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9月29日03版报道了《校长把上千位家长的微信加了个遍》。鄞州区栎社小学周培利校长在朋友圈和家长们一起分享着点点滴滴,也成了她与家长直接沟通的一大利器。 那么,身为校长,周培利又是如何与学生打交道的呢?周校长有一个“法宝”,让她在学生中也聚集了超高的人气———就是她独创的“每周校长奖”。 2014年初,周培利开始实行每周校长奖。她会在一周时间内寻找并观察学校里有代表性的好人好事,取得进步,突破自我的同学。不仅如此,周校长还发动身边的老师积极推荐。每到了周五,她会召集学校相关教师进行讨论,从众多候选人中选出1—2个,在下周一的全校师生大会上,亲自给获奖学生颁奖。奖品是学校的标识,集齐一定数量的标识后,可以参加学校期末组织的校外实践活动。 “404班的葛伊宁,是个能说会道,多才多艺的女孩子,随着家里弟弟的诞生,她身上的担子突然变重了。除了做家务之外,还要帮助父母照顾弟弟和年迈的爷爷。不仅如此,她还结对了一个贫困山区的孩子,用零花钱给她买学习用品。”葛伊宁说自己做梦都没想到,自己的事情会被周校长知道还受到嘉奖。 获奖的除了个人,也有团队,学校体训队在暑假冒着酷暑坚持锻炼的消息传到了周校长耳中,她在推荐事迹上写道:“他们现在刻苦锻炼,增强体质,将来在运动会上为校争光。我们为他们能吃苦,能坚持的精神点赞。” 记者拿出周校长桌上叠了一大摞的“每周校长奖”推荐表,发现大多获奖者并非是因为学习成绩突出,甚至很多奖项都是一些非常琐碎的小事。学校604班的小金是全校出名的“捣蛋鬼”,常常令老师感到头疼。一次,周校长无意间看到他一个人默默地在放学前把学校走廊上开着的灯一个个关掉了。细心的周校长第二天又站在同一个位置观察,发现小金又把灯给关了。周校长看在眼里,在下一周把校长奖颁给了他。受到鼓励的小金,行为习惯因此有了很大的改变。 “奖项虽小,但却可以在全校起到榜样作用,同时也鼓励更多的同学们。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出发所建构的整体育人目标,是栎社小学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愿景。”周培利说。 据了解,每周一次的校长颁奖,风雨无阻,即便周培利出差在外,她也会委托副校长代她颁奖。按照这个频率,以全校1047名学生计算,那么全校几乎每位学生毕业前都能受到校长的亲自表彰。 刚过去的这周,403班的邵清雅、胡倩文因为捡到一部手机归还失主而得到了校长奖。他们的家长告诉记者:“在这个年纪的小朋友看来,受到校长肯定是一件非常神圣的事情。星期一这天,小家伙早早就起床了,穿戴整齐,胸前的红领巾戴了又戴,为的就是以最佳状态迎接周校长的嘉奖。” 周 浩 薛丛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