一款童装,原价480元,客服提醒她,这款童装“双十一”4折优惠,如果不着急可以到那时再下订单。 于是,周女士等待活动开始。11日零点刚过,周女士就赶紧打开网页,可没想到,原价480元居然变成了880元。“这样一来就算打4折,也要352元。” 网店客服给出的答案是,周女士原来想购买的那套童装面料和工艺已进行升级,现在这款是刚到的新货,材质做工不同,所以价格高了很多。 案例3:秒杀的宝贝没货了 去年“双十一”当日,翁女士参加了宁波某品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淘宝网店活动,当时她心仪的大衣正在搞预售活动,翁女士熬夜不断刷屏,终于秒杀成功。但秒杀的宝贝却迟迟不到,“双十一”买的货,到17日还没发货,联系卖家后得知最快要一个月才能发货,最后却被告知没货了。翁女士说:“我开始以为网购高峰发货会慢点,谁知道结果是没货。下单时明明显示有库存,而且也可以下单,怎么突然又说没货了呢?”翁女士向客服提出退货却还是遭到拒绝。 翁女士无奈拨打了12315热线,经工作人员调解,翁女士终于拿到了退款。 市场监管部门发消费提示 消费者谨记“五要”原则 根据往年“双十一”的投诉情况分析,11月17日至11月底,将是网络消费投诉高峰期,对于可能出现的消费纠纷,江东区市场监管部门将畅通消费者申(投)诉受理渠道,“我们会加强‘双十一’前后12315、12365、96311、江东区消费维权平台、江东平安消费微信等平台的消费者申(投)诉的处理力度,积极应对消费申(投)诉高峰,调配好处理中心和值班工作,认真调处‘双十一’促销活动中出现的各类消费投诉纠纷。”江东区市场监管局投诉举报处理中心主任杨荣表示。为此,消费者要谨记“5要”原则 一要提防低价陷阱。“双十一”期间,消费者面对“超低价”、“低折扣”、“秒杀”、“抢购”等低价促销活动时要理智,要详细了解所购买的商品信息、商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内容,切莫贪图便宜,盲目购买。尽量选择专业性强、信誉度高的网站购物,发现网上价格与实体店价格相差悬殊的商品,特别是名牌商品,要谨慎购买。 二要合理选购商品。“双十一”期间,消费者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购商品,避免一时冲动购买大量暂不需要商品,给自己造成损失。 三要留心商家承诺。“双十一”期间,看到“特价商品不退不换”、“商品售出概不退换”等字样,消费者要谨慎购买,免得日后发生纠纷。网购时,消费者享有7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但要注意消法规定的不在7日无理由退货范围的商品,在购买女士贴身内衣、婴幼儿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收藏品等商品时,最好要先与商家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对所购买的商品进行仔细确认是否可以7天无理由退货。 四是保留消费凭据。网购时,消费者应保存网上卖家资料、商品交易图片、聊天记录、支付宝交易记录、购物发票等资料,并妥善保管,以便发生消费纠纷时有据可查。 五是及时依法维权。消费者在权益受损时,应及时与商家协商,在网购商品出现问题,且无法与商家达成一致的情况下,要及时向网络平台投诉,若纠纷仍不能协商解决,应及时向商家所在地的市场监管部门或其他维权机构申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