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2月12日 星期六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宁波知名企业华丰建设申请破产获批

王祉絖:休克疗法,期待东山再起

  记者昨天从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获悉,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已申请破产重组,并获得了批准。这两天,宁波的微信朋友圈里流传这样一条信息:曾经的宁波知名企业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因为目前的净资产已经超过负一亿元,资不抵债,向法院申请破产重整。华丰的陨落,引发了业内人士的诸多感慨,而该企业所经历的起起伏伏,让人沉思。记者 毛雷君 陈韬 

  1 曾建造众多标志性建筑

  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0年,创始人王祉絖是名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初中没毕业就跟着哥哥学做泥水匠。凭刻苦努力和一股拼劲,王祉絖带领着他的团队创造了很多神话,建造了许多标志性的建筑物:从老的宁波市政府办公大楼到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从杭州黄龙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到上海F1国际赛车场主看台……20多年间,华丰不断壮大,成为建筑行业的知名企业。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华丰开始涉足房地产,并拓展到基础设施投资领域。2005年开始,进军国际市场,承接泰国的仁爱屋工程。2006年进入马拉西亚。2007年,与利比亚政府签订了5000套居民住房和配套设施的建筑项目,合同造价达到了33.5亿元。快速扩张,令华丰跻身国内行业百强。

  2 管理混乱官司缠身

  2011年1月,利比亚战争爆发。几天后,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海外公民撤离行动展开,华丰员工同身在利比亚的其他中国公民,安全顺利回国。华丰因积极协助利比亚撤侨,还上了央视,并受到外交部表彰,但由于战争的影响,华丰在当地的项目全部停工,损失惨重。

  内部管理混乱更是令华丰疲于招架。2011年,负责档案管理的老员工老李在下属一公司负责人朱某办公室意外发现数十枚私刻的印章。王祉絖这时才发现,这些年热衷企业扩张,疏于管理以致漏洞百出。有的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竟然私刻公章,导致工程款不经华丰公司就进入了个人指定账户。材料商迟迟拿不到钱,向法院起诉,被告当然是华丰公司。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华丰往往还不知情就遭到法院强制执行。其中有个项目经理承建一个2亿多元的工程项目。2004年工程竣工,验收合格,但委托方的余款一直没付清,这一拖就是10年。(此前《东南商报》曾有报道)

  华丰建设的下属子公司遍布浙江、上海、北京、辽宁、四川、天津等地,由于内部疏于管理,很多子公司在当地被人起诉。记者在网上查询到,仅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有关华丰建设股份有限的民事判决书就达300多条,均以华丰败诉收场。

  据宁波市中院网上公布的民事裁定书显示:截至2015年8月31日,华丰建设的资产总额为6369819951,负债总额为6478638324.5元,净资产为-108818373.5元。

  3 业内:华丰运气差,遇上不可抗因素

  说起华丰破产的事,宁波房产业内人士也是唏嘘不已。

  荣安地产副总裁钟卫民说,华丰的破产对房地产界来说,是个不好的消息,毕竟曾经也是创造过辉煌的企业。“其实从去年开始,在各种调控政策的刺激下,楼市已经慢慢恢复了元气,今年的成交量更是提升明显。所以,造成华丰倒下的因素有很多,但唯独不是因为楼市本身。”

  “利比亚的投资失利确实是华丰破产的主要推手,不过也不能因此否定房企‘走出去’的战略。这几年,万科、中海、绿地等房企大鳄都在布局海外市场,华丰把目光投向海外也无可厚非,之前在泰国和马来西亚的项目发展得都不错。而在利比亚的投资,只能说运气太差了,碰上了战争这种不可抗力因素。”钟卫民说。

  而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银行界人士告诉记者,利比亚战争爆发后,一些放贷给华丰的银行听说华丰在当地的投资血本无归,怕其还不出贷款,纷纷停贷抽贷,这也让华丰的处境雪上加霜。

  4 王祉絖:正积极寻找合作者

  记者通过知情人辗转联系上了王祉絖。他首先感谢了大家对他的关心。

  他说:“现实是残酷的,其实我从去年年初开始就打算破产重组了,但是由于事情多,就一直耽搁了,直到现在才提出申请。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社会和谐。因为现在官司还有很多,也有些人一直在闹,所以早点走法律程序也是给这些人一个说法。我这样做等于是休克疗法,置于死地而后生。”

  王祉絖表示,他目前正在积极寻找合适的合作者,力图通过资产重组,东山再起。现在,北京方面有一些有实力的央企正在和自己接洽,希望还是有的。

  他也表示,目前还是按照法律程序走,先把官司了结,其他的事情慢慢再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