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鄞州职教中心董启迪老师在全国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说课比赛中折桂,他把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董启迪是该校潘美祥名师网络工作室的一名学员,工作室负责人潘美祥是省特级名师,工作室通过搭建网络教学平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让教师学员不断开拓教学思路。近年来,该校机械、商贸、电子等专业的青年教师,纷纷走进各自专业的“名师工作室”,实现了教学创新和职业发展的自我突破。 李 宁 王亚达 互联网+打造优秀教师“孵化园” 2013年,董启迪是学校机电部的一名年轻教师。一次,他参与了一堂创新公开课的展示,内容是《打破思维的“枷锁”———自由思维》,设计了案例讨论、智力闯关、游戏体验和创意无限等环节。 省特级教师潘美祥现场听课点评:“充分运用案例和游戏展开教学,有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参与度高,师生教学相长,效果很好。之前从来没有上过创新课,今天能这样成功,显示了教师的潜力。” 事实正如潘美祥所说的一样,经过短短两年时间,董启迪在全国说课比赛中夺得冠军。“这两年在潘特的网络工作室中学到了很多,也经常得到潘特的点拨,才有了今天的成果。”董启迪说。 目前,该校已建成2个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分别以省特级教师、学科骨干教师潘美祥和娄海滨命名。 “名师网络工作室推动了学员们的成长,更促进了自我的发展。”娄海滨网络工作室一上线,成员们就热闹开了:网络公益讲座、线下教研活动、晒课堂实录、开发微课……其中最受学员欢迎的版块就是公开课网络直播活动。 “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老师,目前工作室已经成为培养优秀职教教师的‘孵化园’。”校长楼梦红说。据悉,在鄞州职教中心,青年教师须完成提交申请、导师考核、学校审定三个步骤,审核通过方可入驻工作室。 教学相长创新教学模式 在学校电子专业实训课上,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扮演组装工、调试工和检修工,自己动手完成电子作品。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今年,该校电子专业、市首席名师方爱平将实训任务设计成了游戏,带来了教学上的创新。 “线路图纸难识别,焊装过程易出错,电子技术应用这门课程对中职生来讲并不容易。90后的学生热衷电脑游戏,于是我们整合教学资源,以游戏的形式,实现课堂的即时练习、即时指导。”方爱平说。 除了特级教师工作室,鄞州职教中心还设有2个名师工作室、1个劳模创新工作室和8个骨干教师工作室。 “2006年我来到鄞州职教中心任教,刚来时遇上随堂听课之类的教研活动就紧张不已。后来学校不停地对我们进行大容量、高强度的训练,带动我们反复练习、思考、总结,使我的专业素养、课堂把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机械专业林将毅老师对此深有感触。 之后连续4年,林将毅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设计比赛中获五个一等奖,成为了浙江省教坛新秀、区专业首席名师。如今,他已经有了自己的林将毅机械专业工作室。 除了进工作室锻炼,鄞州职教中心还通过让青年教师进企业实践、进协会交流、进高校研修、进赛场竞技等途径,全面提升教师教、学、研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