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通道成停车场 消防车无奈绕道救援》后续 12月9日至11日,本报连续报道了市区老小区消防通道被堵,消防车难通行的消息。记者昨天从市治堵办获悉,近年来我市采取多项措施缓解老小区停车难,打通消防等安全通道。也有专家建议,每个小区都有设计的消防通道,但是由于老小区停车难问题,绝大多数老小区消防通道都被违法占用,在这种局面无法扭转的情况下,可建设小区停车诱导系统,将小区消防通道智能化。记者 张贻富 市治堵办>>> 缓解停车难,保障消防通道畅通 据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小区停车难,特别是老小区停车难的矛盾引发消防通道、生命通道被堵塞等一系列安全问题,车辆车位配比严重失衡是矛盾点。自前年上半年开始,市治堵办就组织专门力量对海曙、江东、江北、鄞州四个区626个小区进行了地毯式的摸底,结果显示四区的小区内非正式的临时停车接近12万辆,小区外的违章停车超过6万辆。其中,主城区老小区停车泊位缺口达到5.1万个。 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坦言,随着宁波经济和汽车的快速增长,停车难等城市病日益突出,特别是涉及老小区门口占道停车的行为,恶意侵占公共空间,严重影响了老百姓正常生活秩序和生活质量。如果不采取积极行动,这个问题还会更加严重。 为此,我市启动“缓解停车难、创建宜居和谐社区三年行动计划”,通过各种措施缓解老小区停车难问题。比如,积极依靠社区、物业、业委会等基层组织,推进老小区内部挖潜工作,将小区停车位改造和环境综合提升、单向交通管理等有机结合,并做好公示,争取居民支持;挖掘老旧小区周边可利用土地,以背街小巷改造、“三改一拆”等专项行动为契机,将中远期规划中的交通用地、桥下空间等优先用于建设公共临时停车场地。 从精细管理中提高车位利用率。比如,今年探索实施的海曙欧尚、科创大厦与周边老小区错时停车,共腾出250多个车位供周边老小区居民停车。江北区政府也将错时共享停车位200多个,目前部分已完成改造并投入使用。 据了解,这些都是为了增加老小区内部及周边的停车位。近3年来,市区已有近30个老小区进行停车位改造,总计增加了近7000个车位。这些老小区停车位的改造有一个畅通安全原则,小区内设置临时停车泊位的,应保障道路畅通安全,符合消防等相关规定,也就是说要保障消防通道等安全通道的畅通。 市治堵办相关负责人说,老小区的停车位增加了,停车难问题缓解了,但消防通道等安全通道的畅通更需要小区居民的自律,车主要自觉不占用消防通道,物业保安人员也要加强管理和疏导,始终保持消防通道的畅通。 专家建议>>> 建设“智能消防通道” 昨天,宁波工程学院交通学院规划研究所所长吕晨曦副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老小区停车难问题由来已久,这与当时的规划设计滞后和机动车增长迅猛都不无关系。近年来,市治堵办等相关职能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要改变小区停车难的局面比较困难,即使是一些改造过的老小区也仍存在消防通道被占用的问题,特别是在夜间,消防通道被堵也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对此,吕晨曦副教授提出一种“智能疏散消防通道”的设想。他告诉记者,在小区停车位改造时,建立起小区停车诱导系统,其中包含有“智能疏散消防通道”。具体来说,在小区进出口和主要分叉口安装必要的摄像探头,随时记录进出小区各区域或者主要路段的车辆,并进行智能号牌识别、处理和存储,同时在系统中注册小区居民的车辆信息,包括车辆号牌、车主的联系电话等。 一旦小区里有火灾发生,摄像头可以定位识别起火点(或者在没有摄像头覆盖的地方由手工输入),系统自动计算小区内的消防车通行路径,并定向给沿线停放车辆发出疏散信号,通知车主及时前来移车让出消防通道。这样,在消防车接到报警到来的5~10分钟里,消防通道及时畅通,消防车可以直达现场,为救援赢得时间。 吕晨曦副教授表示,目前这一设想已经立项,正在江东丹顶鹤社区的停车位改造中施工试点,具体成效还需一段时间的实践检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