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新闻雷达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dlrb
 
2015年12月19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马鹿洞人:神秘的“穿越”古人类

最新研究发现,1.4万年前生活在一起的他们或有多个种群,有的还保留着一两百万年前人种的特征

  与马鹿洞人有一定相似性的广西“隆林人”复原图。
  吉学平(左)与科诺在野外考察。
  在蒙自发现的马鹿洞人头骨化石。
  在蒙自发现的马鹿洞人股骨化石。

  历经对一根神秘人腿骨化石的数年研究,中国和澳大利亚古人类学家发现,1.4万年前生活在中国云南蒙自的“马鹿洞人”虽然一直生存到农耕文明曙光前一刻,但却保留着能人或直立人的许多特征。“马鹿洞人”到底是谁?是能人、还是直立人,或是智人?他们又为何隐居中国西南一隅?研究主要领导者、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古人类研究部主任吉学平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教授达伦·科诺17日在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期刊上发表论文,震撼地揭开这一人种的神秘面纱。

  封存近20年的神秘人骨

  “马鹿洞人”起初叫“蒙自人”,因为最早于1989年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郊文澜镇一个采石场被发现。抢救性发掘最终起获一个较为完整的人类头盖骨化石、3片头盖骨化石碎片和人类下颌骨、牙齿化石,以及大量灰烬、烧红土、柴炭、烧骨炭、兽骨等各类化石。由于洞中发现大量大型鹿类化石,考古人员后来将遗址命名为“马鹿洞”,在此曾经生活的古人类被命名为“马鹿洞人”。

  马鹿洞人类化石被发现时,研究人员的精力都集中在对元谋古猿的研究,一直持续了十多年。2008年,吉学平与科诺组成联合团队,开始对封存在蒙自近20年的马鹿洞人类化石进行联合研究。

  人类进化大致经历了南方古猿(约1000万年前-200万年前)、能人(约250万年前-150万年前)、直立人(约200万年前-20万年前)和智人(约25万年前-1万年前)四个阶段。其中智人又可分作早期智人(约25万年前-3万年前)和晚期智人(约5万年前-1万年前),晚期智人开启了现代人类的初始。

  吉学平团队首先要做的,是对马鹿洞人进行“断代”。碳-14等测定法很精确地把化石主人马鹿洞人的生存年代定位到1.4万年前,但吉学平团队却很意外地发现,马鹿洞人虽然生活在晚期智人盛行的时期,但从头盖骨等化石留存的特征看,他们更像是更早期的人种。

  可以确定的是,马鹿洞人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发现的一直生存到距现代人最近的古人种,但神秘的探索还远未结束。

  头骨与股骨主人竟不是一伙人?

  2012年,吉学平与科诺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期刊上联合发表文章。他们依据对马鹿洞人头盖骨的分析,认为马鹿洞人虽然生活在晚期智人时期,但却具有至少10万年以前早期智人的特征,这是一个几十万年的时间跨度。

  从特征上说,马鹿洞人没有现代人的下巴,有巨大的臼齿。眉脊粗壮,十分醒目,左右眉脊间呈波状;眉额沟显著,在眉脊与额骨间,形成一条横向凹宽的沟;头骨较厚。

  论文2012年发表后,引起学界轰动,马鹿洞人也被视作是继2003年印尼发现“霍比特人”后人类起源及进化研究的重大突破。

  本月17日,吉学平与科诺再次在《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上刊文,发布他们对“马鹿洞人”一根股骨研究的新成果,再一次引起欧美多家主流媒体和学术机构的关注。

  这一次他们发现,股骨的主人虽然也生活在晚期智人时期,但却具有能人和直立人的特征,这意味着,他们的特征跨越了更长的时空,可能是100万年,200万年,甚至更久。

  吉学平18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似乎在暗示着我们,头盖骨和股骨的主人,虽然都来自马鹿洞,但很可能不属于一个种群。“这将开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研究领域,为什么会有来自不同种群的古人种在同一个时期生活在同一个地理空间?”吉学平说。

  是能人、直立人,还是智人?

  在2012年的论文发表后,国内外古人类学界有一些人认为,马鹿洞人可能是一个全新的人种。但吉学平在采访中多次提到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宜定新种。

  吉学平说,目前的证据只能帮助去作一些推论,例如,马鹿洞人可能是早期智人甚至更早的能人、直立人残存到最晚的记录。另一种推论是,马鹿洞人是一种现代人和古老群体杂交而成的产物,因此既保留了古代人种的特征,又表现出许多现代人行为,包括在遗址中发现的人工钻孔、使用颜料、埋葬方式等现代人行为。

  “我们需要找到更多的头盖骨等化石标本,才能确定他们是不是一种全新的人种,但至少到目前为止,证据不足,”吉学平说,“不过,我一直想表达的观点是,人类多样性从很早就开始了,直立人时代并不一定只有直立人存在。”

  “所以,我很难说马鹿洞人属于能人、直立人还是早期智人,但他们可以称作是‘古老型人类’,”吉学平说,“所以,目前最准确的说法是,他们是古老型人类延续最晚的记录。”

  人类进化树上的一个分叉?

  谈到研究马鹿洞人最大的价值,吉学平说,过去传统观念认为,人类是直线进化的,但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进化是丛状的,多样性始终伴随人类进化。例如在西伯利亚发现的丹尼索瓦人,证明了他们曾在3万年前与晚期智人以及穴居人共同生活在地球上。有一些研究还认为,霍比特人是由爪哇猿人直接进化而来。这些都表明,人类进化不是直线进化那么简单。马鹿洞人也一样,是人类进化丛状发展的一个代表。

  事实上,自直立人开始,在欧亚大陆发生的人类进化就在以分支进化的方式进行。过去人们提到的直立人和早期智人实际上还可以进行细分。

  为什么是中国西南?

  以往认为,人类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演化到距今1万年前后,已经演化得较为先进,已经即将步入农耕文明,但云南马鹿洞人的出现,让人们发现,在距今1万年前的中国西南地区仍有一些种群保留着原始特征。

  不过,在研究马鹿洞人的过程中,随着新发现不断地被吉学平和科诺的团队发表,国际上也不断产生疑问和谜团。马鹿洞人究竟是谁?他们为什么从旧石器时代一直繁衍到现代人类的时代?为什么他们只出现在中国的西南?

  吉学平推测,马鹿洞人可能是各路人类种群进化得比较慢的一支,这与中国西南独特的地理环境相关。云南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低纬度高海拔,盆地多洞穴多,气候比较温暖,热带亚热带气候使得马鹿洞人比较轻松地度过冰期,因此也以较慢的速度进化,较多地保留了原来的特征。

  本版图文均据新华社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南商报