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教育·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生新兵带来军营新气象

海曙首批进藏入伍大学生新兵开始高原集训

  近日,海曙区新兵回访团一行不远千里从宁波抵至高原城市昆明,给刚从军入伍的郑华健、邵强和刘芳平三位来自海曙的大学生新兵带去慰问和祝福。

  据悉,这三位新兵是海曙区有据可查的首批进藏入伍的大学生新兵。他们将在昆明集训三个月,然后才能成为戍守祖国高原的勇敢战士。

  周浩 张立

  投笔从戎实现向往已久的当兵梦

  步入大二,身边的同学们不是忙于学习,就是开始规划将来职业,而来自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邵强却背上行囊,远离家乡,踏上了当兵的全新征程。

  “都读大二了,为何想到选择参军?”面对这个问题,邵强似乎并不觉得意外。他告诉记者,当兵是受到了家庭影响,邵强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哥哥和堂哥都当过兵,他自己从小对部队生涯耳濡目染,心中也有过入伍从军的憧憬。“父亲一直支持我当兵。最终,我还是决定成为父亲的‘战友’”。

  如今,邵强可谓梦想成真,他很享受在部队的日子。“难忘穿上军装的激动心情,难忘第一次训练的场景,和战友同吃同住同训的每一天都铭记在心。”邵强说,早上起床要快速完成叠被和洗漱,然后训练到中午,午休片刻接着训练,晚上还要学习条令条例。每天的生活虽然单调,但这就是军旅,内心早有思想准备。

  来自宁波工程学院的郑华健和邵强同在铁拳二连,90人的大集体要比以前的学校班级大得多,而性格开朗的郑华健已经有了好几个交心的哥们。

  “在校时的军训简直是‘小儿科’了,部队里十分注重集体意识,自己训练到位还不行,还要融入集体,大伙走得一个样,站成一条线才行。”郑华健说,“刚到昆明时,心情就像漫步在这湛蓝的天空,一想到离开了熟悉的同学和校园,内心有丝丝伤感,不过又想到自己的当兵梦真的实现了也就鼓起了勇气。”

  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需要汗水去实现

  刚到昆明,刘芳平和邵强这两位土生土长的浙江小伙就面临各种挑战。“最大的坎是如何过了自己这关。无论是气候、饮食还是训练都要在最快时间里适应。”刘芳平说,这其中没有捷径可走,只有刻苦训练和不断地自我加压。

  负责新兵集训的浦班长对刘芳平印象深刻。“从入训的第一天起,小刘就表现出良好的心态,不仅学习掌握要领快,训练更是认真积极,前不久还被评为了班里的标兵。”浦班长边说边拍了拍刘芳平的肩旁。

  面对入伍后的第一份荣誉,刘芳平如视珍宝。他说,昆明的海拔有2000多米,但今后要驻守的藏区海拔会更高,条件更为严峻。既然选择了与巍峨群山相伴,自己唯一要做好的就是攀登它,翻过它,记住它。

  “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不是靠宣言和承诺,而是需要汗水去实现。”刘芳平觉得,每一次机会都要牢牢把握,争取把自己锻造成金。

  “海曙的大学生兵员素质高,有技能”

  采访期间,集训队里的教官们对来自海曙的大学生兵员有一个共同评价:素质高,有技能。

  “具有高学历的大学生士兵加入军营,肯定能带来许多新气象。”浦班长告诉记者,刘芳平就是班里的“小参谋”,不管是出板报还是班集体讨论以及理论学习上,小刘总有用武之地,还能帮助其他战友提升学业。

  据了解,今年海曙区征召入伍的86名新兵中有65位是大学生兵员,大学生比例为75.6%,远远超出上级规定48%比例的要求。 

  今年来自海曙的65位大学生兵员所涉及专业广泛,有电子、机电、数控、建筑、应用工程等。其中,宁波工程学院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是两家大户。记者也获悉,接收单位普遍反映,海曙的大学生士兵文化程度高、反应快、思想活跃、接受能力强,能较快地掌握所在部队的专业军事技能,特别是在一些信息化水平较高的装备和课目组训中,明显占有优势。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