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您好,我们学校对您的孩子在校期间的学习进行了考核总结,请您在我校讯通网址打开查看,请学生家长共同监督……”如果你是一名学生家长,手机上收到这样一条短信,你会不会毫不犹豫点击进入短信末尾附带的网址链接? 前几天,鄞州姜山的姜女士就收到这样的短信,点击后,结果发现跟手机绑定的借记卡里近万元被盗。 12月5日下午3点多,姜女士收到那条短信时,不假思索地点开了附在短信末尾的网址链接。短信是通过一个“159”开头的手机号码发来的。如果姜女士当时多留心一下,就会发现这是一个归属地为广东广州的移动号码。姜女士的女儿在姜山上小学,“考核总结”又怎么会来自遥远的广州呢? 不过,因为女儿在读小学,再加上短信开头清清楚楚地写出了自己的名字,让姜女士放松了警惕。 姜女士点了一下短信附带的网址,等了很长时间,网页一直没有响应。她并没有在意,随手放下手机,晚上睡觉时还把手机留在客厅里。 直到第二天中午,姜女士打开手机,一下收到十多条支付短信。 姜女士当即懵了,赶紧跑去银行查询,结果发现跟手机绑定的借记卡里的10047.88元仅剩下100.08元。 银行的交易明细单显示,姜女士卡里的钱分17次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被转出,转账时间集中在12月5日深夜到次日凌晨,金额最小的一笔转账仅76元,最大的一笔转账1999元。 借记卡明明就在自己身边,钱怎么会不翼而飞?姜女士当即报警。 记者从鄞州警方了解到,近期有类似遭遇的不止姜女士一人。 警方表示,姜女士的手机很可能是被安装了一种叫做“成绩单木马”的软件,一旦下载运行,手机就被植入木马,如果手机上绑定了网银或支付宝,账号和密码很可能被盗走,造成财产损失。 据了解,全国各地遭遇“成绩单木马”的家长不在少数,甚至有家长一下子被转走13万余元。 警方表示,不法分子利用家长对学校信息疏于防范的心理,把带有木马病毒的链接通过短信发给家长,随即盗刷银行卡。 由于这种“成绩单”木马变种繁多,家长们近期收到类似短信的,不要随便下载运行未知链接,而且最好在手机上安装安全软件,定期查杀,防范木马病毒的“偷袭”。 通讯员 钱瑜 记者 石承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