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国内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京“枪手步态” 是因为当过特工?

  西方热炒“普京步态学”,提出新假说

  英国一家医学杂志14日刊登一篇不同寻常的论文,专门研究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走路姿势,提出一种名为“枪手步态”的新假说。

  近年来,西方国家一些机构和人士一直热衷于“普京步态学”,提出各种各样的假说,例如“发育受损说”、“小儿麻痹症说”、“中风说”和“帕金森病说”等。虽然这些说法普遍缺乏真凭实据,可归于推测范畴,但“普京步态学”却热度不减,这背后究竟有着哪些原因呢?

  这篇关于“普京步态学”的论文刊登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由来自葡萄牙、意大利和荷兰的多名神经学专家共同撰写。根据论文摘要,这些神经学专家通过研究相关视频发现,普京步态“独特”:在走路时,左臂正常摆动,而右臂几乎不动。

  帕金森病人通常有着类似的不协调动作,但普京显然没有罹患这种疾病。因此,专家们根据前苏联克格勃的一份培训手册,提出一种新的解释。这份手册指导克格勃特工用右手持枪,接近胸膛,通常用身体左侧行动,以便在遇到敌人时能够在最短时间内拔枪。由于美国电影《狂野西部》中的西部牛仔也有类似的动作,专家们将其命名为“枪手步态”。

  专家们认为,普京曾经担任过克格勃特工,长期接受高强度训练,因此才会有“枪手步态”。

  虽然这篇论文貌似有理有据,但领导这一研究的荷兰神经学教授布卢姆自己也承认,这只是“一个新的假说”。事实上,近年来有关“普京步态学”的研究在西方颇为流行,说法更是各式各样。

  流传较广的说法包括,普京可能在母体中发育受损;童年时得过小儿麻痹症;发生过中风;出生时被产钳造成臂丛神经损伤等。无一例外,这些说法都是所谓的“推测”,没有真凭实据。

  有观点认为,这种现象背后显然带有一定的政治目的,特别是针对普京长期塑造和维持的强人与硬汉形象。

  出于弱化普京硬汉形象的宣传需要,西方国家一些机构和人士不仅研究普京的步态,而且关注普京其他方面的一举一动,希望从中找到蛛丝马迹。然而,一些所谓的研究成果往往捕风捉影,根本让人难以信服。

  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